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汽修一体化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初探

2020-08-15石江海

商情 2020年34期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网络空间互联网+

石江海

【摘要】在行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可能会遇到瓶颈,发达的网络资源可以为教学发展提供强力支持,“互联网+”模式科学应用于中职汽修课堂教学,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专业技能,有效促进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成效。作者就“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一体化课的现状进行阐述和浅析,初探其改革的大致方向,旨在改善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更好适应汽车行业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  一体化课程  教学改革  网络空间

近些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汽修行业人才需求缺口急剧加大,同时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有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从而也给开设有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的职业院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我们中职学校更应结合当前市场需求以及如今汽车制造与检修实训课现状,依托“互联网+”教学背景,激发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丰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探索出一套与行业贴切而高效的教学方法, 以此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就业新趋势。

一、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现状及问题

1.本专业学生存在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笔者所接触的中职学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班级男生占绝对优势。在这些孩子中,绝大多数选择这个专业是对汽车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表现出对本专业真心的喜欢,同时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有其优点,例如动手能力比较强、活动参与兴趣高、业余爱好比较丰富等等。但是他们的个性心理存在明显不足:意志薄弱,不思进取;信心不足,自卑有余。

2.对互联网有着浓厚的兴趣。如今我们职业院校的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世界里,手机、电脑、网络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数字化是绝大多数孩子的生活方式。孩子们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兴趣习惯等与多年前的学生有着极大的差异。那么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应随之发生改变,才能让孩子们学得更轻松,更深入。

3.教与学双方的主观体验都有待提高。课堂上,高新互联网科技如:3D动画、仿真软件等没能很好融入课堂,导致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费劲,最终在教学中使双方都感觉比较“枯燥”。

二、当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思维

所谓互联网教学思维,是指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环境下,对整个教学生态系统进行重装的一种变革性思维。而我们身处教育一线的同志们,在面对“互联网+”教育的“大风”刮起来时,不要寄希望于自己被吹着跑,而要适应新形势、革新思路,让自己也能慢慢地飞起来,尽快适应“互联网+”教育新时代。如此说来仿佛非常之轻松,其实则不然,如果要组织好“互联网下的教学”我们面临哪些问题呢?

1.互联网技术在教育工作中应用还处于起始阶段。当前多数教师和学生对于大数据的认识还处于初始阶段,在线教育、慕课、翻转课堂、云端教学等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中職学校对实训软件,仿真软件,实训评测软件等的开发能力还相对薄弱,学生自觉学习能力欠佳,因而“互联网+”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加快学习和适应。

2.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还需进一步完善。在诸多互联网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到:微课的导入,利用多媒体进行示范操作教学,通过电子书包进行答疑解惑,都能让孩子们更快更好的巩固知识,掌握技能,获得全面提升。但我们当下课堂设备设施如:多媒体配套教室,互联网电子白板,专业知识查询平台,互联网教学平台等等配套还不够完善,暂时还不能将互联网运用到每一堂课。

三、基于“互联网 +”环境的教学改革

“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利用好优质学习资源,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模式,革新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优质资源进行学习的素养,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岗位不断变化的能力等等都是我们当前所思考的问题。在专业一体化课程中,如何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与资源产物,实现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我大致想到如下几方面:

1.开辟网络学习空间,提高孩子们的自学能力。网络学习空间使每个管理者、教师、学生基本实现每人拥有一个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和环境,把信息技术和教学融为一体。网络学习空间是当今教学探索的重要领域,实现教师跨校际、跨城乡、跨区域的网上教研研修,快速有效的提升教师水平,实现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优质学习资源师生共享,快速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2.基于“互联网+”教学环境,建立适合本校学生汽修专业实践课程的考评系统。由此我们可以借鉴项目驱动法的教学质量评价过程,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及其表现、学生之间的自评、互评、教师的评价等多元评价融为一体,多方位对学生专业课程实训成绩进行考核,然后进行综合计算成绩,使教学、考核、评价综合体现,为学生定制一套科学的实训课程考评系统, 做到在学习中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开展学习,最终让本专业学生能更好的与企业接轨。

3.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中,模拟专业工作环境布置实践课程场地,充分利用互联网,利用好仿真实训软件、专业设计软件,专业制图软件等增加学生对专业技能需求的认识,尽量还原实际工作环境进行实训,逐步做到“项目驱动、校企对接、工学结合”的教学目标, 让孩子们的实训过程无限接近工作模式 。尽量贴合企业的人才衡量标准。

总的说来,在“互联网+ ”背景下实施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能促使学生通过新的学习软件、电子实训室、网络等形式来获取更多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也能促使其以合作的形式去解决实训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而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综合能力。我坚信:更多、更新颖的教育资源、教育平台和教育模式一定会飞快涌现到我们跟前。但最终一体化课程的开放与坚守,都应服务于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与就业。

参考文献:

[1]劳俊元.高职汽修专业实践教学策略初探.科技信息,2013(1):322,347.

[2]郭媛.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举例[J].中国新通信,2016,18(22):132.

[3]管文军.汽修专业课程应用微视频辅助教学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7(19):161-162.

[4]王子琪.信息化技术在光电传感器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8):86.

猜你喜欢

一体化课程网络空间互联网+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
一体化课程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浅谈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设计
浅谈一体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技工院校礼仪课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