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

2020-08-16侯文佳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侯文佳

【摘 要】目的:对高血糖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加强血糖调控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名高血糖的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第一组的患者采取动态的血糖监控以及传统的护理方法,对第二组的患者实施加强血糖调控联合高血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死亡率、感染率及满意率进行评价。结果:第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第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感染率、死亡率均低于第一组。结论:对高血糖危重症患者加强血糖调控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为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血糖调控

引言

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十分紧急,此时最重要的是要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的稳定,有些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差,对外界因素的抵抗能力较差,因为手术等因素导致高血糖的发生,对患者的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血糖升高之后其恢复效果大多较差,根据此类情况,一般情况下会对患者使用胰岛素来调节血糖。目前有报告指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有效的调控血糖,可以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危重症的患者进行血糖调控的护理方式,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具体的报告如下。

1 患者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名高血糖的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第一组有男性患者30名,25名女性患者,年龄在33岁到75岁,平均年龄为(54.3±3.6)岁,其中5名患者患有脑血管疾病,16名患者有创伤或者接受大手术的治疗,10名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10名患者患有呼吸类的疾病,14名患者患有其他疾病。第一组有男性患者29名,26名女性患者,年龄在35岁到76岁,平均年龄为(55.6±4.2)岁,其中6名患者患有脑血管疾病,15名患者有创伤或者接受大手术的治疗,9名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11名患者患有呼吸类的疾病,14名患者患有其他疾病。患者均为危重症的患者且伴有高血糖,患者无精神类、血液类的疾病,在进行研究之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研究的方法目的及可能出现的情况,签署知情同意书。高血糖的标准为空腹状态血糖大于7.2 mmol/L,饭后2小时血糖水平大于11.1 mmol/L,对患者进行两次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上述标准则判定为高血糖。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第一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并动态的监控血糖水平。对患者的血糖进行适当的调控,保持在7.8mmol/L到10.8mmol/L,若患者的血糖升高就进行胰岛素的注射治疗。传统的护理方式为:(1)对患者的瞳孔、血压、心率等基本体征进行时刻监控,采用电子监护仪。(2)对患者一天之内的代谢情况进行测量以避免患者水以及无机盐的缺失。(3)对于插有导管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患者要进行相应的护理,注意导管的护理。(4)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第二组患者采取加强血糖的调控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方式。(1)若患者的意识清晰,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讲,让患者了解血糖异常的危害,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与患者营造一个友好信任的关系,促进医护工作的开展。(2)危重症患者的情况一般较为严重,医药费用较高,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多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暴躁的情绪,让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配合治疗与护理。(3)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其血糖的变化进行及时记录与分析,要保持患者的血糖水平适中,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在对患者进行胰岛素的注射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剂量,使血糖水平的降低较为平缓,同时也要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1.2.2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效果显著的标准为:血糖被控制在规定的标准之内,血糖水平在五天内保持平稳,患者对于治疗与护理配合比较积极。有效的标准为:血糖的水平在三天内保持平稳,波动较小,趋于规定的范围之内,患者对于治疗也比较配合。无效的标准为: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未得到改善甚至增高,患者对于治疗并不配合。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等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第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强于第一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第一组。如下表所示。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效果显著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第一组 55 20(36.3%) 20(36.3%) 15(27.2%) 72.6%

第二组 55 28(50.9%) 22(40%) 5(9%) 9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第一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80%,第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8%,第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第一组。

2.3 两组患者死亡、感染的情况

第一组患者有10名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第二组的患者3名患者出现感染。第一组患者有7名患者死亡,第二组为1人。第二组患者的死亡情况以及感染情况均优于第一组患者。

3 讨论

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具身体情况较差,对各种因素的抵抗能力较弱,且费用高昂,要对患者进行鼓励与安慰以促进治疗。对于患者高血糖的情况我院采取加强调控以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的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感染的概率较低,并且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刘京菊,沈棫华,吴竹林.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J]. 临床护理杂志,2012,10(5):23-24.

李利香,曾荣.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6,46(1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