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型社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0-08-16于国江

西部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旅游开发困境对策

于国江

摘 要:本文在对文物型社区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文物型社区保护和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此以实践结合理论的措施来做出深入研究,进而从这些困境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文物型社区;旅游开发;困境;对策

前 言

文物型社区与其他的社区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其一方面要承担文物保护的功能,另一方面要满足社区内部人民的基本需要,因此如果社区想要全面发展,保证居民的生活水平全面提升,需要结合其文物的性质来改善居民的居住设施等。其中旅游开发是其重要的经济发展组成部分,而随着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如何有效保证社区经济的全面、文物保护以及旅游开发三者有效协调,是目前文物型社区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也是保证整个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对策。

一、文物型社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困境

第一,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在旅游开发中,有一种名词为“视觉污染”,指的是在旅游开发中对旅游资源视觉感受造成不良影响的污染,而产生严重的视觉污染被称为“建设性破坏”[1]。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其可以为文物型社区带来一定的可观经济效应,在此中经济背景驱使下,社区居民和旅游开发商只对这些眼前的利益加以关注,并且对于旅游的开发与利用极其看重,但是在管理与保护方面却没有急于看重,既要追求“政绩”,又缺少一定的科学保护和指导,导致一些“短期行为”比较严重。另外在商业化的侵入环境下,各种文物型社区旅游迅速开发起来,造成内部商业化设施较多,如霓虹灯、现代广告牌等,导致一些临街古建筑被破坏,被染上浓郁的现代化气息,旅游者对其感受也在直线下降。最后最为严重的就是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随着旅游业开发的规模在逐渐扩大,一些自然风景区已经被严重的破坏,如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并且一些旅游垃圾正在污染着人们的视觉感受,使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所具有的矛盾在日益升级。

第二,居民生活与社区保护之间的矛盾。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居住的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在一些古建筑中其采光较差,并且空间狭小,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求,在此背景下,社区居民在文物型社区中的要求扩建和改建的意识逐渐强烈,导致文物保护和社区居民生活要求出现了较大的矛盾[2]。另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虽然对于一些文物型社区的传统文化有着一定保护作用,但是由于接待外来游客数量在逐渐增多,各种传统文化与外界的社会经济与文化交流频繁,为自身的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很多外来的文化使当地原住居民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得到更新和改变,导致传统文化受到一定的冲击。

第三,游客素质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关于文物保护和生态保护意识相对较为薄弱,在旅游期间很多游客都会对文物造成无意或者有意的破坏,如乱扔垃圾、亂刻乱画等,这些对于文物的保护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和阻碍。另外由于旺季时期很多游客的数量在逐渐增多,为旅游区造成的人流量压力,这样对于文物保护工作也具有着一定的压力和困难。

二、文物型社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在我国关于文物型社区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相关法律体系中,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结构,因此要想保证文物型社区保护与旅游开发能够与居民的相关利益有效衔接与协调,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管理,首先从形式上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基本法律和各种配套的法规,结合目前我国关于文物型社区保护与法律空白保护的现状分析,需要迫切的结合统一立法,来制定一部专门和综合性较强的主干法律,并且保证该法律效益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全局,以此对文物型社区做出有效保护。另外为了实现法律的严肃性和威慑力,保证其能够全面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和意义,必须要全面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以此来保证法律能够更加具体化和明确化,同时需要将执法者的相关行为加以规范,使其真正能够结合法律的规范来有序开闸工作。最后需要地方文物型社区能够结合本地的文物保护特点,不断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以此来提出更加具体与规范的操作。

(二)行政层面的管理。第一,明确行政主体,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问题。在实际的管理与保护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层次的文物型社区来设定一个行政主管部门,并且由该部门的领导来实现社区文物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可以成立综合管理委员为,将旅游、城区建设与文物保护综合在一起,结合各个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写作,保证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效管理[3]。另外由制定的文物行政部门主管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等工作,处理好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结合自身的职责范围,运用有效的行政手段,来实施有效管理,如行政许可、征收、监管、出发和强制等。第二,有效的运用经济杠杆来调节文物保护和开发。在该措施实行期间,主要包含价格调整、征收和补贴等方面,如果客流量超载,可实施价格浮动措施,向开发商或者游客征收文物税等。并且一些仍然居住的居民提供补贴,激励居民对文物保护的热情,以此来保证整体文物保护有效落实。同时需建立和健全文物保护的产权制度,结合文物的复杂性特质,改革文物型社区的产权制度,明确社区内部古建筑的产权关系,对社区居民所有的无形资源进行资产评估,建立无形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探索在社区文物资源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创新使用权,以此来实现文物型社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重要目标。

(三)社区居民层面的管理。在社区居民的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完善居民的参与机制,将其从参与、决策到培训和生产分配做出完备的管理,并且将居民的参与范围贯彻到整个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将利益的获取也体现在其中。同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样才能够使社区的居民成为社区旅游开发积极影响的受益者,结合旅游企业的参股或者旅游商业经营活动的参与,来实现有效的经济补偿,将社区居民纳入到旅游经济利益分配体系中[4]。另外一些旅游的商品也可以尽量采用社区的本地原料,在当地加工,使更多的利益体现在社区内部。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多向居民方向倾斜,结合免税、减税等措施来鼓励居民参与到社区旅游经营活动中。

(四)旅游开发经营层面。加强文物型社区旅游开发工作的有效管理,需要从许可证制度方面来认定制度,以此有效规范文物型社区的旅游开发经营等行为,要求其凡事要从文物型社区旅游开发经营行为中获取,所开发的企业必须要获得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所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之后,才可以实现商业经营,以此来保证文物保护工作与旅游开发有效协调和落实。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文物型社区保护和旅游开发过程,需要明确旅游者与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等方面存在的矛盾,以此来结合法律法规建设、文物保护措施和相关经营利益保护制度来实现文物型社区与旅游开发的保护目标,促进当地社区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晖. 旅游开发背景下琼中什寒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9.

[2] 江娟丽,杨庆媛,张忠训,苏康传.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模式[J].经济地理,2019,39(06):205-213.

[3] 司俊倩. 乡村旅游地社区能力影响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

[4] 陈任浩. 基于社区旅游增权理论的历史文化街区自主更新动力机制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旅游开发困境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跟踪导练(一)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