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效果研究
2020-08-16宋燕
宋燕
摘 要:目的 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对比。方法 选取山东省青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进行尿常规检验的4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分别进行显微镜检测(A组)、尿干化学法检测(B组)、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C组),对以上三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对白细胞、红细胞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较小(P>0.05);而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尿干化学法检测结果(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验中,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均能够使尿常规检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使用两种检验方法来使检测数据更加准确。
关键词:显微镜检测;尿干化学法检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1-0168-02
尿常规这种疾病初步筛查方法在临床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率,随着医疗科技的高速发展,测定仪器种类增加,并且在尿常规检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使尿常规检验的结果准确率以及工作效率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目前,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是常用的两种检测手段,二者各有优势,其中前者能够直接观察细胞病变情况以及数量、管型,但是检测结果受人为影响较大,后者的操作较为便捷,并且具有高科学性以及高检测效率,主要是利用荧光散射强度、流式细胞技术以及电阻抗的原理,检测的主要是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属于一种快速、高效以及误差小的检验手段,但这种检测方法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测法与尿干化学分析仪,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将几种方法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提高检测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尿常规检验不同方法的效果,现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青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共计400例,其中男性、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20例和180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58.77±4.12)岁。患者均表示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报医院伦理学组织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1.2.1 样本收集
本次研究中的400例患者需要在空腹状态下,取10mL晨尿中段,医护人员要在样本收集后的2h内送检,将收集到的尿液标本等分为3份分别进行显微镜检测(A组)、尿干化学法检测(B组)、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C组)。
A组:本次研究使用的为Olympus日本产电光显微镜;在离心机内放置第3支标本试管,进行1300r/min离心速度的离心处理,5min,将离心管角度倾斜45°~90°,将上清液去除后留置沉渣0.2mL[1];混匀沉渣,利用吸管吸取大约20μL的沉渣,选取清洁的载玻片并滴至在正中心;将盖玻片放在检测质上并放置在高倍镜下进行观察,对10个视野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再取其平均值,在此过程中要对检测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在2h内完成检测工作。
B组:本次研究使用的仪器为迪瑞FUS-20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在该仪器中进行第2试管标本的检测工作,要对检测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在2h内完成检测工作,操作过程要严格按照说明进行[2]。
C组:本次研究使用的仪器为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FUS-20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以及配套尿沉渣质控液,尿沉渣专用塑料试管(10mL的)、离心机、试剂为配套的;首先控制标本质量,结合分析仪器的说明书来进行严格的实验室检测,定量分装标本后,对第1试管检测;将样品试管插入试管架放置仪器进样槽中,仪器选择沉渣模式,按下开始按钮,这样自动检测[3]。
1.3 判定标准
①A组:红细胞正常范围为0~5个/HP,白细胞正常范围为0~3个/HP[4],在此范围内则为阴性,如果超出上述范围,则判定为阳性。②B组:根据结果报告来对阴性、阳性进行判定。③C组:红细胞正常范围为0~25个/μL,白细胞正常范围为 0~25个/μL[5],在此范围内则为阴性,如果超出上述范围,则判定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与C组对白细胞、红细胞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C组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对收集的400份尿液标本分别进行显微镜检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以及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A组与C组对白细胞、红细胞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C组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能够看出,如果尿液标本中存在某些结晶类物质,在仪器在不具备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很容易将其误认为是白细胞或者红细胞,因此导致检验结果中假阳性率较高;B组在进行红细胞检测时,主要是对其内的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假如红细胞被破坏,那么就会出现阳性结果,而显微镜检测则会显示为阴性;尿干化学分析仪在对白细胞进行检测时,是通过白细胞酯酶法原理进行的,性粒细胞的特异性酯酶与化学试剂接触会发生呈色反应,但是这种特异性酯酶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患者尿液中如果存在单核细胞或者淋巴细胞时,那么就会出现假阴性的检验结果,直接影响到了检测的敏感度;如果患者尿液中的细胞被破坏,那么检验结果就会显示为阳性,但是进行显微镜检测则会显示为阴性,这就是导致检测结果不符的原因[6-7]。细胞胞质中特有的脂酶是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对尿液样本中白细胞数目进行检测的重要物质,如果患者合并肾结核等其他疾病,就会使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尿(脂酶不存在于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中),那么在进行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验时就会出现白细胞假阴性的情况。除此之外,如果患者在检验前应用抗生素的剂量较大,也会抑制粒细胞胞质内脂酶反应,因此在检验时就会显示白细胞数目较少,试纸条敏感度较低,这也是假阴性情况出现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在尿常规检验中,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均能够使尿常规检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使用两种检验方法来使检测数据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郑霞.探讨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运用在尿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1):38-39.
[2]崔大亮.尿沉渣全自動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照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7):59-60.
[3]万东文.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法在尿液检测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6):272-273.
[4]王国有.优利特URIT-1280全自动尿液分析系统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12):1326-1327.
[5]曲涛.比较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分析法和显微镜法判断血尿来源的准确性[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3):79-80.
[6]张雪梅.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照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9):150-151.
[7]胡辉.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2):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