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力球的力和美

2020-08-17四川朝益

金秋 2020年8期
关键词:柔力球小孙子球拍

◎文/四川·朝益

我爱上柔力球这项运动,完全是受了一位鹤发老太的吸引。几年前,我和小孙子路过人民公园,无意间看到一位身穿白色太极服的老太正在玩柔力球,她动作虽然缓慢,看上去有点像电影中的慢动作,但姿态特别优美,小小的白球,无论怎么旋转,始终紧紧贴着球拍,我一下子就被这个新奇玩意给吸引住了。小孙子当时也看得目不转睛,他还说了一句特别鼓励我的话:“奶奶,要是你玩得像这个婆婆一样好,那你就是高高手了!”

小孙子的话让我顿时心动,等到老人停下,我赶紧走过去,主动跟人家打招呼,又请教这是什么。老太很热情地将这支形似网球拍的拍子拿给我看,介绍说这是柔力球,要想玩得好,需要动作柔美,充满动感。老太还鼓励我,说这是一项非常适合我们老年人的运动,她看我形体不错,说只要用心练,很快就能掌握柔力球的精髓。

于是,我成为一个柔力球的初学者。看别人练习时觉得很简单,可是自己一上手才发现难度不小。刚开始练习,不是球掉了,就是动作跟不上节拍。为了熟练掌握技术,我每天都安排时间进行练习,不仅经常向身边会玩的人虚心求教,还上网自学柔力球健身操的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以后,我就掌握了柔力球的动作要领,并能运用自如了。

柔力球这项运动讲究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巧击蛮,将中国传统的太极元素和现代健身理念融合在一起,用生动的肢体语言直观地展示了中国人的哲学思维和科学实用的健身之道。

要练好柔力球,首先要学会控制拍和球,掌握好正确的握拍方法,在摆动过程中手腕要放松,运用好塌腕和提腕动作,在翻拍时要注意手指的捻动,使球拍在手中活动自如。其次是掌握好拍和球的关系,合理利用向心力和离心力,使球在拍中保持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动态平衡,让拍始终围绕着球动,即拍跟球,球粘拍,拍球不离。要掌握好转拍和翻拍时机,并在练习中体会下沉动作的重要性。

在整个动作中,弓步和马步变换要及时、正确和协调。在做各种旋转、转体、前进和后退等动作中,要运用好脚的动作,运用好腰和腿的力量再做各种动作,特别是做转体和旋转动作时,要控制好身体重心,腰的扭转和脚的蹬转要协调一致,做到上体中正,不扭不屈。

柔力球圆弧轻划,看似软弱无力、轻松自在,然而力度拿捏、方位掌握均耗损巨大,一场球下来,轻则汗流浃背,重则腰酸腿软。柔力球球拍类似于羽毛球拍,主要不同在于柔力球球拍的击球面不是网状结构而是薄布状,球却像网球,由外层的皮、最里面的细沙组成。借鉴网球、羽毛球的场地、规则等要素,并融入了太极精髓,“提炼”形成了这项运动。

带我入门的老太,无私地将自己总结的一套经验告知于我,在她看来,柔力球的练习方法与太极拳一些特点要求非常相似,要求全身放松,神志入静立身中正,上下相随,虚实分明,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运力特点是:其根在脚,力发于腿,主宰于腰,并行于手指和球拍,它们是完整一体的劲力。动作较多使用缠丝劲、螺旋劲、拉长劲,用意念主导型体,刚柔快慢相间而动。在进行缠旋的动作中一定做到不断、不折、不缺,把松、柔、圆、匀贯彻始终。要循关节的连续性,调动每一个关节的肌肉收缩开合,使动作圆润柔和,飘逸流畅,如行云流水。在做动作时也要动静法于自然,不可过多的人为做作,要顺势而行,意到行到,巧妙婉转地进行动作连接。在整个套路中做到不断、不滞、不留痕迹,不拘泥于模式顺序,即兴地创编,随意自然地进行演练。即兴就意味着随机创编,这就要求有娴熟的基本功作保障,只有各项基本功扎实过硬,才能将自己融入音乐中,编出优美精彩的自选套路。

总之,就我自己的练习心得,我认为练好一套太极柔力球的动作,必须要做到技术规范,姿势正确,动作柔美自然,协调连贯。初学者可先持空拍练习,然后再将球放到拍上练习。初练时很容易掉球,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掉球次数会逐渐减少,直至最后便得心应手,动作连贯优美,就不会再轻易掉球了。

猜你喜欢

柔力球小孙子球拍
借球拍
名贵的球拍
下棋
VICTOR轻量设计: 一支超轻球拍可以有多轻?
太极柔力球的发展研究
太极柔力球与太极拳在中老年人群教学模式中的对比探究
买球拍
里外都干净了
里外都干净了
从江县老干活动中心派员参加省直属机关老年体协柔力球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