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020-08-16蔡雯雯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5期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蔡雯雯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各个领域不断完善和改革。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使得电力部门的工作也在向着自动化的方向迈进。在电力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使用自动化的先进技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形成。实际上,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电网单位的供电和配电工作,只有应用自动化的技术才会不断提升工作成效,满足社会发展对供电、用电提出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1  电气化自动技术的应用优势

1.1  可操作性强

电力系统在各阶段运行都与电气化自动技术息息相关。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技术飞速发展和不断深入应用的进程中,电力系统具备了较强的可操作性,不仅能及时对电力信息进行集中处理,而且可以进一步稳定和控制电力系统,电气化自动技术的可操作性优势被充分体现出来。

1.2  维修的便捷性

电力系统作为一项复杂且具备一定危险性的发电工程,若出现故障,就给整个系统维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此外,如今我国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仍不够完善,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积极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帮助维修人员更好地对电力系统进行修改,而且可以有效监督电力系统运行情况,从而保证电力系统更安全、更稳定的运行。

2  自動化技术应用于供电配电实践内的功能

2.1  检测功能

检测功能自动化的一项突出优势,会在工作的过程中检测设备的运行实际参数、检测设备的远程计数量、同时检测电能的质量和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会直接检测识别在应用过程中的电流参数和电压参数,并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方便在工作总结和出现问题时的原因查找。此外,自动化在对数据的远程计量上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会直接缓解工作人员在抄表过程中的工作强度,方便抄表的过程,针对一些用电量较大的企业对其核算成本也会提供一定的方便。最后,保证供电的质量。在出现一定的供电问题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示维修。工作人员通过检测功能和记录功能就会直接找到出现故障的原因,完成快速维修、恢复供电。

2.2  控制功能

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使得原有的人工操作形式在不断的被取代,就近操作设备的方式也会逐渐的走出历史舞台。自动技术的应用会实现供电设备的远程调控,为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有效增强电力工作的安全性。

2.3  保护功能

电气自动技术的保护功能,也会间接影响到继电保护工作中。继电的保护工作主要指的就是在供电和配电系统中保证电量的稳定性,保证家庭、企业在用电中的安稳性。此外,自动化系统中的控制设备,会及时找到相应的基础问题和在系统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会做到及时、针对的处理,会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停电的现象。保护功能在实际的运用之中充分的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强化了在实践中的效果。

3  我国供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我国也在不断的加强电力事业的建设。大部分地区的供配电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供配电系统的完善程度与当地的电力资源需求情况还处于不相匹配的状态。主要表现在设备的不健全,许多的地区的基础设施还存在缺失,影响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影响了正常的电力供应,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停电断电的现象经常的出现,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3]。另外,我国的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供配电系统检修的不及时,许多陈旧和落后的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这些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很大,对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带来的很大的影响。

4  自动化系统在供电配电中的应用

4.1  应用的需要和调整实验

大部分工厂会选择中等的电源、电压,为在供电和配电系统中运用自动化的技术做好准备,意图在实际的工作中实现不同的目标。例如,首先,在系统的保护中多使用综合的保护体系,有力保证使用效果,在数据的传输和下载中也多使用不同的通信接口和不同的传输方式完成数据的推送。其次,对工厂中的设备进行远程的控制和检测,对不同电压等级中的所有进线方式和识别进行统一的监管和设置,通过远程的遥控监管馈线及开关的整体拉出和不断推进。最后,对智能配电体统进行统一的管理,以特定的接口实现数据的传输,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

在所有的设备完成安装以后需要进行系统和软件的统一调试,在实际的调试中也要注意数据的监控,若出现报警或者是指示灯闪烁的现象,就及时运用软件上的报警参数进行数据的整合分析,及时发掘漏洞的原因,快速解决问题的根源,保证供电、配电的正常运行。

4.2  断路器械、接触器械中的软件配置

系统在监控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拥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员进行监控或者是运用简单的指令完成操作,在其自动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成果进行第二次的检验。系统会在操控或者实际不断的验证中记录结果。经过检验的结果显示,为了在工作中减少硬件的损害、减少出现错误出口的现象,系统需要同时具备一定的软件坚固防护和硬件及时闭锁技能,同时要拥有精准判断指令的能力,掌握通过简单文字或者是清晰语音及时纠正错误的技巧,有效提升操作过程中的正确效率和精准效能。此外,断路器在应用过程中也要具备实地操控和远程操控的功能,在远程控制失去工作能力以后,就要通过手动形式完成控制。

重要的是在完成软件的安置以后,需要不断的构建数据,充分的链接不同的数据与不同系统和软件之间的联系,如遥控性质的操作、不同内容的画面显示、不同事件的记录方式、报表等。重点需要思考的是,根据数据的不同采样点,需要在相同的状态下完成数学的整合,制作成详细的数据库。

4.3  硬件系统的功能指示

首先,微机上的保护和检测装置。此设备的主要功能特点有4个。(1)通信技能。以相关联的模块为主要依据,完成网路中的通信过程,保证在操控中不同指令和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2)保护能力。成功的保护无功效的下载以及方向性的过载,完成相对电流的保护和不同故障的排除。(3)“确诊功能”。为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故障提供诊断,监控单元保护和电动机在跳闸时的电流。(4)监控电力体系。检测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及在出现故障时的不同波形、电流等,并及时记录为整合和调试维修提供依据。

其次,电力仪表的功能具体如下。(1)可以为完成系统的设定,提供有力的依据。(2)对开关位置的运行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和监管。(3)对电流及电压进行合理的设置和安排,对在互感器内的电流比例进行合理的规划。(4)调试通信模块,完成通信形式的设定。(5)对开关进行远程的操控,保证开关在应用过程中的有效分合。(6)同时显示多个测量的数据,完成不同信息的快速访问实现效率的提升。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工管理的压力。现实中电力的不可或缺,而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等新型科技管理手段,来进一步实现供配电系统的合理分配、管理和实时监测调度,合理分配电能,促进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张书锋.供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升级问题之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20):168.

[2] 洪振峰.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J].民营科技,2017(3):58.

[3] 张飞.煤矿供电系统自动化设计及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16(19):91~93.

猜你喜欢

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试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