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抗疫注意些啥

2020-08-17北京周颖

金秋 2020年8期
关键词:偏方黏膜口罩

◎文/北京·周颖

老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抗病能力较低,在疫情形势下属于易感人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发现,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死人群中,80%都是60岁以上老人,其中超过75%有一种以上基础疾病。这一情况造成不少老人情绪波动,尤其平日就饱受慢性病困扰的老年朋友,在疫情面前,难免会产生各种心理不适。

过度恐慌,寝食难安。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孤独感和不安感也更强烈。每天更新的疫情信息,让一些老人听见病毒就怕,甚至觉得出门买趟菜就会病毒缠身。由于老人的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能力降低,睡眠少,再加上恐慌心理导致免疫力低下,由此诱发各类身心不良反应,如失眠、食欲差、心慌、易怒等。

听信谣言,迷信偏方。有些年轻人很不理解,为什么父母经常转发养生谣言。其实,老人心理恐惧程度比较高,惊悚的标题更易获得他们的信赖。他们害怕生病,担心给家人添麻烦。信“偏方”的心理在老人中普遍存在,因为偏方成本低,不会添太多经济负担,老人渴望其能“一劳永逸”。

囤物囤货,疯狂采购。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地区封城、封路、封小区,让老人们产生不安,他们担心蔬菜、水果、药品、口罩会出现稀缺,于是就疯狂抢购。“囤物癖”是老人安全感缺失造成的,有的老人性格孤僻,人际关系不好,更易出现这类问题。如果是高龄老人,“囤物癖”还可能意味着认知功能障碍。

不戴口罩,逛街聚会。与前几种情况不同,还有些老人固执己见,出门不戴口罩,不配合体温检测,轻视病毒。上了年纪,人的认知能力会下降,疫情来临时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去适应,难以靠自主学习了解防控知识。

面对突发疫情,专家建议老年朋友要在心理上保持乐观,行动上积极防护,把自己保护好,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客观认识疫情虽然老人是病毒易感人群,只要严格做好防护即可,不要信谣传谣或听信偏方,要相信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

防护工作要细致疫情期间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不串门,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

科学膳食适当运动提倡分餐制,注意补充果蔬、蛋奶等,可吃些营养补充剂。多喝水,保持黏膜湿润,人体分泌的黏膜液有助于抗病毒。在家可以适当运动,如打太极、练书法、养花草等。

利用网络社交老人可上网聊天或与亲友视频,互相给予支持和关爱,化解内心忧虑。

少去高风险场所小病建议在家线上问诊,近期尽量避免去大医院,尤其是疫情定点医院。家中常备体温计、消毒用品等物资,注重居家卫生

猜你喜欢

偏方黏膜口罩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杏仁治疗咳嗽相关偏方
戴口罩的苦与乐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雾霾口罩
偏方治病务必慎重
网传8大【生果止咳偏方】哪个最靠谱?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