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习护生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

2020-08-16李琼艳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李琼艳

【摘 要】临床实习是每一位护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临床护理工作是职业暴露的高危职业,由于护生是护理工作的参与者,护生也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本文总结了护生发生职业暴露的常见因素、职业暴露的危害以及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工作者每天都需频繁与各类患者接触,成为了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其中,接触最频繁的是临床护士,同时也包括临床实习护生。实习护生由于刚步入临床,对各项工作不娴熟,受周围环境影响,心理压力大等易发生职业暴露[1]。

1 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常见因素

朱志霞[2]等认为引起职业暴露的常见因素包括物理性损伤因素、化学性损伤因素、生物性损伤因素和心理社会等。物理性损伤因素包括锐器伤、放射性损伤、温度性損伤、负重伤、噪声损伤等,化学性损伤如化疗药物等,生物性损伤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中,锐器伤易引起血源性职业暴露[3]。

2 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现状

2.1 在实习过程中,专科护生与本科护生发生职业暴露的可能性没有显著差异,换言之,学历的高低并没有影响职业暴露的发生[4]。工作中,实习护生均会按照正规的操作流程操作,比如洗手、戴口罩、戴脱手套等来预防职业暴露。即使如此,仍然有很多护生发生职业暴露。杨燕妮、花静、余红、郑步勇、陈丽丽等[5]的研究中均指出职业暴露的主要类型是针刺伤,比如输液后拔针、分离针头、注射后回套针帽、抽血后拔针等均属于职业暴露的高危环节。因此,规范输液和拔针、禁止回套针帽、禁止分离注射器及输液针头等是预防针刺伤的关键[6]。周国清的研究结果中指出,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主要环节是静脉采血、输液后拔针和肌肉注射[7]。

2.2 花静、余红、郑步勇、陈丽丽等,均报道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中护士及实习护士居多,这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有关,护理工作需频繁接触注射器、针头,要完成静脉输液、抽血等侵入性操作,同时,实习护生经验不足,操作不纯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3 讨论

3.1 职业暴露的危害

研究表面,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方式是针刺伤,它可导致多种传染病的传播目前已知的有乙肝、丙肝、艾滋病,现在,这些疾病也成逐渐增多,医院是接触此类患者最集中的地方,也是针刺伤的高风险部门[8]。实习护生是未来的护理工作者,也是针刺伤的主要人群。

3.2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3.2.1 朱冬平等研究发现实习护生发生职业暴露与护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不够有很大的关系。护生操作不熟练及不规范都会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工作中,护生一定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做到正确洗手、戴口罩、脱戴手套,做到不回套针帽、不用手分离注射器及针头。有文献指出,接种乙肝疫苗对人群的保护率为87.8%,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从而预防乙肝的发生[9]。

3.2.2 现今,护理安全已是热议的话题,护生是未来的护理工作者,临床实习亦是护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的关键阶段,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学校须开设职业暴露的相关课程,培养护生护理安全理念与意识,增强各位护生的安全防范意识[10]。要求护生在未来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3.2.3 临床护生实习前参加医院组织的岗前培训是没每位护生的首要任务,医院应该开展各类形式的宣传教育,将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处理流程作为护生实习前的必修课程。岗前培训时,着重讲解职业安全防护的知识,规范基础护理操作,可以案例形式告知护生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及上报流程,同时,加强护生的基础护理操作,从而更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医院定期举办职业暴露安全讲座能够提高护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孙娅萍等研究发现护生岗前培训前、实习4个月和8个月后职业暴露认知度逐步提高。周惠等[11]也提到通过对护生职业防护意识教育,有85.84%的护生在实习结束后将自我防护的能力自己的整合到以后的工作中。

3.2.4 学生是老师的镜子。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更应该规范自己的临床操作,护生进入临床科室实习时,指导老师应介绍自己科室的特点,缓解护生的心理压力,使其更快适应临床工作,告知护生易发生的职业暴露类型及防护措施,不断提醒,加强对护生的保护,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工作时,做到“放手不放眼”,责任到人,负责到底,起到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唐晓芸,谭伟,李玉肖.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知识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11):60-61.

朱志霞,谢红梅.护生发生锐器伤的相关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298-299.

徐文珍.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分析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1004-1006.

刘以娟,吴梅利洋,王冰花,等.医学生实习期间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及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06:696-698.

杨艳妮.护理专业实习生职业暴露与职业安全防护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8.29(5):107-108.

范珊红,许文,慕彩妮,等.陕西省30所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4):251-255.

周国清,尹丹萍,何多多,杨莉华.临床针刺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4)628-630.

金宗英,党文生,李志,等.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检测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8):4298-4320.

邱萌,邹毅,程利民,等.强化培训在医学生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干预效果[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7):524-526.

郑丹丹,金瑞华,田志娟.护理本科院校“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06):78-82.

周惠,聂岚,牛瑞丽.护生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专项实践教育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10(21):890-892.

猜你喜欢

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质性研究
血站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