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东枢纽划界确权工作开展与实施浅析
2020-08-17李一如
杨 崧,庄 杨,李一如
(常州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处,江苏 常州 213000)
0 引言
水利工程具有防御水旱灾害、调配水资源、维护水生态、保护水环境的重要作用,是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项重要措施[1]。但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水利工程保护和管理的边界不清晰、土地权属不明确,导致一些开发建设项目、生产经营活动等随意侵占河道、岸线、堤防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工程安全运行,更为工程管理和监督执法工作带来了重重障碍。因此,开展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是依法保护和管理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划界确权,依法划定工程管理和保护的范围界线,并进一步明确管理范围内的土地权属,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1 工程概况
大运河东枢纽位于常州市大运河和丁塘港交汇处的大运河上,是运北片城市防洪大包围的重要控制工程之一,具有防洪排涝以及改善市区河道水环境等功能。工程由泵站和节制闸各一座组成,一列式布置。泵站的设计流量为100 m3/s,采用4台3000ZGB25-0.9型竖井式贯流泵,配套900 kW的10 kV高压异步电动机。节制闸布置在枢纽北侧,规模为2 m×16 m,闸门型式为下卧式平面钢闸门,通过液压启闭机进行启闭。
大运河东枢纽管理范围划界确权的工作主要有:实地勘查大运河东枢纽水利工程,按要求布置控制点,修测枢纽工程的河口线、界桩(牌)测量放样,埋设预制界桩(牌)、告示牌及坐标实测等。
2 管理范围划定
2.1 管理范围线划定
大运河东枢纽划界确权主要依据《江苏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第八条:“大中型涵闸、抽水站:上下游河道、堤防各500 m,左右侧各200 m”。大运河东枢纽向上游河道延伸654 m,河道左侧至中外合资常州成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常州重飞齿轮有限公司、常州市轻质建筑保温材料厂北围墙,右侧为河口线外10 m;向下游河道延伸641 m,河道左侧为河口线外10 m,右侧为河口线外10 m;水工建筑物左侧至拆迁区南围墙,右侧至延陵东路北路边线。
2.2 基准线测绘
根据现场勘查,大运河东枢纽主要以河口线为基准线,共测绘了河口线3063 m。为保证基准线顺延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内业剔除不合理的折点,按上下断面优势合理优化。
2.3 界桩布置要求
根据测图资料,在1∶1000地形图的基础上,依据河口线绘制大运河东枢纽的管理范围线,预先布置拐点界桩。界桩位置尽可能布置在田块的交界位置、池塘边、沟渠旁、道路边等不影响人们生产作业的地方。界线的拐点位置需要布置界桩,同时圆弧段必须进行加密,确保能够精准反映出界线走向为原则[2]。大运河东枢纽选择上游右岸管理范围界桩作为起始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编号,间隔平均按照100 m布置,拐点和圆弧段处加设界桩。设置大运河东枢纽桩(牌)时,在其管理范围顺时针布置界桩。大运河东枢纽在老大运河南岸的人口密集区域,对其管理界桩布置间距进行加大。
2.4 界桩的埋设
在河道与大运河东枢纽衔接处埋设界桩时,根据其级别埋设界桩,大运河东枢纽东西面包含了老大运河河道管理范围的界桩,大运河东枢纽管理范围的界桩名称与编号以老大运河河道管理范围的界桩名称和编号确定。公共界桩在一般界桩基础上,界桩顶部采用红色油漆喷涂。移位桩通过在界桩顶部用黄色油漆喷涂来进行区分。
3 开展与实施
3.1 选点要求
(1)工作人员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现场勘查,按点位的基本要求来确定位置,保证点位之间两两通视,并在现场进行标定。
(2)如果需要利用旧点,必须要先检查旧点的完好性和稳固性,只有确认符合设计要求才能够利用。
(3)必须现场勘查水准路线的基本情况,确定好联测水准点,同时要求绘制联测路线图。
(4)不管是利用旧点还是使用新选定的点位,必须做好点位的情况资料记载。
3.2 埋石要求
(1)标石采用常州市基础地理勘测中心预先做好的标石。
(2)埋设标石,要求每一层的标志中心必须保持在同一铅锤线上,其偏差不能大于2 mm。
(3)准备利用旧点前,应该先检查该点的标石是否稳固完好,同时要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标石能够长久留存。
3.3 观测要求
(1)E级GNSS网观测的基本观测要求:采用边连式同步观测,卫星截止高度角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有效卫星总数≥4,有效观测时段≥1.6,时段长度≥40 min,采样间隔5 s~15 s。
(2)观测人员应根据观测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情况,同时综合考虑采用GNSS作业方法设计的基线所需要的最短时间等要素,完成观测的工作安排表,根据工作安排对观测人员传达相应的作业调度命令[3]。
(3)GNSS接收机在准备工作之前,首先要按规定做好各项检查工作,并按要求规范填写测量手簿中的各项记录台账。
(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观测员能够利用接收机上的功能键来查看测站的相关信息。在每一个观测时段,开始和结束之前要求分别记录一次观测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大地高、实时定位经纬度和PDOP值等。
(5)每个观测时段的前后分别测量一次天线高,2次数值的差值不能大于3 mm,天线高的最终值为两个数值的平均值。如果差值大于3 mm,必须寻找问题出在哪个环节,提出解决办法并详细记录到测量手簿里。
(6)观测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要求规范操作,确保接收设备放置牢固可靠,工作期间不能晃动和移动,周围不能有其它物体靠近或接触天线,从而影响信号的强度。
3.4 数据处理与平差计算
(1)GNSS网基线解算采用中海达和LGO配套的软件,平差软件采用同济大学开发的TGGPS平差软件。
(2)各种起算数据按要求进行数据完整性、正确性和可靠性检核。
(3)各项数据限差须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的要求。
3.5 地形修测要求
3.5.1 数字地形图等高距要求
居民地和农田等地势平缓的区域可以不绘制等高线。此外,城镇的建筑区域也可以不用绘制等高线,但要求标注好高程注记点。高程注记点的密度也有规定,一般地区密度是图上每平方分米是8个~12个点,在地势平缓的区域或建筑比较密集的区域密度是图上每平方分米6个~8个点。高程注记点通常是注记在街道的中心、道路的交叉位置、建筑物的墙根、桥面的顶部以及其它地形交换处[4]。
3.5.2 数字地形图平面精度要求
地形图平面精度要求按地区分类不同而存在差异,地物点分别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数据和邻近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数据见表1[5]。此外,对于森林等比较特殊的区域,可参考表中的数据放宽0.5倍。
表1 地形图平面测绘精度
3.5.3 数字地形图高程精度要求
基本等高距为1 m的地势平缓区域和建筑区域,图上的高程注记点同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15 m;其它地区高程精度应以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等高线插求点同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数据见表2。
表2 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
3.6 界桩(牌)编号管理
界桩编号由枢纽名称、县(市、区)名称各字拼音第一个字母缩写和界桩号组成。界桩号用阿拉伯数字0001、0002、0003流水编号。例如大运河东枢纽第14号界桩编号为“DYHDSN-CZBJ-S0014”,其中DYHDSN为大运河东枢纽拼音首字母缩写,CZBJ为常州本级的拼音首字母缩写,S为岸别缺省值。
3.7 界桩(牌)埋设及测量
埋设前,需要进行技术交底,设计图纸,界桩编号统计表,逐一对应。测量人员对桩位进行检核,检核无误后,用生石灰标定开挖范围线,指导施工人员开挖。开挖、埋设深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界桩(牌)埋设(安装)结束后,待混凝土凝固,采集界桩(牌)的三维坐标。测量精度参照地形图测量精度进行。每座桩(牌)埋设完成后,以数码相机距界桩3 m~5 m拍摄桩(牌)体正面照,与其坐标表对应,以便存档,并根据管理范围线绘制地形图及时绘制界桩位置略图,标明地理名称,形成界桩身份证。
3.8 质量评定
整个测量成果,项目组严格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作业人员经过100%的过程检查,最终检查按照《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和《江苏省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抽检规定(试行)》的要求进行,并编制质量检查报告。
4 结论
通过开展与实施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界确权工作,可以逐步建立起权属清晰、责任明确的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保护体系,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确保防洪、调水和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