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危机干预不能滞后

2020-08-17河北赵向辉

金秋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理医生突发事件危机

◎文/河北·赵向辉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遇到了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挫折和困难,当事人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

一般而言,心理危机有两个含义。一是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战争、疾病暴发、恐怖袭击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即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危机的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人在遇到重大的精神创伤的时候,容易出现不理智的行为,如果能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就可以安全度过那段心理应激期,反之,可能是一场灾难,让本已承受巨大创伤的心灵雪上加霜。然而,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重大事件造成心理危机时,没几个人想到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以及时、有效地摆脱心理危机。就拿肃宁枪击案来说,如果公安干警牺牲后,立即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援助,可能就不会发生后来的家属自杀的悲剧。

目前,我国多地虽然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但是多数处于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根本发挥不了作用。个中原因,除了宣传普及不够外,更主要的还是全社会认识不到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一位心理干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心理危机干预想得到更好发展,必须依托政府的介入和帮扶。我们国家的政府介入程度非常低,这就导致了危机干预程度也比较初级。所以,热切呼吁各级各地政府,为了所有人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积极投入到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的建设中来,让产生心理危机的人有地方寻求帮助,莫让滞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成为二次灾难。心理专家认为最理想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是,各地政府出资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医生,一旦发生各种突发恶性事件,涉及到了受害者,立即通知心理危机干预中心选派心理医生介入,直至当事人摆脱困境。

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导致人们心理危机越来越频发。因此,保护和促进公共心理健康就成了一个全社会应当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猜你喜欢

心理医生突发事件危机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所谓失败
所谓失败
更大的负担
更大的负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危机”中的自信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