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2020-08-16谢琪
谢琪
摘 要:语文是中小学的母语课程,我们的日常交流需要语文,文化传承也需要语文,作为中国未来的栋梁的初中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加应该受到重视。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阅读能力与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息息相关,近年来,教育部一直强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培养语文阅读的能力的过程中受到的最大的阻碍就是学生对阅读兴趣的缺失。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改善学生对阅读的刻板印象,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兴趣;初中语文;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随之不断改革,新课改对初中的阅读内容与阅读量做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进行课内的教材阅读,还要进行教学大纲要求的课外名著、古诗词、文言文等的阅读。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号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一、我国初中生阅读现状
初中生在年龄上来说只是比小学生年长了几岁,但是给学生从小学生身份过渡到初中生身份的适应时间又很短,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初中生的身份,难免产生压力。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小,大多是边玩边学,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步入初中后,学生的基础课程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课程难度加大,学生的个人生活规律被打乱,玩耍的时间变少了,导致学生只要一有时间就想放纵自己,根本没时间去阅读课外的文本,教师与家长的过度理解也更加放纵了学生。[1]
据统计我国大多数初中生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在初中阶段,阅读对于日后的语文学习是极为重要的,阅读的过程是积累语文素材的过程,只有在初中阶段积累足够的语文素材,才能在日后的语文学习中更加轻松;但就目前我国初中生的每日阅读时间来看,学生的阅读时间并不理想,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的熏陶,学生的语文成绩也并不理想,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致不高。
二、初中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一)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每个作者也一样,作者将自己的世界观通过作品向大众展示,而阅读就是了解作者世界观的一个途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获取更多人生经验,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通过自己阅读得到的经验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学生学习知识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通过短短的几节语文课是不可能教授完的,更多地需要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去丰富自身文化储备,了解我国的文化。
(二)为教师减负。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一方面又要帮助学生扩展思维,学习一些课堂之外的内容,随着学生学习内容的增多,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需要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教师精力有限,不能完全传授给学生,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学习,阅读就是其中一个方向。学生在对阅读产生足够的兴趣之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自行从书本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压力便被减轻了,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加以应用与锻炼。
(三)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如大浪淘沙般经过层层筛选留下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历史瑰宝,其历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学生在经过一定的阅读训练之后,培养出了阅读兴趣,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读物,有些学生便会主动选择去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通过阅读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2]
(四)有助于性格培养。阅读是一个海纳百川的过程,学生是刚开始是一条还不宽的小河,通过阅读容纳支流,随着阅读量的提升,学生的容纳能力越大,慢慢小河汇聚成大海,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越来越丰富,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慢慢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阅读中有利于自身性格修养的内容吸收,将不利于自身修养的内容当做反面教材时刻激励自己,在阅读中成长,做一个能够与他人感同身受、懂得理解与同情的人。
三、初中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有效性策略
(一)激發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比赛等方式激励学生阅读。学生之间在学习上有攀比心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在学习上的攀比心理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阅读比赛,让学生互相促进阅读,比赛期间教师还可以对阅读内容进行规定,给同学们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要求学生阅读《简·爱》的时候可以提前为学生透露一些剧情梗概,但是不要告诉学生故事的高潮,先用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提问学生书中细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有些学生的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较强,教师还可为他们推荐一些相关书籍,例如描绘书中罗切斯特先生的前任妻子是怎样的变疯的《藻海无边》,为学生进行补充阅读。[3]
(二)为学生选择个性化书单。为了避免学生盲目阅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书单的个性化推荐,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阅读能力并结合新课改规定的阅读范围进行推荐进行个性化推荐,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的同时提高语文课堂阅读的效率。
在课内学习了余秋雨的《乡愁》、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静夜》、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现代诗后,学生对现代诗产生了一定兴趣,教师可以将冰心的《繁星》、《春水》、泰戈尔的《飞鸟集》推荐给学生们进行阅读,并鼓励学生济宁现代诗的仿写,努力做到阅读与教学的双向教学。
(三)为学生指导阅读方法。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之前,应先对学生介绍基本的阅读方法——精读法与略读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归纳方法,方便学生在日常阅读中慢慢练习,等到学生稍微熟练之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思维导图的运用,例如在阅读外国名著的时候,有很多人名对于中国人是很难记住的,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就以作品中人名众多而出名,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理清人物关系与具体时间,帮助学生对理解故事情节。
四、结论
综上所述,足以见得阅读文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阅读最主要的一点是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学习生活中,不止语文需要理解能力,数学、英语等学科一样需要,如果理解能力不够,题目的题干看不懂,学生也是没办法学好其他学科的,所以说,阅读能力可以说是学习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阅读是一种拓展自己的思维最便捷的途径,学生在培养出阅读兴趣之后便可以为自己选择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在注重学生的课内教育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有了充足的阅读兴趣,一切才可能成为现实。[4]
参考文献
[1] 范丽芳.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学周刊, 2015(9):42-42.
[2] 潘海生. 浅谈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 010(008):80.
[3] 何倩. 初中语文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 课外语文:下, 2014(7):146.
[4] 包鹏坤.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浅谈如何培养[J]. 学周刊, 2012(33):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