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复杂结构混凝土模板验收合格率的措施

2020-08-16韩俊杰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错台周转扣件

韩俊杰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大中型水工建筑物属于技术密集型工程,结构复杂、尺寸较大、厚薄不均、结构分层较多、外形极不规则,如泵站的泵室、进出水流道、泵站空箱侧墙、水电站的蜗壳、大坝溢流面等,这类工程对施工标准及施工技术有较高的要求,施工难度大。混凝土施工是重点和难点,混凝土模板施工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模板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目前复杂结构混凝土施工中常存在的问题有蜂窝、麻面、孔洞、漏筋、拼缝不严、出现错台等。本文以工程实践为例,阐述复杂结构混凝土模板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要因分析找出对应措施,解决了复杂结构混凝土模板验收合格率低的难题。

1 工程概况

白洋淀引黄大树刘泵站工程位于引黄入冀补淀渠道末端,十二孔闸下游70m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泵站及自流涵闸、上下游防护、闸室改建、渠道防护、清污闸和管理房等。大树刘泵站设计引水流量为30m3/s,当白洋淀内水位低于6.0m时,引黄水通过涵闸自流入淀30m3/s,白洋淀淀内水位高于7.0m时,引白洋淀水灌溉,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年补淀水量2.0亿m3。

2 施工情况

大树刘泵站主体混凝土工程分为底板、竖墙混凝土、泵站流道、泵室、泵站空箱侧墙及顶板混凝土单元工程,以上各部位均采用异型钢模板、组装模板、木模板、钢模板。对于各层中较复杂的部位,立模与绑扎钢筋占用的时间比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长得多,所以模板施工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泵站各部位混凝土施工难点在于模板的支立,尤其是流道、泵室部分,混凝土结构复杂,外观控制难度很大。由于施工工艺复杂,支模占用时间较长,模板一次验收合格率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

通过对已经施工完成的泵站底板和高程-0.55~2.15m竖墙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缝处理、模板制作及安装、钢筋制作及安装、预埋件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外观质量检查6个施工工序进行质量评定和统计得出,模板制作及安装是影响混凝土工程质量评定的主要工序。

3 要因分析

3.1 原因分析

为了能准确地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做到抓住主要矛盾,对症下药,尽快解决混凝土模板的制作及安装问题,提高混凝土模板的一次验收合格率,对已经施工完成的泵站底板、高程-0.55~2.15m竖墙混凝土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并归纳整理,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混凝土模板施工质量问题统计

由表1可知:造成混凝土模板验收合格率低的原因有8个:ⓐ相邻两板面错台偏差;ⓑ轴线位置偏差;ⓒ结构物边线与设计边线偏差;ⓓ局部平整度偏差;ⓔ垂直度偏差;ⓕ板面缝隙偏差;ⓖ结构物水平断面内部尺寸偏差;ⓗ结构断面尺寸偏差。其中,模板“相邻两板面错台偏差”影响频率为43%,是影响混凝土工程模板一次验收合格率的问题症结。

3.2 要因确认

针对模板相邻两板面极易出现错台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找出了产生质量问题的7个末端因素:模板周转次数多、方案编制不详细、模板支立不规范、班前培训不到位、模板组合扣件布置不均匀、奖罚制度未落实、监督检查不到位。以下逐一进行分析论证。

3.2.1 模板周转次数多

通过现场调查,发现模板拼缝存在接缝位置不平顺、不紧密、翘曲、移位等问题。询问材料管理人员后得知,周转次数过多的模板进行集中维修后仍出现拼缝错台。结论:要因。

3.2.2 方案编制不详细

对编制的混凝土模板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查阅,方案中对模板支设的做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方案编制对关键症结没有产生影响。结论:非要因。

3.2.3 模板支立不规范

现场详细检查模板架体和支撑,个别人员没有按照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施工,发现个别组合扣件松动,使用后模板接缝处有变形,没有及时修理,直接支设模板,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极易产生错台、平整度不够,该末端因素对关键症结有较大影响。结论:要因。

3.2.4 班前培训不到位

项目部要求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进行班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检查项目部人员的培训记录,资料记录作业的12人培训成绩的合格率达到100%,该末端因素对关键症结没有产生影响。结论:非要因。

3.2.5 模板组合扣件布置不均匀

现场对组合扣件进行随机检查,拼装模板组合扣件基本与理论安装数量一致,模板150mm边不少于4个,四角均有对应加固点,拼装模板组合扣件不均匀对相邻板面错台影响甚微。结论:非要因。

3.2.6 奖罚制度未落实

查阅有关的现场检查记录和奖惩记录,项目部对操作班组制定了详细的奖惩制度,对现场管理人员提出的整改意见没有落实到位的人员,项目部作出了相应的处罚,对作业成绩突出的人员进行了个人奖励。结论:非要因。

3.2.7 监督检查不到位

模板支设现场全程监督施工人员的操作过程,同时对拼接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均在规范允许的偏差范围内,现场模板支立不存在漏检现象,该末端因素对关键症结影响不大。结论:非要因。

4 制定对策

通过对7个末端因素逐个进行分析、论证,最终确定了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模板周转次数多;第二是模板支立不规范。针对分析出的两条要因逐条制定了对策和措施。

4.1 严格控制模板周转次数

针对模板周转次数多,模板的刚度和平整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问题,项目部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的模板全部进行排查,严格控制模板质量,模板在使用前其平整度及刚度要满足施工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模板进行替换,同时制定内容详细的模板周转记录,明确模板使用部位、使用时间、打磨保养时间、记录人等,确保模板的周转记录明确,以便更好地掌握现场模板使用情况。

4.2 重新制定模板支立技术方案

为了减少模板错台,重新制定了模板支立技术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最终架体和支撑均达到技术方案要求,交底率100%。根据图纸尺寸进行计算机画图排版,确保模板长边拼缝在一条直线上,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排版图进行施工。模板提前拼装成6m×3m的规格,采用10号槽钢、φ48钢管支立加固,并且每两相邻模板拼缝位于10号槽钢长方向中部,且在一条直线上,用吊车运至模板支立处配合加固。

5 效果检查

为验证改进措施后复杂结构混凝土模板质量控制效果,对后续施工的泵站主体模板进行了现场检查及施工质量过程资料评定,检查418点,缺陷点数9个,合格率达97.8%。模板验收合格率由原来的88% 提高到97.8%,混凝土工程模板一次验收合格率大幅提升,这说明对策实施后效果良好,到达了预期的目标,具体见表2。

表2 混凝土模板施工质量问题统计

6 结 语

针对白洋淀引黄大树刘泵站混凝土结构复杂、模板支立困难、外观质量难以保证、模板验收合格率低的情况,通过严格控制模板周转次数和重新制定模板支立技术方案,解决了复杂外形结构混凝土模板验收合格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减少了返工的工作量,同时也提升了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工程质量,节约了成本,还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其他复杂结构混凝土模板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欢

错台周转扣件
传统混凝土路面破损程度对车辆动荷载的影响
关于压缩货车周转时间的探讨
科隆蛋扣件力学特性分析
一种改进的LBP特征实现铁路扣件识别
盾构机到达阶段管片上浮形成机理及控制研究
基于SolidWorks周转轮系装配与运动仿真
大兴安岭林区公路桥头跳车成因分析及防治技术
非均布荷载下扣件式脚手架的随机缺陷稳定分析
同步注浆既有纵缝错台管片错台量三维有限元分析
谐振式浮轨扣件的安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