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2020-08-17李月香
李月香
【摘 要】目的:探析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60例患儿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干预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86.67%,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疼痛评分为(1.26±0.08)分,对照组为(3.95±0.13)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护理干预后,可进一步提高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疼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干预;一次穿刺成功率
在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但针对患儿来说,因为静脉官腔比较狭窄,加之易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经常哭闹不停,导致患儿静脉输液护理难度增大,影响治疗效果[1]。针对此种情况,一定要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有效缓解患儿不良情绪,提高患儿配合积极性,从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现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60例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60例患儿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干预组(n=30)。对照组患儿中,女14例,男16例;年龄最小为3个月,最大为6岁,平均为(3.25±0.98)岁。干预组患儿中,女15例,男15例;年龄最小为3个月,最大为6岁,平均为(3.21±0.96)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本次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知晓研究目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静脉输液前,详细检查患儿情况,并进行适当的药物试敏;穿刺时,多和患儿交流,分散患儿注意力,以此确保穿刺顺利完成,减少反复穿刺次数。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输液前护理:在患儿输液之前,积极和患儿家属沟通,普及相关常识与健康知识,说明静脉输液类型、药物种类、输液时间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知识,提高患儿家属认知,进而积极配合输液操作。同时,营造温馨、舒适的输液环境,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让患儿及其家属能够信任护理人员。在穿刺的时候,应保证护理人员穿刺技术熟练,并多和患儿沟通,通过抚触、摇铃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安慰患儿,以此提高穿刺成功率。此外,树立勇敢的榜样,鼓励胆小患儿配合,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达到穿刺目的。2)输液中护理: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对患儿表情及症状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合理控制输液速度,及时排除故障,保证输液顺利完成。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巡查,给予患儿恰当的心理疏导与支持,减轻患儿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在输液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马上停止输液,待患儿情况好转后,继续输液。3)输液后护理:完成输液后,对患儿进行表扬,为下一次输液做准备。同时,拔针后,做好按压止血处理。此外,对患儿静脉穿刺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此确保输液安全、可靠。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1)疼痛评分:采用Wang-Baker笑脸量表评估患儿疼痛程度,分值0~10分,评分越低,患儿疼痛程度越轻[2]。2)不良事件:液体外渗、出血。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数据录入专业处理软件SPSS 20.0中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率,用χ2值检验数据差异性,计量资料表示为(±s),用t值检验数据差异性,当P<0.05时,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
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86.67%,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12,P<0.05)。
2.2 对比两组疼痛评分
干预组疼痛评分为(1.26±0.08)分,对照组为(3.95±0.13)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10.34,P<0.05)。
2.3 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所示。
3 讨论
在临床中,静脉输液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操作相对简便,技术难度不高,正因如此,临床对静脉输液护理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尤其是小兒静脉输液护理,护理风险非常
高[3]。对于患儿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因为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不成熟,主动性较差,加之受到疾病的折磨,致使患儿静脉输液治疗的依从性非常差。同时,在患儿静脉输液治疗中,经常因为哭闹、多动等情况,出现一些不良事件,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所以,应对患儿静脉输液护理进行深入探讨,以此给予全面、系统、优质的护理服务,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在患儿静脉输液中,主要包括3个阶段,即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所以,在进行护理干预的时候,应围绕这3个阶段展开,以此保证静脉输液治疗顺利完成。在护理干预中,应为患儿创造温馨、舒适、愉悦的输液环境,和患儿沟通的时候,应保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从而增强患儿信任,积极配合;同时密切观察患儿输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马上停止输液,确保患儿输液安全;此外,在完成输液后,应给予恰当的按压,有效止血,并多表扬与鼓励患儿,为下一次输液做好准备[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研究结果与有关报道[5]的研究结果十分接近,由此证实,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加确切。究其原因为:通过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护理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改善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缓解患儿穿刺疼痛感;还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静脉输液的认知,从而积极配合,取得理想的输液效果。
综上所述,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护理干预后,可进一步提高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疼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鲁方方.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静脉输液顺从性及穿刺成功率中的效果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8,30(03):66-68.
[2] 刘燕.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6):122-124.
[3] 孙欣欣.小儿静脉输液采用护理干预对于顺从性与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9,40(07):1622-1623.
[4] 刘丽艳,王影,李梅,等.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一次性头皮针穿刺成功率以及家长满意率的影响[J].母婴世界,2019,(10):152.
[5] 徐梅香.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成功率的提高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4):12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