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肾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8-16初杰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肾内科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初杰

【摘 要】目的:探讨对肾内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肾内科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两组肾内科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以及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对肾内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肾内科;应用效果

肾内科涉及到的主要是与肾脏以及泌尿系统相关的疾病,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病情种类较多且复杂,若不及时加以控制,会进一步发展为肾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1]。该疾病病程较长,患者极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不利于治疗以及预后效果。研究表明,对肾内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我院以80例肾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肾内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肾内科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相关诊断标准,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排除严重脏器损伤、心理或精神存在障碍、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组:对照组(n=40),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56.32±2.61)岁,男22例,女18例;研究组(n=40),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56.22±2.21)岁,男21例,女19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本次研究均经家属同意配合。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饮食指导以及用药指导、心理干预等。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

(1)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的清洁,保持室内有新鲜、流通的空气[2]。

(2)心理护理:由于该疾病病程较长且治疗较复杂,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并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为患者讲解与肾内科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及治疗手段,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能够帮助患者加速康复。

(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多进食优质低蛋白、低盐的食物,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3]。

(4)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监督患者按时服药,服药期间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对两组肾内科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以及SAS(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评分进行比较,分数越高表示心理状况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的数据用SPSS 17.0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型指标以例(n/%)表示,检验,计量型指标以均数±标准差()描述、t检验。P<0.05标识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对两组肾内科患者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病区护理、基础护理以及分级护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两组肾内科患者心理健康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2。

2.3 对两组肾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满意14例、满意17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77.5%;研究组患者满意26例、满意1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7.5%,值为7.3143,P<0.05。

3 讨论

肾脏疾病是近年来较为高发的疾病之一,肾内科患者病情种类较多且治疗过程较为复杂,如不能及时治疗会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4]。治疗期间,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不能配合医生的治疗,不利于治疗效果以及康复速度,因此,对肾内科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极为重要。我院以80例肾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两组肾内科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以及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对肾内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杨丹.优质护理干预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6):65-66.

陈熙,彭福梅.优质护理服务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3):12-13.

许莎丽.对肾内科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3):131-132.

郭文,蒋佳.优质护理在肾内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183-184.

猜你喜欢

肾内科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能级对应原则在肾内科护士分层次使用中的应用
肾内科医生:我们为什么建议每个人做尿检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