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字是啥时候出现的
2020-08-16
周末,闹闹难得睡了个懒觉,起来后正在准备汉字社的资料,妈妈来催他吃饭。看到闹闹画的“陶”字,妈妈觉得好玩,“这是甲骨文吗?咱们餐桌上早不用陶器了,你写个甲骨文的‘瓷字贴在橱柜上,让我们家的瓷器也有点古风!”
闹闹还没有说话,闹闹爸爸噗嗤一声笑了,“拜托,你有点文化好不好!瓷器的制造工艺到东汉末年才成熟,商朝根本没有瓷器,又怎么会有甲骨文的‘瓷字啊!”
妈妈不服,“上回咱家装修,不是连浴盆、橱柜都查到了甲骨文,怎么会没有‘瓷字?”闹闹也不敢肯定,赶快查了一下,果然,“瓷”字甲骨文、金文都没有,《说文解字》虽然是东汉的书,也没有“瓷”字,后来的“新附字”才有了这个字呢。闹闹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你虽然有点傻,但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就是汉字反映了古代的物质文明程度,每一个汉字都有时代的特征!”
妈妈不乐意了,“什么,我傻?”闹闹忙说:“你聪明!我就给你写个‘瓷字的篆文吧,写楷书也行。”
闹闹爸爸来了兴趣,“铁器是战国时代才兴盛的,这么说来甲骨文里应该也没有‘铁字吧?”闹闹查完连连点头,“真的!甲骨文和金文都没有‘鐵字,篆文才有呢!”
爸爸对自己佩服得五体投地。妈妈也觉得很有意思,目光在全家转了一圈,说道:“镜子的‘镜字!你查查,最初人们是用什么照镜子的。”
爸爸马上说:“古代用铜做镜子!商朝有青铜器,应该会做镜子吧?”妈妈立刻反驳:“不对,镜子可不是青铜器!”两个人正在争论,闹闹已经完成了资料的查询:“别吵了!来看吧,最早的人是用盆里的水来照镜子的!”
原来,这个字不是“镜”字,而是“监”字。
爸爸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回事?”
闹闹解释:“喏,这个‘监字就是最早的‘照镜子:甲骨文相当于水盆旁边一个人在睁大眼睛看(见),表示盛水为镜,自我审视。后来有了金属镜子,这个字变成了‘鉴定的‘鉴字,金文这样,‘金字在左上方。”
爸爸妈妈明白了:“原来这‘鉴字和‘监字最早是一个字啊!”
闹闹挺得意,“是啊,要不是我身为汉字社社长,还找不到最早的镜子是个啥呢。”
“那‘镜字是不是没有甲骨文?”
闹闹拍拍妈妈的肩膀,“老妈你进步快!‘镜字没有甲骨文和金文,只有小篆,跟现在的‘镜字已经很像很像了。”
爸爸也想进汉字社了,“汉字还可以查到器物进化的历史啊!太酷炫了!闹闹一定要好好学习,多给我和你妈扫盲啊!”
妈妈更是兴奋,把闹闹拉进了厨房,“你来看看,面和米应该是有甲骨文的,酱油和醋有没有?油和盐是什么时候进入普通人的厨房的?辣椒呢?”
闹闹赶紧完成妈妈交给的光荣任务,“‘油字最古老,在甲骨文时代就有;‘盐字甲骨文没有,金文就有了,战国时代齐国已经有规模很大的晒盐场;‘酱,甲骨文表示放在盛器里的豆麦等食物,加肉加酒发酵成的糊状营养食品,可不是你现在用的酱油;‘醋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没有,小篆才有,应该比酱出现得晚。”
爸爸也进了厨房,“我听说茶是唐朝的普通百姓喝不起的,所以秦朝和汉朝应该没有‘茶字吧?”
闹闹立刻查出来,“爸爸你真是天才儿童,‘茶字连小篆都没有!隶书、楷书才有‘茶字!”
妈妈感叹:“学汉字,‘涨姿势,快吃了饭去准备你的汉字社资料吧!”
闹闹眉飞色舞地回答:“我今天就讲汉字的物质文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