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风竹节话祥生

2020-08-17刘平安

金秋 2020年6期
关键词:铜川

◎文/刘平安

秋塘

水仙小鸟

祥生姓王,以画竹见长,人称“竹子王”。

初识祥生,始于他的一幅竹画。那年春节,我和祥生都在铜川工作,市文化局组织艺术家赴驻耀县部队采风慰问,我们一同前往。笔会期间遇见一位军人,他是江苏人,在大西北服役有十多个年头了。谈起家庭,这位军人难掩伤感之情,虽然妻子已经随军,但八十岁的老母独居老家,他难得有时间回去探亲,别说赡养行孝了。期间祥生一直默默无语。他站在用会议桌临时组合的画案前,时而浓墨淡抹,时而勾线拉枝,不一会儿,一片竹林郁郁葱葱,自然趣成。随后,他在竹枝上点了三只小鸟,其中一只与另外两只看似近在咫尺却远隔天涯,遥相呼唤。画面清风流畅,意韵祥和。我问他为什么画三只鸟?他依然无语,端详片刻,信手题上:竹报平安。我恍然大悟,脑海里奔涌出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高风亮节

从此,我对祥生刮目相看,交往也多了起来。不久,我们一起组团,先后赴革命老区照金、人文初祖黄帝陵、黄河壶口等地采风。每到一处,祥生总是爬高上低,有时站在崖畔,高瞻远瞩;有时钻进稍林,埋头沉思。遇到好的景致,他支起画板不停地写生,渴了,掬一把泉水,饿了,啃几口馒头。直到夜幕降临,我们才回到驻地。

2008年夏,我调往西安,与祥生有了新的联系。一天傍晚我专程去看望他。当时,他蜗居在书院门的一个小巷里。走进屋子,满墙满地都是画,连床上铺的都是他的画作。老朋友相见,格外亲切。寒暄中我才知道,他为了追求梦想,已经在这里打拼十多年了,创作出一批自己觉得满意的作品。铺展开来,满院的竹子、牡丹、荷花、葡萄、丝瓜、石榴、紫藤……整个一个鲜花怒放的园林嘛!他说,他正在准备出一本个人作品集。看到这么多作品,我并不吃惊,一个人,为了自己钟情的事业,静心蛰伏在闹市十多年,难得有这样的定力。

祥生是富平人,自幼随父亲生活在铜川矿区。他的父亲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工于国画,长于书法、篆刻。祥生从小受父亲熏陶,经常模仿父亲用画笔勾勾画画,颇有几分艺术天赋。十八岁那年参加工作,先后供职于王石凹、桃园、陈家山煤矿。矿区长年累月繁重的体力劳动不仅锻炼出他强劲的体魄,而且打造了他不屈不挠的顽强品格,使他对人生有了深刻的理解。如果说,他的作品技法大多来自于天赋和父亲的艺术熏陶的话,那么,作品中所反映的内涵更多来自于他对人生的感悟。

桃红又是一年春

梅林春色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祥生作为陕西煤化集团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在美术创作上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凭的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我相信,在艺术的道路上,他的路子会越走越宽,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将会为美术园地增添靓丽的色彩。

院落

崛起

猜你喜欢

铜川
铜川联通干部职工参观“360°看铜川”摄影展
朱鹮之约
陕西省渭北地区中药材种植气象服务探究
峥嵘岁月刻进党员灵魂——铜川耀州区这样上党课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铜川探索党建工作绩效第三方评估
“旅游+”助推铜川全域旅游发展
铜川转型应融入大西安建设
铜川转型调查
铜川第一口天然气探井开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