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切开脑外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20-08-16李萌萌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肺部感染脑外伤

李萌萌

【摘 要】目的:探究气管切开术在脑外伤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1-2019.6期间本科室收治的82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实施气管切开术,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带管时间、肺炎感染几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带管时间均小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死亡率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切管术可缩短患者临床应用呼吸机时间,提高患者自主呼吸水平,降低肺部感染率和致死率,在脑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突出,对提高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气管切开;脑外伤;肺部感染;呼吸机

脑外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损伤疾病,以神经功能障碍和肢体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短时间内病情可迅速进展,医务人员需给予高度重视。脑损伤患者多需实施机械通气改善呼吸困难症状,而常规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是两种常见的机械通气措施。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手术技术的改善,气管切开术在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抢救治疗中的应用比例不断增加,对改善患者呼吸状态和预后有突出效果。本研究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对2018.1-2019.6期间本科室收治的82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气管插管,观察组实施气管切开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1-2019.6期间本科室收治的82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实施气管切开术,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5.3±3.1岁,交通意外20例,坠落伤14例,其他损伤7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6.4±34.2岁,交通意外18例,坠落伤15例,其他损伤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 治疗手段

对照组进行气管插管,从将患者口部插入,连接呼吸机,记录患者心电图和生命体征,并控制患者呼吸频率。观察组行气管切开式,患者取仰卧位,头部正中,术中局部消毒,沿颈部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剥离组织后使气管前壁暴露,用尖刀调开气管环,置入气管套管,固定于颈部,将穿刺针和注射器抽出后,扩展气管前壁,顺导丝方向推入气管腔,扩张气管置入导管,抽离扩张钳并固定气管导管。术中出血用凡士林纱布止血。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带管时间、肺炎感染几率和死亡率。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带管时间比较

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带管时间分别为8.3±2.4h和12±3.5h,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带管时间分别为10.9±3.1h和14.6±5.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肺炎感染率及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病例3例,死亡1例,感染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31%和2.43%,对照组出现感染病例7例,死亡3例,感染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7.1%和7.31%。对照组患者肺炎感染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结论

脑外伤是一种常见外伤,交通意外、高处坠落或工伤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患者脑组织损失,诱发神经细胞死亡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气管插管术是脑外伤患者常用机械通气治疗措施之一,用以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但是该措施临床应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喉部损伤的不良事件,尤其是呼机长时间使用对患者预后也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气管切开术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频率不断增加,该措施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呼吸道死腔,帮助患者通畅呼吸,降低了呼吸机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更有利于患者预后。

本研究对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和常规气管插管术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 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带管时间分别为8.3±2.4h和12±3.5h,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带管时间分别为10.9±3.1h和14.6±5.1,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病例3例,死亡1例,感染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31%和2.43%,对照组出现感染病例7例,死亡3例,感染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7.1%和7.31%,两组对比可见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

綜上所述,临床脑外伤患者手术救治中,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机械通气手段,积极倡导气管切开术连接呼吸机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气管切开术对脑外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呼吸机使用时间,同时降低了肺部感染和死亡几率,有助于患者预后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丁冬官,陈伟. 探究气管切开术在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7):185+187.

周永刚,王伟. 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发生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2019,24(03):464-465.

潘献彬. 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影响观察[J]. 世界复合医学,2019,5(04):148-150.

何自红. 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2):63-65.

梅秋风. 不同护理干预预防危重型脑外伤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的效果[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3):133-134.

吴敏,刘会玲,徐小红. 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4):189-191+194.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肺部感染脑外伤
针灸治疗轻型脑外伤康复期失眠46例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分析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51例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分析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重型脑外伤并肥胖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