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的预报与防治
2020-08-16燕丽波
燕丽波
摘 要:松毛虫是松科植物常见害虫,多年来在大石桥地区对松树的危害常年存在,严重威胁林业及农业的发展,及时预测,采用科学的防治方法,减少松毛虫对松林的危害,为林业生产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松毛虫;预报;防治
松毛虫简介
鳞翅目,枯叶蛾科。我地区主要有赤松毛虫、油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为害赤松、油松、黑松、樟子松、落叶松、红松。分布于渤海湾沿岸,在辽宁省各地都有发生。
成虫:雄体长25—35毫米,翅展45—59毫米,雌体长25—35毫米,翅展51—75毫米,前翅中横线与外横线白色是赤松毛虫和油松毛虫的主要区别。雌蛾亚外缘的斑列内侧和雄蛾亚外缘斑外侧有白斑。雌蛾前翅较狭长,外缘较倾斜。
卵:长1.8毫米,椭圆开形,初为翠绿色,渐变粉红色,近孵化时紫红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80—90毫米,深黑褐色,体侧有长毛,无明显花斑,以白色毛斑居多,额区中央有一条狭长深褐斑。
茧蛹:体长30—45毫米,纺锤形,暗红褐色,茧灰白色,其上有毒毛。蛹体臀棘比较长而粗,末端也较弯曲。
一、松毛虫的生活史及习性
在辽宁一年发生一代,幼虫在地面落叶层、石块下、杂草丛中或树皮缝中越冬。在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上旬越冬幼虫上树为害(日平均气温5.7℃),6月底或7月上旬结茧化蛹,7月中、下旬成虫羽化,8月下旬出现秋代幼虫,为害至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开始越冬。成虫多在傍晚羽化,在当晚或次日晚交尾后即产卵。卵成堆产于树冠上部当年生的松针上。每块数十粒到500多粒不等。成虫有趋光性和向周围林分迁飞产卵的习性。幼虫孵化时有取食卵壳的习性。1—2令幼虫群居并能吐丝下垂。先取食卵堆周围的松针,将针叶边缘咬成缺刻状造成枯萎卷缩,这是调查秋季幼虫数量的重要标志。一头幼虫一生约取食400—500根松针。老熟幼虫在针丛、树干及杂草灌丛、树冠下部结茧。
二、松毛虫的监测预报
主要依靠中心测报点所在地区进行的线路踏查、固定标准地调查、灯诱和性诱等手段,来掌握松毛虫的发生情况,提供抽样信息,并长期积累第一手资料,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松毛虫发生规律;通过详细的线路踏查,在测报点覆盖范围内对松毛虫实施有效监测;利用灯诱和性诱等方法实施松毛虫的早期监测与发生趋势的分析。
1、线路踏查
根据松毛虫历年发生情况及森林生态系统条件,以村或小班为单位划分常发区、偶发区、安全区三种类型。选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踏查路线(可设计为较为固定的巡视路线),巡视路线要覆盖常灾区的90%,在发生区应根据需要及时设置临时路线。在每代卵期和幼虫期对发生情况按巡视路线进行详细线路踏查,发现有虫情或灾情的小班,要立即设立临时标准地进行调查,每块标准地面积要大于3亩;在标准地内采用对角线或平行线抽样方法,随机选取5-10株标准树,进行虫口密度、针叶损失量的调查,虫情调查表。
2、固定标准地调查
在松毛虫常灾区和偶发区中松毛虫易发生的区域范围,选取有代表性的林地,设立若干固定标准地。标准地各项林分因子填入标准地概况记录表。固定标准地设定后,由市森防站进行统一编号,一般不得随意改变。调查时,在固定标准地内不固定标准株地随机抽取10—20株树,分别在每代的卵期、幼虫期,调查卵、幼虫密度及卵孵化率、寄生率。对越冬代幼虫在越冬前后要各调查一次,填写标准株虫情观察表。
3、通过对松毛虫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卵期的调查,形成系统的观测记录,通过汇总分析,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范围的预报。
4、用松毛虫性外激素诱捕器诱捕成虫进行预测预报。
三、松毛虫的防治
多年来,松毛虫做为一种松林常见的虫害,它的防治成为很大难题,一方面,林区的环境比较复杂,地面杂草丛生人员很难进行现场作业,另一方面树木高大,郁闭度大,很难做到防治喷洒均匀。现代的科技为防治提供了方便,飞防成为大片林区防治的主要手段,且防治效果好。对于小片林区,可以采用人工、物理、化学进行喷雾防治。选择的药物要以不污染环境,对天敌等有益生物危害小为原则。首选人工、生物防治,其次先用生物化学农药,即使使用了速灭杀丁等剧烈农药,也要用毒笔或毒绳等进行防治,尽量减少农药对环境和生物的伤害。
1、强化封山育林,改善恢复林分生態环境,提高松林生长势和自控能力,人工设置鸟巢,招引食虫鸟类,比如灰喜鹊、大山雀、七星瓢虫等,建立复杂的生物群落。挂人工鸟巢要在3月份进行,每公顷挂2个,挂在树冠中下部,距地面2米高以上,箱口朝向下坡。
2、人工防治。冬季松毛虫以幼虫在树下土层中越冬,在地层能够松动时,挖开土层乱石,可以找到成团的松毛虫幼虫,可以进行人工捕杀。在化蛹期、产卵期可采用人工采茧、采卵块的方式进行捕杀。
3、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在松毛虫卵期进行防治,这种方法无毒副作用,有效保护天敌,且防治效果好。这是首选的防治方法。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将赤眼蜂卡挂在第一层树枝上,每亩地放蜂5万到10万头,分2—3次放,每次间隔5—7天。
4、在松毛虫越冬幼虫上树前,用药在树干涂环防治。药物的配比为:用滑石粉、石膏、溴氰菊酯按1:2:1.8的比例,做成毒笔或毒绳,在树干胸高1米处,围树干围两道闭合环,当幼虫通过毒环时触药即死。
5、喷药防治。在幼虫的危害期,5月上旬左右,可以药物进行飞机喷雾或人工放烟防治,在防治时要注意防治安全,防治人员全程配带防护服,做好各种后备工作。选择的药物有:1.2%苦烟碱1000倍液,20%溴氰菊酯2000倍液,25%灭幼尿3000倍液,也可以使用其它的药物。
6、成虫灯光诱杀。松毛虫的成虫具有趋光性,用黑光灯进行诱杀,可以做为一种辅助的防治方案。
7、用松毛虫性外激素诱捕器诱捕成虫,这种防治方法中,性激素的诱芯需要经常更换,可能造成一定的成本增高。
总之,松毛虫的防治方法要根据地域、经济等多种条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防治,会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总 结
松毛虫在我市的多年发生,给松林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它的防治需要林业工作者及林农们的积极努力,我们做为林业工作者,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确保不虫不成灾,保护我市森林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林病虫图册 辽宁省林学会编著 19836.8第一版
[2] 林木有害生物识别与防治图例 韩国生主编—沈阳2011.5,ISBN 978-7-5381-6789-4
[3] 中国森林病虫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