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内分泌科室胰岛素泵治疗的精细化管理效果

2020-08-16练国香黎逢弟刘蓉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精细化管理

练国香 黎逢弟 刘蓉

【摘 要】目的:观察对非内分泌科室胰岛素泵治疗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在本院非内分泌科室住院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带胰岛素泵治疗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和血糖控制达标时间。结果:观察组带胰岛素泵治疗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16.0%)低于对照组(4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99,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3.68±0.75)d少于对照组(5.23±1.9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P<0.05。结论:应用精细化管理能减少胰岛素泵治疗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缩短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

【关键词】胰岛素泵;非内分泌科室;精细化管理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1],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使患者的血糖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控制标准或接近控制标准,达到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目的[2]。目前,糖尿病发病率快速增长,由于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疾病的原因,糖尿病住院患者分布于全院多个非内分泌科室,如眼科、骨科、妇科、神经内外科、心血管内科等。但,非内分泌科室医护人员的胰岛素泵治疗、低血糖反应观察与处理、血糖监测知识基本相对缺乏[3],而且存在安全管理问题。为此,我们对非内分泌科室胰岛素泵治疗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非内分泌科室住院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96例患者列为研究对象, 96例患者分布于全院8个临床科室,其中眼科32例,普外科13例,骨科11例,泌尿外科10例,心内科8例,,妇科7例,神经内科6例,呼吸内科5例神经外科4例。将2018年1 月至2019年1月在非内分泌科室住院实施胰岛素泵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2 月至2020年1月在非内分泌科室住院实施胰岛素泵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使用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 Minmed712胰岛素泵,药物遵医嘱选择门冬胰岛素或优思灵R笔芯。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学历、病程、空腹及餐后血糖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1) 患者均符合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10)》中短期胰岛素泵治疗适应证;(2)患者无严重重要脏器功能衰竭;(3)患者或家属已经签署胰岛素泵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有严重重要脏器功能衰竭;(2)妊娠糖尿病;(3)患者有精神病史及沟通障碍。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管理。经内分泌科医师会诊后,制定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基础量及餐前最大量计划,内分泌科护士负责到床边实施胰岛素泵上机,并对管床护士进行交班,再由患者所在科室护士对胰岛素泵进行操作和管理,内分泌科医生每日巡视1~2次,依据患者血糖情况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1)组建非内分泌科室胰岛素泵治疗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内分泌专科副主任1人、医师1人、护士长1人、护理组长1人、护师1人组成;负责制定与非内分泌科室胰岛素泵治疗交接单、警示标识,对全院护士进行胰岛素泵治疗知识的培训。在非内分泌科室备有胰岛素泵问题登记本,有更新时,由糖 尿病教育护士在巡视时及时现场解答问题。(2)由实施床边胰岛素泵上机护士负责落实患者的健康教育、与非内分泌科室护士交接的工作,重点强调胰岛素泵佩戴注意事项(保护好泵、避免脱管、带泵进行核磁共振 和CT 等检查)、餐前大剂量的注射方法与注意事項、 胰岛素泵报警的紧急处理、低血糖的正确处理流程等。(3)将胰岛素泵进行数字编号,每班清点,做好日常维护保养;登记好非内分泌科室胰岛素泵使用的登记,包括科室、患者的床号、姓名、 住院号和所用的是几号胰岛素泵。(4)细化胰岛素泵治疗巡视内容,包括、胰岛素泵的基础率、餐前大剂量、剩余胰岛素剂量、电池情况、胰岛素泵植人处皮肤情况(有无红肿硬结)、胰岛素泵管路情况(折叠扭曲、针头脱出)、 血糖监测情况等,评估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及依从情况。(5)将非内分泌科室科室使用胰岛素泵信息显示在白板上,内容包括科室、使用泵的数量,每日更新,巡视者依据科室使用登记的信息到相应的科室落实巡视工作。(6)依据胰岛素泵上机时间和植入局部皮肤情况,3-5d更换植入部位和输注管路。(7)收集每天到非内分泌科巡视发现的问题,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整改,与非内分泌科室护士长沟通,落实相关的管理措施。

1.4 评价指标 由内分泌科护士或医师在巡视时收集患者的相关指标资料。(1)胰岛素泵运行情况:记录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包括漏注射餐前胰岛素、非计划性拔泵、导管滑脱、泵报警(低电量、无输注、按键错误等)。(2)患者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水平(空腹、餐后),由患者所在科室统一采用拜安康血糖仪测量指尖血糖;(3)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参照《中国血糖监测 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标准,指尖空腹血糖均 ≤6.5 mmol/L ,且三 餐餐后2 h 血糖均 ≤9.0mmol/L 为血糖达标, 统 计患者从胰岛素泵使用开始到血糖达标的时间 。

1.5 统计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科以例、百分数表示,组间采用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显著性水平设在0.05,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带泵治疗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患者胰岛素泵治疗后空腹及餐后均有所下降,观察组胰岛素带泵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目前,在内分泌专科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技术条件已经很成熟。但,在非内分泌专科使用胰岛素泵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及安全问题较多,涉及的因素也多。精细化管理思想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要点为精、准、细、严,强调管理责任个体化、具体化、明细化,其目的是提高组织执行力、工作效率及效益。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带泵治疗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16.0%)低于对照组(4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99,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3.68±0.75)d少于对照组(6.23±1.9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P<0.05。应用精细化管理能减少胰岛素泵治疗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缩短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使胰岛素泵能安全地运用在非内分泌科室,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罗慧慧.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方法与效果研究[J].心理医生, 2016.22 (1):214 -21 5.

邓德芬,谢文娅.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25—26.

郑鑫,陈长英,乔改红,等.内分泌科护士对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知晓情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23):52—54.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精细化管理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胰岛素泵在多科室间合作应用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