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统编教材中《父爱之舟》删改的若干思考

2020-08-17刘飞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生道路滋味渔船

刘飞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编选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立体地展现父母之爱。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新选课文《父爱之舟》塑造了一个既当爹又当妈,对孩子充满怜爱且关怀备至的柔情慈父形象,一改我们头脑中“父爱如山”的刻板印象,在故事的真实性、情感的细腻性、形象的丰富性等方面比原人教版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进步许多。

《父爱之舟》原文3100余字,19个自然段,选为课文时改编为1500余字,10个自然段,改动75处(含标点、词语、段落,下同),其中增加17处,删减25处,改写33处。既有对难懂词语的必要改换,如原文“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改为“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报考”在现代汉语中比“投考”常用,“和”比“以及”通俗。也有对重复表达的改换,如原文“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改为“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规避两个“同”字的出现。也有对歧义表述的改换,如原文“父亲从家里带来粽子,找个偏僻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改为“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带来”变成“带了”,表示“带”这个动作已经完成,粽子就在身边,用“带来”易产生歧义。还有对一些含有封建观念表述的删减,等等。

编者为更切合儿童认知规律和教学需要,在“原生文本”向“教材文本”转换的过程中做了大量有益且必要的工作。然而,有些改动仍值得商榷。

一、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叶圣陶指出,“所选为语文教材,务求其文质兼美,堪为模式”,也就是说,教材选文要注重典范性。课文《父爱之舟》在这方面还有改进空间。

一是用词的精准上。语言天生存在局限性,所谓“言不尽意”,但我们要尽可能精准地用词,以精准地展现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思想。

课文《父爱之舟》第三自然段有如下句子:

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这里“换房子”在上文则是“换个较好的房间”。到底是“换房子”还是“换房间”呢?“房子”大多数时候指的是整栋的建筑物,而“房间”指的则是整栋房子中的一间。父亲要换而“我”坚持不换的应该是一个房间,而不是一栋房子。“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或为编者所加,原文并无此句。

第五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

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原文是:

我挎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背包何时在中国流行还有待相关领域专家考证,就笔者所在地区而言,20世纪70年代,读书仍使用挎包。吴冠中1919年出生,他读书使用挎包的可能性比较大,此处还是尊重原文为好。

第六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

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原文是:

那天,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被,他回家后,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时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吵架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我是在人生道路中品尝到新的滋味了。

二者的重要差别有三。第一,“我”哭的时间到底是“他回家后”还是“他回家时”。“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应该不会在父亲离开时,冒着被父亲看到的风险哭。第二,“我”打架、吵架是“在家时”还是“在家里”。“在家时”指“我”在家的这个时间段,地点则既可以是家里,也可以是外面。因为“打架吵架”不一定是“在家里”,“我”可能也很少在家里“打架吵架”。第三,也是课后习题要求学生重点理解的句子——“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哭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意思虽能理解,但表达拗口。原文“我是在人生道路中品尝到新的滋味了”“我品尝到新滋味了”则通顺得多。

第八自然段有如下句子:

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

“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令人费解。“夜晚便开船”即夜晚出发,这只能保证出发当天避免炎热。接下来,白天摇橹依然炎热,如何避免炎热?查原文则是:

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便在夜晚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

不是“夜晚便开船”而是“便在夜晚开船”,即夜行昼歇。

以上是删改造成客观事实上的不精准,课文还有一些删改导致主观情感上的变化。朱光潜曾提到:“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第三自然段的这句话:

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那只小渔船。

原文是:

我又見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

“投考”“以及”前已述及,此不赘言,这里讨论一下“小小渔船”和“这只”。原文对姑爹的渔船多次用“小小渔船”来称呼,“小”字叠用一则凸显姑爹的渔船确实狭小,二则这“小小渔船”上承载许多亲情和回忆,“我”对它充满怜爱之情,因而用叠词“小小”形容。课文一律改为“小渔船”,在情感上略显单薄。作者第一次指代“小小渔船”用的是“那只”,第二次用“这只”,课文一律改为“那只”,这样处理既丧失了情感的细腻性,同时也弱化了文章梦境与现实相交织的叙事结构。第一次用“那只”指代,是因“小小渔船”离作者时日久远且未在上文出现,故用远指代词“那”。但第二次用近指代词“这”,不仅仅是因为上文已出现“小小渔船”字眼,更是因为“小小渔船”仿佛已经出现在作者眼前,虽然在时空距离上仍然遥远,但在心理距离上却近在咫尺。我们也可以猜测“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是“我”梦中所见,“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和后面住旅店的情景等都是作者梦醒以后的喃喃自语。这点从下文“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得到验证。“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是一处梦境,下文关于庙会的叙述则又是作者醒时的回忆。作者就是这样以梦境过渡,穿插回忆,从而推动文章的发展,并且作者由梦境引发的回忆越多,其情感就越醇厚。

猜你喜欢

人生道路滋味渔船
快活三里
快活三里
超级玛丽
渔船上的谋杀
果子的滋味私厨
一颗滋味果子
红薯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