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效果分析
2020-08-16滕世萍
滕世萍
摘 要: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效果。方法 抽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2018年2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门诊患者共160例,依据病历号纳入常规组和改进组,各8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门诊预检分诊,改进组使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门诊预检分诊,比较患者分诊准确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改进组分诊准确率高于常规组(P<0.05)。改进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高于改进组P<0.05)。结论 针对门诊患者,施行有效的持续质量改进门诊预检分诊操作,可显著提高分诊准确率,还可增强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1-0122-02
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简称为CQI,是以系统论为基础拟定的信心质量管理理论,既可对各项工作施行保质、保量管理,还可保证对现有服务系统的健全性、完善性。门诊是医疗机构的首要服务窗口,预检分诊可为提供预约诊疗服务,缩短候诊时间,提高医疗服务办事效率。但在此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部分患者难以按时就诊,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做好该部分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尤为必要[1-2]。抽取本院2018年2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门诊患者共160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于2018年2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门诊患者共160例,依据病历号纳入常规组和改进组,各80例。常规组男患者共42例、女患者共38例;年龄21~77岁,平均为(52.25±2.13)岁。改进组男患者共41例,女患者共39例;年龄22~78岁,平均为(52.47±2.93)岁。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使用常规门诊预检分诊,包括答疑解惑、有效指导、协助患者做好基础检查等。
改进组使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门诊预检分诊,详细措施为:①组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团队。成员由1名护士长、2名高年资护士构成、8名护士构成,护士长兼任团队组长,高年资护士兼任团队副组长,通过对成员系统化培训和考核等方式,保证门诊预检分诊的合理性、准确性。②制定健全的考核机制。依据医院管理制度和行业规范,对门诊护理人员职责予以全方位管控,制定健全的、科学的考核机制,不仅可对其各项工作行为予以标准化和全面化管控,还可增强其岗位积极性、专业素质。③及时接诊。待患者来院时,应依据患者主诉症状评估病情缓急、严重度,再科学调整就诊顺序;联合患者症状表现、体征表现,合理分配医生,随后施行诊疗服务。正常情况下,该项服务时间约为3min,若为特殊患者可借助轮椅、担架等方式经特殊通道送至对应科室或手术室。④门诊讨论会。定期召开门诊预检分诊总结、讨论会议,针对潜在问题和不良事件予以把控,做好质量改进,以此保证护理服务的合理性、科学性。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患者分诊准确率。②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以满意度评估问卷为准,对患者门诊预检分诊服务的认可度予以把控,设有5个维度,包括门诊环境。服务态度和问询熟悉度、检查协助性、尊重患者,分值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佳。③比较患者心理状态。是以焦虑、抑郁评分量表为准,评估患者分诊前和分诊后心理状态,分值越高表明心理状态越差[3-4]。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软件SPSS22.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处理。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数据采用 检验;分诊准确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证明数据比较有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患者分诊准确率
常规组分诊准确率为87.50%(70/80),改进组分诊准确率为96.25%(77/80),数据比较有意义(χ2=4.1026,P=0.043)。
2.2 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2.3 比较患者心理状态
分诊前患者心理状态较为相似(P>0.05);但分诊后,常规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高于改进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预检分诊为门诊医疗服务的组成核心,既是决定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更是影响着患者生存质量、残疾程度、病后生活质量等。即是以患者症状表现、体征表现、主诉症状等信息评估病情进展,不仅可保证预检分诊的准确性,还可缩短候诊和诊疗时间,显著增强其分诊效率、分诊准确度[5]。同时,影响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因素为:①门诊护士未对专科知识予以全方位掌握,特别为新业务和新技术的掌握,难以熟练运用,使之呈现技巧欠缺和问诊模糊等状况。②由于工作量大、患者数量多和心情迫切、不愿登记等因素,导致护士无法准确填写分诊信息,影响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有效性。③由于本院为三甲医院,患者涉及范围较广,极易存在语言障碍问题,且针对患者疑惑点和质疑点,存在随意解答、无法准确识别问题等现象,极易诱发护患矛盾[6]。
持续质量改进为系统化护理服务的代表,是以增强门诊护理质量为导向,对门诊护士各项行为施行管控,使之可在满足合理性和科学性原则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整体质量。特别是在门诊预检分诊过程中,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以科学性、系统性的作用,确保分诊准确性,改善门诊服务质量[7]。本研究可知,改进组分诊准确率高于常规组(P<0.05)。改进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改进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綜上,针对门诊患者,施行有效的持续质量改进门诊预检分诊操作,可显著提高分诊准确率,还可增强护理满意度,可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莹,冯尤健,黄雪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190-191.
[2]严尧.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8):179-180.
[3]谢青亲.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11):1724-1725.
[4]宋亚淑.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0):110-110.
[5]温乐智.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279+282.
[6]曲珍,白玛央金,洛桑德吉,等.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231+241.
[7]潘锁仙.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