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柄双花木扦插繁殖技术初探
2020-08-17朱国宁陈彩霞
朱国宁,陈彩霞
(1 贵州省国有龙里林场,贵州黔南州 558000;2 贵州省植物园)
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var.longipes H.T.Chang)为金缕梅科双花木属植物,为国家II 级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西及湖南的部分地区,分布区局限在较小范围内,植株稀少[1]。它的叶片近圆形,基部心形,每到秋季,长柄双花木树叶变红,颜色艳丽,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目前,由于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和花粉资源限制、花粉竞争等内部因素影响,导致长柄双花木的分布范围局限,有性繁殖能力差,结实率和结籽率低,并且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育种,种子萌发率低。近年来对长柄双花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群特征及多样性、花部特征、光合作用、繁殖等方面,对长柄双花木的扦插繁殖的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对长柄双花木采取不同枝条年龄和激素浓度进行试验,筛选出适宜长柄双花木扦插的萘乙酸浓度。以期突破长柄双花木的繁殖方式,获得大量优良的长柄双花木植株,达到更好地保护长柄双花木的目的,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贵州省国有龙里林场哨上分场内。地理位置106°45′18″~107°15′1″E,26°10′19″~26°49′33″N,海拔1180m,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和舒适,日照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8℃,最冷月均温4.6℃,最热月均温23.6℃;年降水量1100mm 左右,多集中在夏季;年日照时数1160h 左右,无霜期280d 以上。温和舒适,阳光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多种植物的生长。
1.2 试验方法
在贵州省国有龙里林场哨上分场珍稀植物研究所内剪取1 年生的老枝和当年生的嫩枝,剪成长6~8cm 长的插条,保留半片叶子,上端平剪,下端斜剪。将剪好的枝条捆成30株/捆,根据试验设计用NAA 激素浓度为(0~500mg/L)进行浸泡处理,将处理好的插条插入用多菌灵消毒过的基质中。插后浇透水,使插条与土壤完全接触。试验每种处理设3 个重复,并用清水作对照组。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019 年8 月分别统计长柄双花木的生根数量、最长根和须根数,并用Excel 2003 和spss17.0 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于长柄双花木的枝条木质化较其它植物缓慢,故选择扦插试验时间为2018 年6 月,根据试验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2.1 长柄双花木扦插生根特性
长柄双花木为国家II 级保护植物,由于生长较慢,扦插后35d 左右,才发现有幼嫩的根从基部长出,从生根部位来看,主要是皮质生根,没有愈伤组织生根。长柄双花木的生长模式较其它大部分植物不同,一般嫩枝扦插25d 左右才发现腋芽萌动,但不会展叶,35d 后才发现有新根长出,50~65d 根系大量生长。综合考虑其生根特性,长柄双花木嫩枝扦插在80d 左右即可进行炼苗,然后进行移栽。
2.2 不同质量浓度的萘乙酸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通过对长柄双花木扦插50d 后,观察植物的生根情况,发现萘乙酸处理的1 年生硬枝枝条,成活率为0;处理的当年生嫩枝插穗生根率为0~12.44%;平均根长为0~2.8cm,最长根为4.97cm。其中,用100mg/L 的NAA 处理插条的生根率达12.44%,最长根为4.97cm,平均根长为2.8cm,生根数量为18 条,为5 个处理组中最优的生根促进剂(详见表1)。
表1 不同浓度对长柄双花木扦插生根的影响
表2 不同萘乙酸浓度嫩枝扦插生根情况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表明,不同NAA 质量浓度对长柄双花木的最长根长、平均根和生根数量影响显著(P<0.05),而不同NAA 质量浓度对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见表2)。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不同质量浓度的NAA、不同枝条年龄进行扦插对比试验,试验分析得出,用100mg/L NAA 处理的嫩枝插条生根率达12.44%,最长根为4.97cm,平均根长为2.8cm,生根数量为18 条,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生根率优于对照组。可见,NAA 对长柄双花木嫩枝扦插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不同枝条年龄的对比试验得出,在相同的NAA 浓度中,长柄双花木的嫩枝扦插的生根率优于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最高可达12.44%。
植物扦插的难度在于生根,而扦插生根的过程又较复杂。植物生根除与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之外,还与扦插基质、处理插条的生根促进剂、母树年龄等有密切联系[2-6]。长柄双花木是国家濒危保护植物,目前,对长柄双花木的扦插繁殖研究较少,建议加强物种基因库建设,加大对珍稀濒危物种的引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