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对于提高危重患儿院内转运安全的效果分析

2020-08-16朱丹韩亚娟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朱丹 韩亚娟

【摘 要】目的:分析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提高危重患儿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11月-2019年3月在本院急诊收治的危重患儿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运用常规评估法进行院内转运,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法(PEWS)实施院内转运。结果:观察组患儿院内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8.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院内转运交接合格率和住院转运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危重患儿院内转运中应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院内转运安全性,从而显著降低院内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院内转运交接合格率和院内转运质量满意度。

【关键词】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危重患儿;院内安全转运;应用效果

危重患儿是医院急诊科常接诊的一类患者群体,对于危重患儿来说,在经急诊科进行初步的救治和诊断后,往往需要进行院内转运,到相应科室进行进一步的专科治疗[1]。虽然对于危重患儿来说,在院内转运过程中,时间并不长,但是由于危重患儿的病情往往较重,病情复杂,变化较大,导致患儿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易发生院内转运安全事件,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2]。据相关数据显示,危重患儿的院内转运安全事件发生率达到了6.0%—71.1%之间[3]。因此,如何提高危重患儿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为了提高危重患儿的院内转运安全性,引入了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机制,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11月-2019年3月在本院急诊收治的危重患儿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龄0-13岁,平均年龄(7.4±1.3)岁;转新生儿监护病房10例、转儿科重症监护室9例、转内科26例、转外科5例。对照组53例患者,男23例,女27例,年龄0-15岁,平均年龄(7.3±1.7)岁;转新生儿监护病房11例、转儿科重症监护室10例、转内科25例、转外科4例。二组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运用常规评估法进行院内转运,即观察患儿心率,呼吸,精神状况等生命体征变化,对患儿院内转运风险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做相应的准备,然后以常规方法进行院内转运。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法(PEWS)实施院内转运,具体如下:根据PEWS评估得分,安排针对性的防护和急救设备、药品,配备相应资质的陪同医护人员,在必要的紧急情况下对患儿实施抢救。根据PEWS评分结果将患儿分为4个等级:Ⅰ级为0-3分,患儿病情稳定,適合转运,转运中无需配备急救设备;Ⅱ级为4-5分,患儿生理指标在危险指数,此时实施转运有一定风险,要配备氧气瓶或氧气枕及监护仪,同时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或者护士陪同转运。Ⅲ级为5-7分,患儿病情非常严重,需要配备急救药品,氧气瓶,呼吸气囊及监护仪器,并且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共同陪同转运。Ⅳ级为7分以上,转运风险太大,不适合转运。

1.3 统计学方法

Spss21.0软件分析,计数数据用“%”和X?检验,计量数据用“±”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院内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院内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8.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2.2 两组患儿的院内转运交接合格率和院内转运质量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院内转运交接合格率和院内转运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3 讨论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是一种简易的病情评估系统,主要是根据患儿的各项主要生命体征对其病情情况进行评估,进而评估其转运过程中的风险程度[4]。运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患儿实施评估,能够将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量化,且具有快速、简捷、科学及对病死危险性进行预测等优点,从而给转诊人员以启示,确定合适的转运时机与所需配备的转运设备,在改善患儿转运前的状态,有效降低转运过程的风险[5]。

综上所述,在危重患儿院内转运中应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院内转运安全性,从而显著降低院内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院内转运交接合格率和院内转运质量满意度。

参考文献

刘士方,朱月兰,樊小鹏,王云芳,马晓敏.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08):68-69.

沈婉丹,俞其锋,喻晓雯,杨鸿国,朱燕.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基层医院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7,4(01):125-126.

刘金金,陈霞,凤美蓉,等.品管圈在规范急诊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01):60-62.

孙宝迪,邵旦兵,刘红梅,等.MEWS 评分和 SIRS 评分评估急诊抢救室患者早期预后的对比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6,32(01):54-55.

刘金金.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01):152-153.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