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效果

2020-08-16陈红吴晓静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睡眠障碍抑郁症心理护理

陈红 吴晓静

【摘 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效果和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方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式之后,睡眠质量对比对照组明显优化,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使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抑郁症;睡眠障碍;护理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valu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sleep disorders of depression patie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100 depressive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grouping, including the control group (50 cases, using the routine psychiatric care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o carry out psychological care method). The sleep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HAMD scor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 < 0.05).After treatment, the PSQI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t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 and high use value.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depression; sleep disorder; nursing effect

抑郁症是当前临床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属于长期进行性心理疾病,严重发作会有轻生念头,不容易被治愈[1]。抑郁症患者如果存在睡眠障碍,将加劇症状的严重表现,因此在抑郁症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时候,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护理引导将有利于睡眠障碍的缓解,本文就心理护理效果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17例,女33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5.8±3.2)岁;观察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5.5±3.1)岁。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接近,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1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诊断为抑郁症。

(2)患者PSQI(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11分。

(3)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4)依从性良好。

1.1.2 排除标准

(1)伴有重要器官功能功能性障碍。

(2)伴有精神疾病。

(3)中途转院患者。

(4)病历资料不完整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办法,包括抑郁症对症护理、药物护理、生活护理、健康知识护理。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采用心理护理办法,内容如下。

1.2.2.1 心理分析:

建立心理护理小组,采用循证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心理情况,为什么会有睡眠障碍,随后进行讨论分析,结合院内外的参考资料,制定相关护理内容。

1.2.2.2 心理护理应用:

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经过相关的针对性培训,在掌握相关的护理技巧和需要技巧之后展开护理工作。首先应当和患者展开密切的交流,在交流过程当中了解患者的情感,家庭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等诸多可能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客观因素,将相关的因素分为有利的与有害的因素,在之后的心理引导中大量提及积极面,避免提及负面。随后观察患者对心理护理的反应,在无形中侧重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宣教,对患者的躯体和精神问题加以关注并及时进行解释。在知晓患者的心理状况之后,与患者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联系,成为一个好的倾诉对象,通过倾听、陪同游戏等合适的方式逐渐打开患者的内心世界。在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培训的需要技巧,采用积极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流,避免不耐烦和消极,同时采用带有鼓励性的语言,营造一个良好积极的心理护理氛围。

1.2.2.3 睡眠障碍知识宣教:

引导患者进行心理情绪的疏导之后,同时应当及时给予患者合适的睡眠障碍知识宣教,告知患者为什么会有睡眠障碍、什么样的方式和睡前准备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入睡、拥有更好的睡眠质量。

1.3 疗效标准

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中清醒次数,准备睡眠时间。利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总分 < 7分: 正常; 总分 在7-17分: 可能有抑郁症; 总分 在17-24分: 肯定有抑郁症;总分 >24分: 严重抑郁症。

应用PSQI评分评价睡眠质量情况,总分21分。0-5分睡眠质量良好;6-10分睡眠质量一般;11-15分睡眠質量较差;16-21分严重的睡眠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睡眠质量对比

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开展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比较,得出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表1。

2.2HAMD评分对比

对组间 HAMD评分进行对比,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干预后两组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如表2。

2.3 睡眠质量情况对比

对组间睡眠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经过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

3 讨论

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不足、睡眠中异常清醒等,该障碍情况的出现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心理因素影响巨大,因此多种心理疾病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出现睡眠障碍,反过来睡眠障碍情况持续出现则会反过来影响患者的病情,不但加重了患者的心理疾病的病情,同时会延长疾病治疗所需要的时间,在护理方式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十分有用[2]。

常规护理主要包含精神病科常见的护理方式,包括药物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其中助眠药物的过度采用反而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心理护理是各种疾病治疗中常见的护理方式,在应用到抑郁症治疗中,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和睡眠障碍原因之后,从心理层面下手,辅以健康睡眠知识,将有利于患者的睡眠障碍缓解]。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解决抑郁症负面情绪的同时,知晓患者的影响睡眠的基本心理原因,随后采用针对性的方法,保证患者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在入睡之前调节好自己的睡眠状态,保证睡眠的平和有效。李西乐[3]研究表示抑郁症最显著的特征即心理上的改变,出药物治疗之外心理治疗即为重要。通过开展心理护理有利于对患者负面情绪加以正面引导,在其研究中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取得显著效果。患者HAMD评分较护理前显著下降,且改善程度较常规护理更为明显。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李西乐证实了心理护理对抑郁症病人的积极影响,而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式之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对比对照组明显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时候,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症状,也能够通过调节患者睡前心理状况,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使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李玉子.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0):201-202.

张传继.抑郁症患者失眠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1):118-119.

李西乐.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4):158+162.

猜你喜欢

睡眠障碍抑郁症心理护理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