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海拔地区采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的安全性研究

2020-08-16李靖竹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腹腔镜安全性

李靖竹

摘  要:目的  探究高海拔地区采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视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为本试验对象,共计50例,记录手术结果,并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分析安全性。结果  本组50例患儿手术均成功,术前诊断32例单侧疝,18例双侧疝,术中发现10例隐匿疝,占比20.00%;单侧疝平均手术时间为24min,双侧疝平均手术时间为34min,术中未见心率异常和呼吸异常现象;46例患儿术后第1天便出院,4例患儿术后第2天出院;在随访期间,所有患儿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伤口不适、感染、睾丸萎缩以及伤口瘢痕)。结论  在高海拔地区采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的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1-0173-02

腹股沟斜疝在目前临床较为常见,属小儿先天性疾病,以男童最为多发,发病原因在于机体鞘状突闭合不全,一般會伴有下腹部疼痛等症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据统计[1]:正常患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大约为5.00%,而早产儿发病率高达10.00%。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多选择患儿腹股沟区域作为切口,完成解剖结构后给予高位结扎操作,但是该种方法腹膜外游离操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时候无法达到高位结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增加疾病复发风险[2]。近些年,由于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在临床中愈发普遍,而且其临床疗效也获得诸多学者的证实。一般情况下,腹腔镜技术需要对腹股沟疝患者建立二氧化碳气腹,而目前对于高海拔地区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行腹腔镜治疗的安全性并无诸多文献证实。故本次实验尝试对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集到的5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给予腹腔镜治疗,意在分析高海拔地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开展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集此时间段内于我院腹腔镜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50例,包括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下限4个月,年龄上限14岁,平均年龄为(2.37±1.46)岁;单侧疝32例、双侧疝18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腹股沟斜疝者;②年龄≤14岁;③患儿家属明确同意加入此试验;④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疾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手术所用器械包括5mm 30o腹腔镜;1根带线大圆针或者活动拉钩;5mL的空针管以及腹腔镜持针器。手术前叮嘱患儿禁食禁饮,并于手术开始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气管喉罩全身麻醉,在患儿脐孔作一直径为5mm的切口,视为观察孔,利用CO2建立气腹,注意压力保持在6~10mmHg,将5mm腹腔镜经脐孔trocar置入。

本组10例患儿接受三孔法疝高位结扎术:选择水平于肚脐的腹直肌外缘部位,并作两个操作孔,直径为5mm,应用2-0带针丝线对患儿内环口腹膜层进行缝合。本组18例患儿接受双孔法疝高位结扎术:除主观察孔外,还需在健侧平行于脐腹直肌外缘部位作一直径5mm的辅助孔,选择患儿内环口上方腹壁无血管的投影点进行穿刺,利用辅助钳的辅助性作用,行内环口腹膜荷包。但这两种手术方法要注意针距不可过大,也要注意操作认真,不要损伤男性患儿的精索或者女性患儿的输卵管。本组剩余22例患儿接受单孔法疝高位结扎手术:在脐孔腹腔镜的观察下,选择患儿内环口体表投影中心位置,作一直径为1mm的小针孔,并利用2-0丝线进行穿刺,做好腹膜外荷包操作,利用5mL空针内注0.9%氯化钠注射液至机体精索(男性患儿)或者输卵管(女性患儿)区腹膜皱褶部位,以便于腹膜下游离操作的实施。在活动拉钩的协助下,把荷包线送往患儿内环口二分之一部位并穿入腹腔,反方向再次操作,仔细观察,确定荷包缝合良好,同时阴囊内无气体,方可打结丝线。然后利用观察孔排出腹腔内气体即手术完成。但是手术期间要注意:缝合荷包时注意动作轻柔、认真,不可损伤周边血管神经;针对内环口在2.5cm以上者,缝合荷包后应用脐内侧韧带覆盖好内环口,避免复发。

1.4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本组患儿手术结果,并做好为期半年的随访工作,定期1、3、6个月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儿包块是否复发、伤口有无不适感、伤口是否出现瘢痕以及睾丸发育状况等。叮嘱患儿家长在发现患儿存在异常状况后,需要及时回院接受相关检查。

2  结果

2.1  分析本组患儿手术结果

本组50例患儿手术均成功,术前诊断32例(64.00%)单侧疝,18例(36.00%)双侧疝,术中发现10例隐匿疝(20.00%);单侧疝平均手术时间为24min,双侧疝平均手术时间为34min,术中未见心率异常和呼吸异常现象,各项生命体征都正常。

2.2  分析本组患儿出院后并发症情况

46例(92.00%)患儿术后第一天便出院,4例(8.00%)患儿术后第二天出院。在随访期间,所有患儿均未出现伤口不适、感染、睾丸萎缩以及伤口瘢痕等并发症。

3  讨论

腹股沟斜疝是近几年临床常见性疾病,好发于儿童,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便是手术。传统的疝高位结扎手术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但是这种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手术时间过长,而且难以发现隐匿疝,复发率高,导致临床疗效并不令人满意。随着微创性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呈现在人们的视野。相比于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室在可视条件下进行相关手术操作,更容易找出内环口,操作便更加细致、全面,及时做好疝囊的高位结扎,尽可能的闭合内环口,从而达到加快康复、降低复发的目的。另外,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并不会过度破坏机体腹股沟管结构,便于临床医师更为直观、清晰、全面的观察相关结构,继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内部组织、结构的摩擦和损坏风险,防止切口感染、出血,亦可降低再次手术的发生风险,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因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手术被临床医护人员和广大患者所青睐[3]。然而就目前来讲,高海拔地区采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安全性并无过多研究证实。

由本实验结果可认为三孔法、双孔法以及单孔法都能够确保腹腔镜安全治疗高海拔地区腹股沟斜疝患儿,且可发现如下优势[4-5]:①腹腔镜手术时间短,创伤性小,利于术后美观,促进患儿康复。②可在高海拔地区实施,具备安全性。③将0.9%氯化钠注射液注入患儿腹膜皱褶部位,可使腹膜外间隙变大,避免周围血管和脏器的损伤。④更加容易被临床医师所掌握,高位结扎效果良好,同时能够明确观察到患儿对侧状况,便于及时发现隐匿疝。除此之外,本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术后给予延迟麻醉苏醒、延长术后吸氧时间和进食时间等举措,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从而使得本组患儿的康复时间与其他平原地区患儿的康复时间无较大差别。

综上所述,高海拔地区采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龚俊宇,李华钦,余李梅,等.单孔与双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1):9-11.

[2]朱学安,糟绍祖,段海军.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及优越性[J].宁夏医学杂志,2019,41(12):1125-1127.

[3]陈思思,容国筹,黎丽明,等.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双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4):23+26.

[4]扎西云旦,普布罗杰.高海拔地区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的安全性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12(05):379-382.

[5]许冬阳,杨清渭,王书苗.单孔与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对比研究[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14(01):71-74.

猜你喜欢

腹腔镜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患者卵巢功能在腹腔镜下剥除卵巢囊肿术后影响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术后妊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