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应用于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
2020-08-16李晋历
李晋历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CT诊断应用于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本院一共收治确诊未急性脑出血的患者79例,均给予螺旋CT诊断,对症治疗,分析患者的结局。结果:79例患者中,脑实质规则出血患者42例,占比53.2%;脑实质不规则出血37例,占比46.8%。其中基底节出血41例,占比51.9%;脑叶出血18例,占比22.8%;小脑出血10例,占比12.7%;丘脑出血6例,占比7.6%;脑干出血4例,占比5.1%。脑出血量小于30ml的患者有29例,占比36.7%;脑出血量在30ml-60ml的患者有34例,占比43.0%;脑出血量大于60ml的患者有16例,占比20.3%。79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72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1.1%。脑出血量越小,患者的存活率越高,患者的脑出血量与患者的存活率呈反比(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可明确患者的出血情况、出血部位、出血量,可辅助临床实施针对性治疗,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螺旋CT;出血部位;出血量
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病,也是临床多发病,一旦发病,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才能保住患者的生命[1]。急性脑出血属是一种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诱发的脑部出血性损伤,是一种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脑部疾病,多发于老年人。该病多在患者过分劳累或是过于激动情况下发病,病情可在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及时使用有效的影像学手段确诊急性脑出血,明确患者的脑出血实质情况、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是抢救患者,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2]。本研究探讨分析CT诊断应用于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现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本院一共收治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的患者79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的年龄大小区间为45-87岁,平均年龄是(66.24±5.17)岁;患者的既往病史,高血压患者45例,冠心病患者21例,糖尿病患者17例,高血脂患者12例。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脑出血诊断标准[3]的患者;(2)对诊疗高度配合的患者;(3)临床资料完整患者;(4)自愿参与本研究患者。
排除标准:(1)有既往急性脑出血病史患者;(2)入院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患者;(3)患者家属不同意参与研究患者。
1.2 方法
仪器:西门子 128 排螺旋CT扫描仪。
在患者发病后的24小时内安排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检查,由医院专业医护人员讲述头颅CT的检查流程与主要注意事项,在患者、患者家属充分了解后,辅助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患者仰卧,管电流设置为110mA,管电压设置为120kV,扫描范围是颅顶--枢椎齿状突,扫描基线是外眦及外耳道连线区域,层厚设置为0.9mm,扫描间隔设置为0.45mm。患者首先进行常规平扫,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检查情况以及患者需求,为患者实施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前给予对比剂碘佛醇静脉注射,注射剂量是50ml,注射速率是5ml/s,在扫描完毕后,将检查数据一一传输到工作站中,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
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脑实质出血情况、出血部位、出血量与存活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79例患者中,脑实质规则出血患者42例,占比53.2%;脑实质不规则出血37例,占比46.8%。规则出血患者的出血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为包囊型并在水肿带存在,出血密度比较均匀,出血边缘比较整齐。不规则出血患者的出血形状为伪足状突起、毛刺状,出血密度不均匀,无明显水肿带。79例患者中,其中基底节出血41例,占比51.9%;脑叶出血18例,占比22.8%;小脑出血10例,占比12.7%;丘脑出血6例,占比7.6%;脑干出血4例,占比5.1%。脑出血量小于30ml的患者有29例,占比36.7%;脑出血量在30ml-60ml的患者有34例,占比43.0%;脑出血量大于60ml的患者有16例,占比20.3%。
2.2 急性脑出血患者存活率与脑出血量的相关性
79例患者治療前均经螺旋CT扫描检查,在获取检查结果后给予对症治疗,79例患者中72例患者经抢救后存活,存活率为91.1%。脑出血量与患者存活率的相关性显示,脑出血量越小,患者的存活率越高,患者的脑出血量与患者的存活率呈反比(P<0.05)。详情见表一。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发病比较突然,患者早期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的症状与脑梗死比较相似,所以需要及时给予快速有效的诊断手段进行鉴别诊断,明确患者的疾病情况,才可辅助临床及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4]。螺旋CT是一种在临床广泛应用的脑出血诊断、检测方案,具有扫描图像清晰、扫描简单快捷等优势,可及时明确患者的脑出血局部病变部位与出血情况,可有效评估测定占位效应与出血情况[5]。再者,螺旋CT可有效评估患者的血肿范围、出血量情况,可利用锥形X线束、多排探测器有效提高扫描的速度,可缩短患者的扫描时间,增加扫描层次,降低伪影的出现几率,可迅速获取扫描结果,可为临床及时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治疗提供准确数据。
由上可知,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可明确患者的出血情况、出血部位、出血量,可辅助临床实施针对性治疗,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赵毅斌.螺旋CT应用于老年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8):212-213.
陈凌云.急性脑出血16层螺旋CT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2017,29(6):43-45.
宋景艳.探讨CT应用于老年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6):364.
韦芳.16层螺旋CT应用于老年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作用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1):41-43.
赵新光,赵蕊,马茜, 等.脑梗死与脑出血急性期应用DWI联合SWI诊断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