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2020-08-16鞠译淇
鞠译淇
摘 要:跨国公司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就必须将财务风险控制作为工作重心,不断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基于此,本文对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跨国公司;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一、跨国公司与企业风险的概念
1跨国公司
伴随着国际资本流动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发展的触角必然伸向境外,跨国公司应运而生。学者们对跨国公司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不同的见解,其内涵及称谓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版本,多国公司、国际公司、宇宙公司等等。上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组织专家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跨国公司的各种准则和定义后,于 1974年作出决议,决定统一采用“跨国公司”这一名称。笔者认为跨国公司是保留其在某国进行生产经营的同时,还在其他国家开展投资活动的国际性企业。
2企業风险
企业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影响。风险存在具有客观性和不确定性。跨国公司无论是从组织机构的多层多极性,还是生产经营链条的超长性,还是所在经营环境的复杂性,相比非跨国公司而言面临经营风险的不确定性会更大。
二、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风险类别
1内部风险
内部风险具体来说就是受到企业内部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经营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公司的治理结构、战略规划、风险识别与偏好等因素引发的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引发风险的内部因素是比较突出的,诸如组织架构的复杂性带来的信息传递风险与决策风险,财务收支活动范围的广域化带来的结算与资金周转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引发风险的内部因素会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给企业风险评估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2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就是由跨国公司外部因素引起的经营风险,其中政治风险、外汇风险构成外部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跨国公司对外部风险进行控制的关键内容。比如汇率波动、利率变动给跨国公司收入、采购成本带来变化,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外汇的宽松政策与管制措施给企业资金转移带来风险等等。
三、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活动
1筹资活动
跨国公司或者为了充盈营运资金或者资本扩张,必然要开展融资活动。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进行择优融资须考虑利率风险与汇率风险。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一定会选择利率相对较低且未来贬值的币种进行融资,同时还要对融资东道国政治风险及外汇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考虑其政策的稳定性,以最稳妥最合理的筹资方式为投资活动做好准备。
2投资活动
跨国公司的企业属性决定了其投资活动的必然存在。一般来说,评价投资活动的优劣要看投资回报率,但对于跨国公司来说,还要以全球战略角度为出发点,进行合理的投资布局,并对投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应对。比如对于生产型跨国企业,一定会找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相对低的国家进行投资,要想控制投资风险,就需要论证投资所在国的本币升值与通货膨胀风险,最终实现有效的投资活动成本控制。
3资金运营活动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资金集中,实现资金效率与收益最大化。但是,其往往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成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受不同国家外汇管制政策的影响,资金集中工作有一定难度,所以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首先做好营运资金管理工作,保证营运资金的充足性、流动性,在此基础上集中资金在国际资本场上追寻超额利润。
4利润分配活动
跨国公司的利润分配工作要结合投资需求、资金需求进行综合考虑。有时还要考虑当地政府的税收政策,为了享受税收优惠,可以放弃利润分配。一般情况下,跨国公司要依据下一年的投资计划与营运资金需求量合理安排利润分配额度,有时要考虑市场融资成本率调整利润分配比率,有时要考虑当地货币的升值贬值预期,制定不同的利润分配政策,从而有效控制跨国公司财务风险。
四、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策略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就是由跨国公司对财务风险进行准确的辨识与评估,权衡由于追求高额利润而伴生的财务风险到底有多大,自身是否能够承受。如果超出自身承受范围,那就需要果断放弃。风险回避策略适用于重大事项的取舍决策,可以有效避免跨国公司陷入难以自拔的经营泥潭。
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不改变经营策略的情况下通过付出一定的成本实现风险转嫁。比如跨国公司要对其全球销售领域内的产品承担责任,通过购买产品责任保险,可以有效地将风险转嫁至保险公司。再比如跨国公司的收付汇业务,可以通过远期结售汇工作,将未来成本收入锁定,对于价格波动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可以在成熟的期货市场通过购买期货合约来对冲风险。
3风险降低
对于无法实现风险转移而又不得不开展的风险业务,跨国公司要认真考虑如何将风险降低。比如生产领料及时性问题,备库存越多越好,但带来的风险是库存易积压,相反压降库存面临断供风险,风险是始终存在的,这种情况要做好两方面工作来降低风险:一是建立风险预警长效机制,对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要做到敏感分析,根据不同料件的供货提前期及未来产品的销售情况调整库存量。二是建立弹性机制。还是以库存管理为例,通用性强的料件适当多备,其反要最大限度压降,一旦终出现弃订单或滞销情况方便转型生产,从而降低风险。
4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就是风险担当。当然风险自留并不是盲目的自我承担,而是策略性地担当,是前面几项风险防范工具都不适用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备的后手。比如一项投资,她的风险传递性很强,那么可以采取在一个国家成立子公司的方式进行相对封闭地管理,风险损失以该子公司资产为限。如果风险无法通过子公司充分化解,总部可以建立风险储备金,来应对无法化解的风险,风险储备金不一定是具体的资金,可是一定比例的财务杠杆,控制风险损失不足以撼动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主线。
结束语
跨国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波谲云诡,想要在国际市场中实现稳步发展,首先要做好风险识别工作,对面临的财务风险要结合公司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客观评估,对重大项目要慎重取舍,对于已开展的业务要进行持续有效的风险跟踪,运用适宜的风险防范手段或者将几种风险工具组合,从而达到有效的风险控制,确保跨国公司在良性的发展轨道上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 钟邦秀.跨国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设计与实现[J].会计之友,2018(20).
[2] 曹慧婷.我国企业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J].企业导报,2018(1).
[3] 邵丹 , 辛高宇 . 跨国茶叶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战略研究 [J]. 福建茶叶 ,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