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重症产后出血中应用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的临床应用

2020-08-16耿岩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剖宫产

耿岩

【摘 要】目的:探究在重症产后出血患者中使用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愿参接受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的剖宫产产妇32例进行研究,分析缝扎术应用效果。结果:术后32例患者出血情况均停止。术后30例患者无感染、发热及腹痛等不良症状,有2例患者因血液循环不良再次发生出血,经抢救患者宫体按期复旧,所有患者出院后均未发生阴道异常出血情况。结论: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使用在重症产后出血患者中,止血迅速且简单,对子宫伤害较小,对施术者经验要求不高,因此推荐在重症产后出血患者中使用。

【关键词】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重症产后出血;剖宫产

产妇生产是非常痛苦的,查阅近年来大量临床资料可知,无论是剖宫产还是自然分娩,处理不当都会增加产妇发生产后出血风险,甚至导致产妇死亡。宫缩乏力系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临床上常采用按摩、纱布填塞等基础处理方式,但重症出血患者中采用基础护理并无明显效果,因此本研究提出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来处理重症产后出血[1]。选取32例患者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愿参接受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的剖宫产产妇32例进行研究,病例选取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2月。患者均为育龄期产妇,年龄24~35岁,平均(28.56±2.35)岁。产妇均为初产妇,在剖宫产中因宫缩乏力发生产后出血情况,因此实施改良B-Lynch外科縫扎术。

1.2 方法

施术者根据自身习惯站在患者身侧,从腹腔中托出子宫,确定患者子宫下段切口,找到1/3切缘下方用0号微荞线进针,针从浆膜层、子宫肌层依次穿过,注意勿将蜕膜层穿透。出针位置在对应的上缘切口,保证子宫体表面平整,拉紧缝线。以出针处为起点,向上挪4cm再次进针,针垂直向肌层深处刺入,向上3cm处出针,进行连续褥式缝合操作。缝合到宫底注意与宫角保持3cm距离,针绕制子宫后壁,直至其接近宫颈峡部,出针。

采用如上相同手法,从子宫后壁向前缝合,注意缝合方向相反。手术助手在出针后缓慢、小心的挤压子宫,帮助施术者完成拉紧打结操作,子宫呈纵向压缩状。缝合后观察针眼处有无出血情况,若存在出血立即用小圆针4号线进行荷包缝合止血。实时监测患者子宫有无异常情况,检查正常后立即缝合子宫切口且关腹。

2 结果

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后,32例患者出血情况均停止。术后30例患者无感染、发热及腹痛等不良症状,有2例患者因血液循环不良再次发生出血,经抢救患者宫体按期复旧,所有患者出院后均未发生阴道异常出血情况。

3 讨论

孕妇生产中最易出现产后出血现象,产后出血是围产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年临床实践研究显示,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为:(1)宫缩乏力,在出血因素分析中占70%。在正常情况下,产妇分娩出胎儿后,子宫肌纤维从不同方向压迫肌束间血管,刺激子宫收缩,进而恢复子宫正常功能。但子宫肌纤维发生收缩无力情况后,肌束间血管失去压迫,易造成产后出血;(2)胎盘因素,胎盘滞留、粘连、胎膜残留均会增加产后出血风险,胎儿分娩后,产妇子宫内淤积过多血块,影响子宫正常收缩,剥离面血窦开放导致出血。(3)软产道裂伤,此情况常出现在外阴组织弹性差、阴道炎症产妇中,生产准备不充分导致急产、用力生产情况,加上施术者术后对软产道检查不仔细,极易导致产后出血[2]。(4)子宫肌瘤,此因素导致产后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多由于第三产程处理不当导致,如牵引脐带力度过大。(5)凝血功能障碍:产妇血液中血小板减少,导致伤口血液凝固时间延长,进而诱发产后出血。

产后2h内是最易发生出血情况的,在既往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用按摩宫底联合前列腺素、缩宫素等药物尽心止血。当患者出血较为凶猛时,采用宫腔内纱布填塞止血,纱布止血采用血管压迫原理,实施过程对施术者要求严格,且需根据患者子宫出血面积定制纱布,填塞不彻底会诱发患者二次出血,且术后患者易发生感染,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多数技术条件允许的医院,使用动脉栓塞、动脉结扎等方法给患者止血,但上述方法需设备、经验丰富医师等配合完成,费用较高且手术需要较长时间,很难基层医院中普及。

鉴于此本研究提出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上世纪末期此术法被首次提出,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不断完善,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安全性逐渐提升。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重症产后出血治疗方法,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逐渐进入研究者视野并迅速应用到临床治疗中。与常规基础治疗相比,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优势在于:(1)缝合时子宫呈纵向压缩状态,血管受到挤压,血窦开放关闭,止血速度快[3]。(2)更改缝合线为微荞线,患者伤口能直接吸收缝合线,结扎打结可靠。(3)改良前,缝合线直接从子宫前壁向子宫后壁缝合,缝合线在子宫表面游离。改良后采用垂直式连续褥式缝合,缝线与子宫连接紧密,防止缝合线脱落到其它脏器中。(4)蜕膜层完整性得以保全,有效降低宫腔感染发生率,止血效果良好。本次研究显示,经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患者出血停止,且仅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可见此术式止血效果良好。相关学者对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进行研究,发现手术止血操作简单,安全易行,对设备及施术者要求不高,手术成功率极高,因此此术式在临床上受到患者、医生一致好评。

综上所述,在重症产后出血患者中使用改良B-Lynch外科缝扎术,能快速止血,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徐文丽,胡雯佳,金飞华,蒋蔚蓝,祝巧阳. B-Lynch外科缝扎术在剖宫产术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 浙江创伤外科,2019,24(1):33-34.

张国红.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扎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42例临床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25(3):154-155.

朱咏梅. 宫腔填纱联合B-Lynch子宫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0):3792-3793.

猜你喜欢

剖宫产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手术竖切更“划算”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
3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分析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
剖宫产滥用致“二孩”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