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道德理性自觉主体

2020-08-16刘娜

青年生活 2020年30期
关键词:境界道德德育

刘娜

习主席在全国思想工作会议上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

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论述,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工作要挖掘,阐明,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文化精华和道德精髓,发展,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在漫长历史中,作为传统文化轴心的儒家思想,上入朝堂,下进闾里,长期居于中华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且深远,在民族心理与性格形成过程中,起了不容忽视的重大的作用。儒家文化中的许多思想元素具备巨大的包容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仁爱,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这些思想元素在当今高校德育中也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儒家文化是重德体系,强调“内圣外王”,对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对外明体达用,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中,个体小我的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和超越。《左传》中“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资治通鉴》中司马光的德才之辩,圣人德才兼备,愚人才德兼亡,德胜于才的君子和才胜于德的小人。选才得标准是:圣人是上上之选,君子次之,宁采愚人,不用小人。儒家文化中“圣智”的概念,阐释“德”与“知”的关系,一定意义上即道德修养与智慧有关,有德之人才有智慧。德不配位,必有天灾。“唯天下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即人只有在“至诚”的状态下,才能通达智慧事理,拥有立足于天下的本领。儒家思想中,立德是根本。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指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根据时代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备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德育属于伦理领域,德教育目的不是让学生知道“世界是什么”,而是回答命题“怎样生活更有意义”,德育的范畴是人生观,主题是道德与幸福,通过德育,引导学生改变认知与思维习惯,德育的效果体现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与伦理价值。

在当代高校教育实践中,德育因其强大的功能与作用居于首位。在高校学生的个性素质结构中,学生品德是最根本因素,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许多教育案例都表明,在学生发展中德育的导向作用十分显著,德育的影响力与效果明显的作用于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方面,即德育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德育促进培养健全人格,提升人生幸福感。正如《论语》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爱国,尽责,理想信念,立志,修身,这些内容不仅在儒家思想中熠熠生辉,而且也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中,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提升道德境界与品德。

德育过程,反对教师机械说教,灌输,因为学生没有参与实践活动,不能内化。传统儒家文化中,实践的动力是生命情感,是生命情感的规范与升华,立德不能只通过认知与意识层面的说教,必须通过实践,必须通过共同的生命体验与感受,是直觉真理,通过体认与顿悟才能领会。朱熹提出主敬涵养,真知乐行。向内收敛身心为居敬之门,收拾精神,不放逸,处于敬畏的状态,警觉,不昏倦,对“欲望”干扰,时刻保持警觉,清醒,尤其在困难处用力坚守。涵养,就是反复思索道理,滋养培养道德理性自主自觉。受此启发,德育内容,学生通过“主敬涵养”,将道德自觉加固到自身,形成自然而然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实践获得真知,真切之知,就会达到高度道德自觉,知行合一,不会发生知而不行。

德育的具体过程:在教师引导下,构建道德理性自觉主体,即学生为道德自觉主体,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以下从德育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三方面阐述。

一.德育的自主性

儒家思想中,孔子提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提倡,万物皆备于我矣,返身而诚,乐莫大焉,人人皆可为尧舜,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荀子说涂之人为禹;宋明以降新儒学也秉承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儒家思想中,自我主体有充足的修德成仁成善的禀赋。向内探求,“从心之大官”,用理性,明觉精察,避免“从耳目口腹之欲”,堕入感性,情绪与放逸之中。突出立德的自主性。

二.德育的能动性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子提倡人性本善与人性向善的统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发现本心,存心养性,即存养培养仁义之心,继性成善。养心莫善于寡欲,自律与慎独,这些思想在高校德育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重在约束管理,高校教育形式区别于基础教育,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都使得高校德育更加侧重于依靠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自诚明,谓之性,尊德性”,向内探求人的本性,尽心知性则知天,即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体悟。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中,明觉精察,省察克治,这些都是内隐的心理活动。”自明诚,谓之教,道问学”,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探求,进而达到对个体内在本性的发扬。道德实践是外显的活动,与内隐活动都是学生主体高度自觉,都是学生自由意志的体现,两种活动互相促进。

三.德育的创造性

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有限的现实中,超越自身局限,从小我到大我,提升自我境界。冯友兰提出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境界越高,对世界的理解越深刻,对人生的体会越深刻,思维不僵化,通达世事真相,洒脱笑对人生。

具体的,自我开放,吸收包容,扩展自己,“通而同之”,不以自我为中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要成人达己。《中庸》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要有包容胸怀。更为重要的,个体应胸怀国家,民族、社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圣先贤“的豪迈诗句中,充满了主人翁的担当精神与拳拳爱国热忱。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使“自我主体”先天具备的道德彰显出来,“亲民”是“明明德”的途径,要进入社会,要体察人民生活,在活泼泼的实践中体认道德律条,体认大道至简,道不远人。真理在劳动中,在现实世界中,人事活动中,人民群众中,在每个人本有的仁心中,在个体克服烦恼的努力与实践中。只有在德育实践中,始终坚持将学生构建为道德理性自覺的主体,才能确保德育工作的效果“止于至善”。

参考文献:

[1]外文出版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猜你喜欢

境界道德德育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道德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道德
最高境界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