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缓解骨质疏松之痛

2020-08-16钟海平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驼背骨细胞骨质疏松症

钟海平

骨质疏松是较为常见,影响中老年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就我国2016年的调查来看,有百分之四十左右六十岁以上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疾病。而该疾病有较为明显的性别差異,男性患病几率20%左右,而女性患病率为50%左右,有着将近20%的差异,因此女性更需要注意对自己进行保护。

一、骨质疏松疾病原理及其症状是什么?

骨质疏松是由于多重因素导致的以单位体积内的骨组织量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大多数骨质疏松当中,骨组织的减少通常是由于骨质吸收变多而导致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症状有哪些呢?

(一)疼痛:腰酸背痛是骨质疏松临床当中最为常见的症状。痛感大多是以脊柱逐步扩散于人体两侧,人在坐着、仰卧或者靠着时会缓解痛感,而站立、久坐时痛感会不断加深;夜晚比白天的痛感要明显;在大便时、弯腰、咳嗽或者肌肉拉伸时痛觉会更加明显。

(二)驼背:驼背通常是在痛感之后才会发生。脊柱是身体的总支架,若是负担重量加剧,便会容易致使脊椎往前倾,变形弯曲,逐步成为驼背,骨质疏松若是得不到缓解,驼背力度与弯曲度也会大大增加。

(三)呼吸障碍:脊椎是人体支架,腰部胸部一旦压缩性骨折,脊椎就会往后弯曲,胸部轮廓就会产生变形,进而致使肺活量与换气量明显减少,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困难等症状。

二、骨质疏松的基本分类

目前骨质疏松疾病一般分为四大类,有着不同的病因、年龄阶段和易发人群。

(一)青少年的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该病发作并没有明确病因,一般认为可能由于青春期生长导致骨形成和吸收平衡出现问题。

(二)女性绝经后5~10年内的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分泌不足,就有可能导致破骨细胞更为活跃,最终使得骨细胞大量分解。

(三)70岁老年患者所发生的I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性激素的减少也会刺激破骨细胞,而随着进一步衰老,维生素D缺乏将会导致钙量下降。

(四)激发性骨质疏松主要与内分泌疾病和血液病以及药物影响等所导致。

三、骨质疏松诱发因素?

要想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给人体带来的疼痛,应该正确认识骨质疏松,了解骨质疏松产生的原因,有何种诱因。

(一)缺乏运动。骨质疏松的产生与人体平常缺乏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运动不仅可以有效刺激骨细胞的活性,还可以刺激骨骼发育。据调查显示,长期不运动的人要比长期运动锻炼的人患上骨质疏松疾病的几率高出很多。这是由于人体在进行有氧或者无氧运动时,内分泌调节系统会帮助人体骨骼摄入适当充足的养分,自然而然,人体的骨钙含量也会大大增多。

(二)家族遗传。据临床研究表明,骨质疏松与遗传有很大一部分的关系,若是家族中有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那么后代患上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要比其他正常人高出很多。

(三)其它因素。女性患上骨质疏松的致病因素也与其自身雌激素的不断减少有关。这是由于一些绝经后或者具有妇科疾病的女性由于自身原因致使雌激素下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产生,因为这也是为什么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要比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多的原因。

四、如何缓解骨质疏松之痛?

老年人群中,骨质疏松是极为常见的症状表现,但是骨质疏松也是一种疾病,会使得患者的腰部疼痛明显,若是平常护理不当还会大大增加截瘫甚至全瘫的发生率。那么如何正确缓解骨质疏松疼痛?

(一)药物补充。要想缓解骨质疏松疼痛可以利用药物达到目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日常多摄入些维生素D和钙片,从而加强骨骼营养,改善骨骼问题,对于骨质疏松的疾病缓解也是大有好处。

(二)运动疗法。目前在康复治疗学中认为很多患者就是由于缺乏运动而直接导致该类疾病的产生,可以通过太极拳、慢跑、快跑等运动来大大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的疼痛。

(三)物理因子。在临床上进行骨质疏松病痛缓解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可以通过微波超短波进行疼痛的减少。除此之外,脉冲电磁场体外冲击波也可以增加骨量、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可以促进骨折愈合,都是有效减少疼痛的有效方法。

再多的方法也只能缓解骨质疏松的疼痛,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想要彻底远离骨质疏松的困扰,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对于该类疾病进行正确的了解,从而进行及时的预防与控制。此外,也要注重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和合理用药,并定期进行复查。

猜你喜欢

驼背骨细胞骨质疏松症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两个驼背
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相关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骨细胞网络结构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
机械力对骨细胞诱导破骨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
驼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