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

2020-08-16胡娇

西部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对于传承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外宣翻译尤为重要,翻译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非遗的传播效果。在传播学视角下,非遗外宣翻译时应遵循目的性原则和受众中心原则。本文以贵州蜡染外宣翻译的英译文本为例,探讨非遗外宣翻译时可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以期准确传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信息,弘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传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蜡染

一.贵州蜡染介绍

贵州蜡染,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亦被称为“贵州蜡花”,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蜡染以其素雅的色调、优美的纹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贵州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目前,国内对贵州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和旅游开发方面,对其外宣翻译的研究较少。因此,对贵州蜡染的外宣翻译研究利于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蜡染的研究,在1999年蜡染指南出版的《蜡染艺术》一书中,介绍了蜡染的历史,包括印度尼西亚、中国以及非洲的蜡染艺术。其中介绍了贵州蜡染的起源、分布,并对其制作方式及工具。

在中国知网输入贵州蜡染外宣翻译,可查到的文献非常有限。杨大霑(2009)在《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一些思考》中,结合贵州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为何发展缓慢的原因。谷峰(2018)从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出发,分析了徽州民歌、黄梅戏的英译文本。邱敏(2017)认为非遗外宣英译文时应遵循两大基本原则,效果为中心原则和读者第一原则,以浙江非遗为例,提出了在非遗英译时可采用适度音译及意译等翻译技巧。

三. 传播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基本原则

蜡染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其翻译是一种有较强目的性的文化传播行为,本质是跨文化传播,必须遵守文化传播的原则,才能达到较好的传播目的。因此,在传播学视角下,翻译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对蜡染进行翻译的目的宣是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能够走出去,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及软实力。同时,为了保护人类精神财富,传播目的是外宣翻译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它将直接关系到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传播学的核心内容,由哈罗德提出的传播过程5W模式是至今传播最为学最为普遍使用的模式。他指出传播主体、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是传播学的五大核心要素。哈罗德的传播学五要素都是为传播目的服务,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为达到传播目的,得到国外受众的认可,在进行非遗外宣翻译时要考虑英译的效果,同时也要考虑传播主体、内容、媒介和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在翻译的过程中,这五大要素都是译者必须考虑的和协调的要素,以使译文得到目标读者的认同,从而实现翻译的目的。

(二)受众中心原则

在传播学中,“使用和满足”理论体现了目标受众在接受传播主体的思想时具有主观能动性,受众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获取特定的信息。英国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加以解释。” 也就是说,受众接受某种信息是怀有某种动机的,这些动机主要有:1.获取信息,了解外部世界;2.娱乐消遣,满足精神,情感需要;3.获取知识。而动机又与受众的社会环境、社会角色、文化背景、民族特征以及性别、年龄、个性、经历、兴趣、爱好、智力、立场等的不同有关。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传播受众会根据自身因素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受。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双方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外宣翻译时,只有提供那些符合受众实际需要或趣味的信息才会被受众接受,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四. 传播学视角下非遗外宣翻译—以贵州蜡染英译文本为例

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本章将以民族博物馆所出的关于苗族蜡染宣传片的英译文本进行分析。

例1:苗族有一首关于蜡染神话的古歌,歌中说:女神娃爽(Goddess Washuang)为了制作撑天伞(an umbrella to hold up the sky),请蜂神在白布上涂蜡跳舞,然后请蓝靛神将布染成蓝底白花的蓝染布,最终,娃爽女神用蜡染布制成了撑天伞,并将这蜡染技术传给了阿仰和阿卜两位苗族姑娘。

分析:这一段主要通过一个神话故事介绍了苗族蜡染的起源。黔东南苗族有一首《蜡染歌》,说的是古代有10个老人将天撑上去,但天常常塌下来,他们便请一位名叫娃爽的姑娘缝造撑天伞。娃爽用云雾制成白布,晒于梨树下,起风时梨花便飘落在布上。在落花间采蜜的蜜蜂无意间漏出的蜜蜡汁就在白布上印出了花纹,蓝草的汁液又将白布染蓝。妹爽将布拿到水里漂洗,太阳帮助晒溶了蜡,于是布上出现了蓝地白花。娃爽将花布缝制成撑天伞,将天稳稳撑住,蓝地变为了青天,白花变为日月星辰。后来娃爽将这一技艺传授给阿仰和阿卜两位姑娘,蜡染便在人间流传开了。所以此处直接译为Goddess Wuashuang,读者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会很困惑,并且中国和西方人心目中的神是不同的,此处译为Goddess不够恰当,可采用音译加注的翻译技巧,將其译为 Washuang (according to Miaos legend, the people who invented batik).通过加注解释让外国读者了解背景知识,既满足了受众学习新知识的需求,也达到了传播文化的目的。另外,此段中的“撑天伞”,英文中并没有这一专有名词,若直译,外国读者将会很难理解,此处意译为“an umbrella to hold up the sky”,既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又解释了伞的用途,易于受众理解。

例2:苗族蜡染是苗族的民间艺术,它的审美价值体现在蜡染的纹样、造型、构图以及运用点、线、面(from the stylized use of lines and shapes combined with a diverse array of themes and techniques)各种描绘手法形成的独特审美趣味。

分析:此句讲解了蜡染的描绘手法,“纹样、造型和构图”译为“a diverse array of themes and techniques”,虽然没有把这三个词一一对应翻译,但 “stylized”一词就表达了不同的纹样、造型和构图,而不同的纹样和构图对应不同的主题。所以这一译文准确的表达了原文意思,达到了传播蜡染制作过程的目的。

五. 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是外宣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获得目标读者的认同,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效果。蜡染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为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在翻译时无论采用哪种翻译策略,都要充分考虑目的性原则和受众中心原则,最终才能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从传播学视角下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 胡庆洪,文军. 上海翻译.2016(02)

[2] 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美)拉斯韦尔,2013

[3]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 黄友义. 中国翻译. 2004

作者简介:胡娇,女,籍贯:贵州省毕节市,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非文学翻译。

猜你喜欢

传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学视域下学术期刊封面文化符号图像选择及改进策略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