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飞奔的年代
2020-08-17北京罗宏涛
◎文/北京·罗宏涛
中国代表团1952年赫尔奥运会上。新中国派代加的首届奥运
1952年夏天,新中国与奥运会“第一次握手”。在后来的话语中,它的历史价值更多被聚焦于那个标志性的“第一次”。事实上,最为深远的影响是为中国竞技体育启动了一个策马扬鞭的飞奔时代。
尽管那支4 0 人的代表团在奥运会已近尾声时才抵达赫尔辛基,无法得见赛会全貌,尽管只有游泳选手吴传玉一人真正踏上了奥运赛场,但即便那些有限的见闻,也给所有成员留下了深深烙印。当时,23岁的何振梁作为翻译随团前往,若干年后,他用“震撼”两字形容自己的感受。那一次经历,让体育从此与他相伴终身,为他日后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埋下了伏笔。
6 0 多年前的那次奥运之行,影响的绝不仅是个人事业的轨迹。回国时,在莫斯科停留期间对苏联体育的考察,以及耳闻目睹苏联运动员奥运骄人战绩对国民的极大振奋和激起的强烈爱国热情,都大大刷新了代表团团长荣高棠对体育的认知。回国后,他将考察所得写成一份报告交与中央,直接引发了中国竞技体育进程加速。
1952年11月,报告呈交后不过短短3个月,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宣告成立。主任贺龙以带兵作战的风格,雷厉风行着手搭建新中国体育竞训系统。各项目全国性协会纷纷建立,并加入国际体育单项组织,一支支国家队相继组建,各级各类比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请进来,走出去”,如今人们耳熟能详,其实发端于那个年代。1953年,吴传玉在世界青年联欢节游泳比赛中拿下新中国运动员国际重要比赛首金。那次赛前,他曾得到苏联教练的指点。第二年,吴传玉前往匈牙利训练,不久便在世界学生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前身)男子100米仰泳角逐中获得亚军,并改写自己的全国纪录,成绩与1952年奥运会季军相同。同在1953年,有多位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随行的苏联体操代表团访华,他们的表演、讲课让中国人第一次近距离见识了竞技体操的真正面目。苏联人带来的体操教科书成了中国队的训练指南,苏联人留下的器械成了中国体操器材制造的模板。请外国体育专家授课,选拔年轻体育好手出国受训,在那一波学习追赶的浪潮中,好学勤奋的第一代中国体育人以惊人速度成长。
一年当中384人次改写全国纪录,平均每天超过1次。全国纪录如井喷,这发生在1955年。这年年底统计的田径、游泳、举重、自行车、速滑五大项共102个小项的全国纪录当中,有98项创造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其中的80项都诞生在奇迹般的1955年,另有18项产生于1952-1954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留下的纪录只有4项,都在田径,这4项纪录有3项很快就在1956年被突破。持续时间最长的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1933年跑出的男子100米全国纪录:手计时10秒7。1958年,这项纪录变成了梁建勋的10秒6。世界体育史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个国家能在短短时间内实现如此大范围超级跨越。
1955年的那批全国纪录中,最轻量级男子挺举项目上写着陈镜开的名字。1956年6月,这位小个子力士在上海举行的中苏举重友谊赛中,举起了中国人的第一项世界纪录。中国女运动员也很快有人冲到了世界之巔。1957年,从莫斯科体育学院毕业归国的黄健,指导郑凤荣飞跃了女子跳高的世界纪录。
即便是1958年中国退出了国际奥委会,中国竞技体育也并未停下飞奔的脚步。就在这一年,曾与陈镜开一同去苏联训练的举重选手黄强辉成了新的世界纪录创造者,穆祥雄改写了男子蛙泳世界纪录。唯一的遗憾是因为中国不是相关国际单项组织的成员,这些已然成为世界级的中国运动员无法在国际大赛上展示实力。
世界大赛的奖牌没有让中国人等待太久。1959年2月,挪威举行男子速滑世锦赛,杨菊成在500米项目上夺得亚军,收获中国首枚国际顶级大赛奖牌。两个月后,容国团世乒赛男单夺冠,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诞生。这一年,恰好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