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实践探索
——以岳阳市某老年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2020-08-15李卫平易凌云刘江虹周晶晶
李卫平 米 明 易凌云 刘江虹 周晶晶
(1.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医学部,湖南 岳阳 414000;2.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 年末,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 万人,占总人口的17.9%,预计到2050 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4 亿[1],出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目前我国至少患一种常见慢性病的老年人占比为50.75%,失能半失能老人达4063 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2],需要提供照料的老人群体逐步增大[3]。2018 年我国养老服务机构与设施共16.38 万个,床位总数只有746.3 万张[4]。调查显示,老年人更加希望在家中养老、社区养老,老年人对医生的依赖和需求更高,养老需求呈现高、精、准发展趋势[5]。2019 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市场机制,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与医疗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医养结合的基础[6]。本研究立足城市社区基层,以初步实施了“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岳阳市某老年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探讨“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设计及实践对策。
1 “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和服务模式设计
为了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岳阳市某老年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老年服务公司)设计并推行了“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及服务模式。
1.1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平台设计
老年服务公司能容纳400-600 位老人入住,原有模式是面对全市家庭,为入住的自理、部分自理及完全不能自理老人提供社会化专业养老服务,按服务等级收取费用。响应国家医养结合的发展要求,2018 年该公司按照如下方式建立了新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
开发社区养老的互联网+管理平台,以社区为核心,依据老人居住地所属社区对老人进行划片管理。该平台组成包括:智能手机APP 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基础数据库三部分。功能模块主要有:个人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个人健康数据管理模块和养老服务需求管理模块[7-8]。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为老人制作一卡通(老人保健、就医、社区养老服务通用),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数据即时动态管理与跟进。老人凭一卡通登陆,养老中心为60 岁及以上老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有专任医生负责老人的健康管理,每季度为老人进行一次健康评估,日常为老人提供生活保健、用药及医疗指导等便捷服务。
1.2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设计
“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主要为下列四种。
模式一:互联网+居家(针对自理的老人)。即老人居家养老,用一卡通登陆数据平台上传疾病治疗与保健信息,由老年服务公司专属主管医生建立健康档案并动态跟踪。
模式二:互联网+居家+老年服务公司(针对身患多种疾病生活能自理但是需要重点关注病情变化的老人及部分自理的老人)。即老人办理一卡通,随时自由选择居家或在老年服务公司养老,老人可以晚上住家白天住老年服务公司,由他们提供日常照护与保健医疗服务。
模式三:互联网+老年服务公司(针对部分自理及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即老人住在老年服务公司,公司提供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及健康档案动态跟踪服务,老人享受日常养老照护又能随时得到疾病的保健与治疗服务。
模式四:互联网+老年服务公司+结对大医疗机构(针对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即老人住在老年服务公司,有专业技术人员照护并提供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若病情严重可以随时享受上级医疗机构的服务,病情稳定即可返回照护治疗。
2 “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养老实施效果
老年服务公司2018 年“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正式运行,公司分别于2017、2018年对提供养老服务随机抽查的100 位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比情况如图1。
图1 2017、2018 年养老服务满意率对比图
调查问卷围绕医养结合养老的日间与全程照护,健康管理,在线、治疗、转诊及跟踪服务,家属联系等服务热点问题展开,重点研究“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养老信息及时沟通、疾病治疗与转诊、服务质量、服务跟进等难点问题。数据统计显示,实施“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促进了养老服务机构的个性化、动态化、信息化管理,明显提高了老人与老人家庭对养老服务的满意率,较好地满足了老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并享受医养结合服务的心理需求。
3 “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四种模式比较分析
“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四种模式通过前期运作,其特点分析如表1。
4 “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推进对策
4.1 建立健全医养结合体制机制
一是制定养老法律法规,建立医养结合监督体系。首先,立法先行,学习国外经验,国家配套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我国老年照护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及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实现医养结合的可持续发展[9]。其次,建立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搭建养老等级评价标准、长期照护项目服务标准。明确责任与职责,运用合格评定、监督抽查、定期发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考核信息等手段,做好养老服务信息公开、领域监督和政策指引工作,切实保证服务质量[10]。二是构建养老体系。首先,加大政府投入,构建“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社会养老体系,合理分担医养结合成本。将政府、社会、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保险、慈善、学校、家庭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激发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以跨部门协同、利益分享、责任共担、资源整合等机制提升社会养老水平。其次,通过制度保障、政策扶持、拓宽养老服务投融资渠道等方法,支持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加大养老服务创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整合资源推动养老服务创新发展[11]。逐步实现医养结合相关部门服务供给的无缝对接与分工合作,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三是加大人才培养,为养老市场提供技术支撑。首先,响应国家高职百万扩招政策,引导和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下岗职工、农民工、退伍军人等社会人员招生,加快、加大对老年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中医保健、家政服务(老年服务方向)、社区康复(老年康复方向)和心理学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充分利用职业培训制度,面向下岗职工、农民工、再就业人员开展“养老护理员”“老年照护”“失智老人照护”等职业资格证的非学历教育,强化技能操作培训,积极拓展养老人才的数量;建立、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同步提高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通过增大行业吸引力扩展人才队伍。其次,把养老护理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列入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目录当中,扩大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养老护理及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落实相应的教育补贴、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养老服务“留住人”“吸引人”的长效机制,鼓励医药院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四是夯实基础,促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国家养老服务设施分区、分级规划建设要求,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纳入建设规划。加大对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及社区其它医疗机构的建设投入,按就近方便、功能配套、小型多样的方式,加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及敬老院的改造建设,加大医疗护理、康复辅具、文体娱乐、衣食餐饮等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夯实社区居家养老的基础条件。
表1 “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四种模式特点对比表
4.2 落实政策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快速发展
一是推进养老机构的建设。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通过简化医疗养护服务机构建设的审批及异地就医联网手续,设立专门的补贴制度等措施推进养老机构的建设,为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建立多模式并举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灵活运用“互联网”、医疗、社会、学校、企业、志愿者等资源,推动养老机构拓宽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渠道,建立多模式并举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形成公办、公办民营、公建民营、民营等多种运营方式,以综合服务来满足养老服务的多样化需求[12]。三是盘活医疗闲置资源,继续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将部分一、二级医院(包括部分附属医院、民办医院等)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为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医院、养老院、疗养院等“医养结合”型以养老功能为主的机构。四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加强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细分养老服务中老人的的远期、近期、潜在需求,关注老人健康照料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长期性,为本土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提供养老信息和资源互联互通服务。
4.3 激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市场活力
一是完善养老设施,做好服务。对接社会需求,企业利用国家用地、税收、专项资金、设施、医疗机构对口支持等政策红利做好医养结合场地的改造与建设。二是改变养老院的传统经营方式,与民政、福利、医疗、学校、社区、健康保健、文化休闲等机构与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多模式并举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提供医疗、健康保健、文化休闲、心理抚慰等服务,丰富医养结合养老的项目和内容,提升盈利空间。三是提供生活服务。关注老年群体现实需求的层次性,统筹养老服务资源,大力发展生活援助、心理疏导、金融理财、法律咨询等服务,采用“定制式”的服务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13]。四是积极推动养老服务创新发展,将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相融合,以连锁化经营降低成本,推动养老事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五是从供需两端有效衔接,协同推进培育养老服务产品,研制老年健康产品,培育养老产业集群。为老年群体消费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健康养老服务产品,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
5 结束语
养老是社会重大民生问题,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福祉,“互联网+”的运用可以提高养老机构服务效能。本研究对接社会养老需求,设计了“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及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四种模式,针对新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医养结合体制机制、落实政策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快速发展、激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市场活力等推进对策。新模式立足基层社区,在实践中为老人及其家庭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人性化的选择,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显著提高了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为有效破解我国老龄化难题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