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学何以西行

2020-08-16徐歌

西部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网文网络文学起点

一.网络文学

1.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指新近产生的,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连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

中国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互联网络为上亿网民提供了多如恒沙的各类文学资料信息,这种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手段,以网民为接受对象,也从其中诞生无数民间作家,具有不同于传统文学特点的网络文学悄然勃兴。

2.中国网络文学在国外的爆红

相关资料表明, 自2015年以来, 中国网文的海外读者数量每年新增15%, 出海译作也不再局限于玄幻类的“小白文”。更为可喜的是, 围绕IP拓展的产业链正在发力, 为网络文学的海外拓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014年12月,美籍华人赖静平(网名RWX)建立第一家中国网络文学英译网站Wuxiaworld(武侠世界),在北美读者就上百万,人们热情极高。甚至有人为了追小说,自学汉语自己翻译,尽管粗糙仍然看的津津有味。该网站翻译的中国网文, 读者遍及世界各地, 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土耳其、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巴西、智利、墨西哥、新加坡、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近百个国家与地区, 有一种或许不无夸张的说法——凡是网络信息覆盖的地方, 就会有人阅读中国网文。还有人说, 如今的“中国网文”已经与美国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称为“当代世界四大文化奇观”。

因为Wuxiaworld的巨大成功,2015和2016年相继有数百个中国网络文学翻译网站出现,规模较大的有数十家。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和海外粉丝自发翻译引导下,中国网站也很快搭建自己的海外平台。居于业内龙头的阅文集团一马当先,2017年5月正式上线起点中文网国际版,开启了中国网络文学对外传播的“官方路径”,为中国网络文学进一步走出去提供了新动能。

二.网络文学输出模式

1输出的主要类型——起点国际”模式与“Wuxiaworld”模式

目前主要的中国网文文输出模式分别以阅文集团下属的起点国际和WUXIAWORLD为代表.

2017年,中国最大的网络文学集团阅文集团旗下的海外平台  起点国际 (webnovel.com)筹备建立。 利用其在资本积累、内容储备和技术运营方面的优势, 打破了原本Wuxiaworld一家独大的局面。阅文集团采用网站为基础,加多媒体设备同步阅读的方法发布翻译好的作品。方便用户多场景下的阅读体验。

在盈利和生产模式上, 起点模式包括两个层面:地基层面是以VIP在线收费制度为核心的生产机制, 在此机制上, 生成了网络类型文模式——‘起点文。VIP在线收费制度以‘微支付—更文—追更的形式, 将网站、作者和读者的利益诉求扭合在一起;以用户为主导的作品推荐—激励机制, 如投票、争榜、打赏等, 充分调动粉丝经济的生产力;书评区的互动以及‘老白 (资深粉丝) ‘粉丝团的出现, 加强了网络文学的社区性和圈子化;白金作家、大神作家、签约作家等职业作家体系以及全勤奖等福利保底制度的建立, 保证了作者的批量培养和作品的持续产出。

在起点国际的刺激下, Wuxiaworld在2018年也基本完成了付费机制的成熟化和翻译体系的职业化。 “Wuxiaworld”模式是一种由一群精英粉丝主导运营和翻译,由粉丝集体协商, 在海外粉丝自发翻译、自主传播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粉丝接受度的情况下,适度商业化和全面职业化的模式, 是更适应英语世界的文化环境和网络氛围的生产机制。

三.网络文学海外爆红背后的套路分析

从一开始Wuxiaworld的野蛮生长,到起点文学国际版2017年一路走来的逐步成熟壮大,网文作品类型还在不断丰富,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这背后除了阅文集团强大的资本支持和本身丰富的IP资源支持,还是因为中国网络文学的一些特性决定的。起点文学国际版现在上架的网络小说类型和国内流行的主要类型基本一致。现在包括有玄幻类,仙侠类,古言,都市情感等。其中在西方,玄幻类最受欢迎。都市情感类由于其本身城市文化发展历史更为深厚,相对没有那么受欢迎。尽管这些作品和西方畅销书体系下的作品差别巨大,文化背景及其不同,但是还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1.成长套路和人生哲学

在玄幻类小说中常见的套路就是英雄逆天的成长轨迹。这个类型的网络小说被称为“小白文”,业界称之为“天下小白一样白”,也体现了这个成长轨迹放之四海皆准的受欢迎。

这类小说主人公的成长轨迹是核心。这种轨迹在发展更早的日本动漫和游戏竞技也有所体现,他们的共性是在于架空世界中不变的强者为尊,力量至上的生存法则。但是中国网文总是可以让人在各种机缘中保持主角光环,最终成为最强者。主人公也架空的修炼的世界里一路过关斩将,他们开场要么身份平平无奇,甚至是惨遭厄运,最后都能实现逆袭,发光发彩。他们总能机缘之下收获各种奇珍异宝,修炼秘籍,一路遇到各种高手助力,也有终究败给主角的各路奸诈反派,主角但最后总能化险为夷,名利双收,抱得美人归。虽然,这种成长轨迹和西方游戏产业打怪升级很像,都是主人公打怪升级,一路寻宝历险最终获得财富与力量,直到成为顶级强者。但是小说里主人公的升级几乎是必然的,但是游戏辛苦厮杀甚至投入金钱还是可能失败。小说也正是这样让带入其中的作者得到极大的满足感。也就是俗称的“爽感”。再加上在异国文化元素,如道家的阴阳两极,炼丹内功,剑数符术等,更加具有异世界冒险的刺激感。

最重要的是,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修身养性的多种观念融合在这个自成一体的修真世界中,也给许多人提供了新的处世哲学。人可以在平凡和至尊之间转换,人生的维度无限之大。而在動静之间,始终保持侠义和淡泊的内心,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种东方处世观念观念让人们可以暂时脱离现实的种种压力,在新的世界体系中释放自我。也难怪有的外国网友,通过阅读小说,逃脱了对毒瘾的依赖了。

2.情感共鸣和文化隔阂并存

虽然生活环境不同,作为人类的情感却很多是相通的。以当下中国流行的霸道总裁的小说为例,其套路中很多点也让西方用户产生强烈共情。这种小说有一大流行的套路,始一开头,女主的爱人总是要被自己的姐妹夺去,或者是父母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偏爱姐妹,虐待女主。先预设女性在亲情或爱情等的情感资源上被掠夺,制造矛盾,让人带入“缺爱”状态。另外,而女主必须是盛世美颜,经常还要身怀不为人知的各种技能。例如黑客技术、智商超群、音乐天赋极高等等等等。让人产生怀才不遇的不平,也为后期的逆袭打下基础。最后凭借女主的美貌、技能和能力超群男主加持,女主反败为胜,抱复了一切伤害过她的人,收获绝美的爱情。结局也是大团圆。

这类小说和重生或者穿越经常进行结合,重生而来的预言和穿越往往都意味著预言技能,给人吃后悔药的能力。人们总惋惜过去如何不如意,小说里帮助人们避开一切不幸,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一切,改写人生。弥补缺憾,完美逆袭。这种期许在中西方是共通的。

这类女主的身世与某些美剧中贫民窟天才也很相似。都是“强而惨”的人设。只不过在中国的小说里,一切都是围绕爱情和家庭在转。往往都有一个强大的男性来拯救女主,他总在关键时刻英雄救美。他几乎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尽管长相俊美,性格霸道骄傲,却总是把女主放在第一位,仿佛女主驯服了一头骄傲的狮子。而且最终女主收获的往往是甜蜜的爱情,过上优越的生活后,孩子也是要格外以聪明、优秀的姿态出场,才符合中国人“人生赢家”的设定。对强大优秀异性的向往也是全部共通的。

但是文化冲突也是明显的。首先从西方的角度来看,剧情中一味依靠白马王子拯救的套路,不符合大多现代西方女性的独立思想。她们更希望看到多元的女性成长,而不是都要依靠爱情实现心灵窗口的缝合。笔者在阅读起点文学网的某一个重生复仇类型的小说时,发现人们往往为女主的重生后勇敢反击叫好。但是对于我们小说中喜欢设立的所谓“玉女”人设,他们却并无特别偏好。玉女是要等待所谓最终对的人,所以会一直保持贞洁,为爱守身。但是爱情也不是万灵药,美满家庭不是唯一的成功蓝本。女性的事业成功,女性自我的人格的完善,勇气的提升,不是只有男生一句“我爱你”就可以全部包办的。在后来这份自守换来的只有背叛,而遇见男主,总是非常阴差阳错而又轻易的打破了这一人设,发生肉体的关系,实则暗示着与过去的一种剥裂,某种程度上是女性物化外壳的脱落。女性内心的蜕变的象征。所以虽然看似荒唐乃至剧情尴尬,却也可以为西方读者,乃至其他所有现代女性所接受。

所以那些强化女主成长的剧情,往往收获了更多的叫好。有的读者只是好奇,为什么一个二十多岁的女性还没有和男朋友有亲吻甚至更近一步的举措,甚至怀疑就是这个原因原来的男朋友才离开了女主。可见东西方套路并不全部通用。人们道德观念也不相同。而在一个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小说里,外国读者们也没有像中国读者一样习惯颜值至上的套路,质疑为什么男主不能是相貌普通的人。

另外,女性的普遍而微妙的嫉妒心理在这类小说中也是被放大和利用了。同性相斥,女性尤其敏感。所以对反面恶毒“女二”角色的总是能让人树立起敌对情绪。读者也很容易被刻意倾斜的不公平环境所影响,进而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相似经历。面对曾经的爱人,女人是第三者,面对父母,女儿是家庭资源的掠夺者。这些都是不变的文学母题,就像俄狄浦斯情节一样,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所以在一路手撕坏人,重新获得爱情,亲情的丰收过程中,中西的读者也都能由此收获爽感。这其中的霸凌与反霸凌的情节也给生活在霸凌阴影中的人们慰藉。

3文化交流需求——无心插柳柳成荫

跨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有利于增进不同文化间人们的了解和友谊。但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差异明显。根据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T.Hall)的提出的高低语境理论,中国属于高语境国家,“有着伟大而复杂文化的中国就处在天平的高语境一方”,而“美国文化只是偏向天平较低的一方”。所以我们的文化具有高语境含蓄,不善于直接表达的特点。一切尽在语境中意合感知。文学表达上更是如此。所以中国很多文学作品其实是很难以被理解的,即使语言经过翻译这一关,也不能理解语境下的言外之意。就连金庸的作品,在推广之初也是苦难重重。其中含有的大量古诗句和涉及禅意的佛语等,翻译也极其困难。

但是网络文学不是一般意义上严肃的文学作品。在推广过程中,一开始并没有作为文化普及的先锋,却凭借独特的魅力和亲和力得到了数百万海外读者的喜爱,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如同网红李子柒的爆红一样,虽然没有像孔子学院那样长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也使得一大波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喜爱。抛开固定的书法学习、剪纸体验这些经典的项目,结合网络时代另辟蹊径,由浅入深,也可能收获我们文化交流的甜美果实。

四.问题与总结

1.提高翻译水平和文学作品质量

推广网络文学,翻译无疑是第一步。而笔者在浏览起点文学网陈列的作品的时,透过读者的评论反馈,发现不少一些翻译上的问题。例如在起点国际网站首页一部评分4.6的“The indifferent Young Masters Flash Marriage”小说中,有一处关于风衣的翻译,很多类似小说都翻译为“windbreaker”,但是读者吐槽每次看到这个词都会想到一种尼龙材质臃肿的浅色运动服,还是带着许多系带的那种。这与风流潇洒的风衣相差很远。甚至读者对于这个衣服之下的联想到超人的紧身衣。另外所以很多翻译为了保证原文语言风格,偏向直译。但是很多网络文学本身的语言质量和情节逻辑,有些时候也并不经得起仔细推敲。经常有一些无法对应翻译的地方也是令人啼笑皆非。所以在推广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译者水平,还要注重对中文作品本身质量的把控。从源头到下游全面提升。

2.提升综合文化实力,占据市场主导

中国网文世界把握市场的主要资源就是丰富的原生的文化IP,另外就是国内成熟的运营模式。阅文集团也尝试发展外国作者写的网文小说,但是总是生存艰难。被反馈为不够地道。所以把握本国文化,提升输出能力和输出质量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

[1] 陈定家,唐朝晖.网络文学:扬帆出海正当时[J].文艺争鸣,2019(03):152-156.

[2] 吉云飞.“起点国际”模式与“Wuxiaworld”模式——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两条道路[J].中国文学批评,2019(02):102-108+159.

[3] 王顿.文化折扣视角下我国网络文学出海平台策略探析——以起点国际为例[J].新闻知识,2020(01):63-67.

作者简介:徐歌(1999-),女,汉族 安徽淮南人,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2017级本科生,商务英语专业

猜你喜欢

网文网络文学起点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六月·起点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疯狂迷宫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