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8-16冷亚飞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冷亚飞

【摘 要】目的:探究使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的方式来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所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共6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的30例患者使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以及术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以及术后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术后的治疗效果,并且有助于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高危急性胆囊炎;治疗效果

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它是由胆囊堵塞以及细菌感染而形成的胆囊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其有效治疗方法是急诊手术,目前首选的方式为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然而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约3.7%-41%。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联合择期LC也是可选择的治疗方式之一。PTGBD能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待胆囊急性炎症消退并且经过完善术前准备,择期LC手术风险较急诊手术风险明显降低[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2017 年 10月至 2019 年 10月期间急性胆囊炎行PTGBD联合择期LC的患者共30 例,病人行PTGBD联合择期LC的指征如下:(1)腹痛症状持续时间大于72h,(2)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且控制不佳或者急性器官功能損害如肺部感染、血压降低等。根据以上标准,选择同期行急诊LC的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有 17 例,女性有 13 例,年龄范围为 25~80 岁,平均年龄为(51.1±1.1)岁,患者病史为 1~7年,其平均病史为(3.1±0.4)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有 16 例,女性有 14 例,年龄范围为 26~81 岁,平均年龄为(52.1±1.2)岁,患者病史为 1~9 年,其平均病史为(3.5±0.6)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0)。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急诊LC:采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后,于肚脐上方 3 厘米处做切口,将腹腔镜放入其中,通过腹腔镜对患者腹部脏器进行探测来观察腹腔中的情况,后用超声刀将胆囊周围粘连组织进行分离,逐步切除胆囊,最后对患者进行伤口止血和缝合。实验组患者首先进行彩超检查从而确定穿刺为止,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使用 18G 套管针经皮经肝刺入胆囊,确认抽出胆汁后引入导丝,然后循导丝放入引流管,缝线固定,引流管外接引流袋,并取4ml胆汁送细菌、真菌培养。给予抗感染、对症等保守治疗,待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后安排出院,期间积极完善术前准备,穿刺2月后再次入院行择期LC手术,手术步骤同上。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使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使用卡方检验,当 P<0.05 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参数

实验组行PTGBD平均时间为20分钟,PTGBD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寒战发热,经保守治疗均在1天内完全控制,PTGBD后3天内症状控制率100%,PTGBD平均住院时间为5—7天,择期2月后行LC手术。实验组LC手术时间为(78.36±6.88)min,显著低于对照组(112.31±7.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LC手术中出血量为(9.81±1.02)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3±2.3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LC相关参数见表一。上述结果提示:经过PTGBD控制症状后,择期行LC手术损伤较急诊LC明显降低。

2.2LC围手术期参数

实验组平均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为(3.11±1.01)天,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2±2.11)天;实验组LC围手术期住院时间为(4.21±2.11)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83±2.67)天。上述结果提示经PTGBD联合择期LC并发症显著低于急诊LC。两组LC围手术期参数对比见表二。

3 讨论

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胆囊炎需紧急外科手术,否则容易进展为胆囊穿孔、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威胁生命。而症状发作3天以上的急性炎症期,胆囊严重水肿,与周围组织粘连,胆囊三角结构不清,导致急诊LC手术难度增大,手术风险及中转开腹率增加;同时对于合并有基础疾病及急性器官功能不全的病人,因无法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导致手术风险明显增加,以上均是急诊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率高的原因。

PTGBD操作创伤及对机体环境影响很小,对于上述高危病人手术风险小,安全性高。且PTGBD对于急性胆囊炎病人治疗效果好,本研究结果提示PTGBD对于急诊胆囊炎症状控制率可达100%。而且,病人行PTGBD后可有充足的术前准备时间和急性炎症消退时间,择期行LC使手术创伤和风险较急诊LC明显降低[2]。

综上所述,对急性炎症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或急性器官功能不全的高危病人,PTGBD联合择期LC手术症状控制率与急诊LC相同,但手术创伤和风险明显降低,术后恢复快,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刘明辉,马良,傅继宁.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危重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0):15-15.

罗来福,张新亚.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J].肝胆外科杂志,2019,27(3):214-216.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