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研文化的建构研究
2020-08-15赵芳芳
赵芳芳
(仰恩大学,福建 泉州 362014)
大学科研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所有科研人员凝聚而成的科研精神、科研观念、科研规矩、科研习惯、科研制度等,并不断引导科研人员的科研价值观和科研行为。
一、大学科研文化的界定
1.对文化的理解。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等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人化”,是人类群体区别于自然状态的一种存在方式,文化的主体抽象的人类群体,核心与内涵是一种“价值”,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人类生活状态的集合,是人类群体对于事物的一种理解与解释,其外延包括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行为模式,及其衍生的物质、制度、行为、精神等。所以,“文化”应该是特定人类群体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模式及其衍生物。
2.大学科研文化的源流。现代大学从发源至今,走过了单一从事教学到教学科研相结合,再到从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三个阶段。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发展,引领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可以说,科学研究是科技、社会发展对大学的自然选择和历史要求,是大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学持久兴盛的不竭动力。起源阶段的欧洲古典大学,出现在中世纪后期以西欧的中世纪大学为典型代表。那时的大学主要被教会控制,其主要功能是传授经院哲学、传承神学思想、培育神学道德,大学在摆脱教会控制与争取学术独立中艰难前行。文艺复兴时期,大学逐渐摆脱教会神学的控制,萌发了开展研究的思想和精神,并逐渐开始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到了16 世纪,抗议宗教改革运动瓦解了天主教的精神统治,政教分离给大学研究自然科学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数学和天文学成为那时大学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自然科学得到了极大的进步。17、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一方面古典大学日渐衰落,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给了人们在反对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中更多的信心,对科学的探索欲越来越强烈,促使大学在变革中逐渐注意到科学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投入到科学研究中,自然科学知识第一次进入课堂。18 世纪60 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格兰传播到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发挥了空前的作用,整个欧洲社会掀起了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潮,许多大学纷纷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并上升到学校文化,出现了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践行洪堡提出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至此,大学的科研职能开始确立。同时,在探索和传播科学的科研文化的基础上,以威斯康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式大学还将社区发展需要的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主旨,将科学研究的领域从自然科学拓展到社会科学,将科研转化为服务社会,从空间上行塑和拓宽了科研文化的外延。这是大学服务地方的最早做法,这种办学理念和科研文化,与我国现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相似。
3.大学科研文化的内涵。王冀生先生认为,大学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融相生的统一体,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形成的。大学文化内化于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术品位、价值追求,外显于大学的物质条件、行为方式、制度规范。而大学科研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科研文化立足大学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科研实力,结合学术积淀、学科特色、人才队伍、服务社会方向等多种因素,打造并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科研文化,融入到大学整体文化之中。从内涵上来讲,大学科研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四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是能被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文化,是大学科研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及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大学科研文化的保障体系。精神文化是大学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和自我价值归属,是大学科研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主导大学科研文化的发展,引导科研人员对学术理想的追求和对真理的追索,支配着科研人员的科研行为、科研价值取向、科研追求,凝聚并凸显大学的特色与魅力。行为文化是科研文化的总体体现,是精神文化影响下的直接反应,也是制度文化的有力补充。大学科研文化赋予大学科研和大学独特的气质与生机,潜移暗化着大学科研人员的学术理念、学术行为和大学的学术发展方向,也是大学内涵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基石,是大学参与社会分工、展示整体形象的软实力。
二、大学科研文化的建构理念
1.坚持政治标准,坚守社会责任。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经说过:“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大学的科学研究从诞生的那天起,就被赋予了深刻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新时代我国高校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科学研究作为高校的重要使命,应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政治方向,严格恪守爱国信念,忠于国家和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持平等思想,坚守公平正义。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需要得到一定的物质条件与社会资源,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当前,科研人员通过承接科研项目而获取科研经费、大学对科研人员个体和二级学院整体的科研活动与科研成果进行科研评价来进行物质与经费的再分配,成为大学科研资源的两大分配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研活动开展与持续的基本保障。施一公、饶毅指出,研究经费分配中不以科学优劣作为关键因素、甚至存在基于关系的严重不公问题,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这些问题部分归结于文化;构建基于学术优劣来分配所有新基金的新文化,应该成为新科研系统的顶梁柱,它将培育而不再浪费中国的创造力。
3.坚持自主创新,坚守学术道德。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科学研究是艰难而且枯燥的,日复一日的重复、无路可走的焦灼、科研评价的紧逼、浮躁学风的诱惑、不良风气的侵蚀、监督机制的残缺等,提供了学术不端行为滋生的土壤。学术不端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的学术声誉,破坏学术公信力和学术规范,腐蚀科研队伍,败坏学术风气,严重阻碍创新。科学研究是高尚的、纯洁的,必须树立学术道德意识,加强学术道德自律和监督,严厉惩治学术道德失信行为,引导科研人员做高尚学术道德的坚定守护者,坚守学术道德,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
4.坚持文化传承,坚守教育使命。大学是知识荟萃之地,引领着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既是文化创新的聚集地,也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与转化,吐故纳新,使其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注入大学精神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育人活动,引领师生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引领者,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引导师生研究高深学问、关心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开发新技术、促进新理论,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大学科研文化的建构策略
芭芭拉·韦布博士说:“使‘阿波罗登月’成功的关键决非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合作,是来自一种整体的、跨领域跨国界的智慧大集中,最终成功地将分散和独立的成果组合成完整的科学结晶。”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单打独斗、闭门造车早已无法推开科研的大门,唯有团队合作、交叉融合才能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当前,我国大学在各种制度体制的作用下,多元的思想观念交集和碰撞,科研活动的创新性、合作性、延续性越来越受到挑战,甚至出现了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充分利用学术资源,规范科研行为,推动科研制度规范化,活跃科研思路,开阔科研视野,建立健康有活力的科研文化,是大学科研文化构建的基本策略。
1.做好顶层设计,厘清科研文化建设的主线。设计大学科研文化建设路径,应从全局出发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大学科研文化的推动力不仅来自“官方”的科研管理部门,还应包括“民间”的学术组织,比如大学的社会科学联合会、科学技术学会、各种学会和协会等。大学科研文化是大学的“软实力”,具有一定的“隐形性”。大学文化建设的是一种价值体系,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党委、党总支、基层党支部都应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应该主动参与和承担建设大学科研文化方向的重要任务。大学科研文化具有内隐性,大学科研文化建设具有恒久性,大学和大学科研工作者都应将建设兼具科学真理和人文情怀的科研文化作为大学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与创新的连续性和长期性的根本保证。
2.主动服务社会需求,追求大学科研文化的人文情怀。大学科研文化建设不仅要符合国家宏观科学文化的定位,还要关注地方政府对科研的个性化需求;既要基于大学自身的科研特色,还应该在充分考虑大学科研人员需求的基础上,创建一种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科研文化模式。大学科研文化要激发广大科研人员投身科研,激发科研人员钻研学术的内在动力和热情,使大学科研和科研人员的价值目标追求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性”。
3.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建立科研援助体系。目前,各大学都建有完备的科研管理体系,管理、监督、评价为主,辅以少量的服务功能。科研人员在开展专业研究的同时,从项目申请、社会调查、中期检查和结题鉴定、经费使用、成果发表等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繁复的表格填写、行政程序办理、人际关系梳理等与科研无直接关系的杂务。一些资历尚浅的科研人员,在选题、撰写申请书等方面欠缺经验,可能多次申请杳无音信,严重打消积极性。科研援助体系由学校设立的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学术研究的专门机构体系,帮助和指导科研人员解决科研以及相关方面的困难,提高科研效率。科研援助体系吸纳科研经历丰富的“大前辈”组成,比如:校内在职或已退休的学者,行业、企业从业经历的实践者,政府、科研院所中有相关管理或者规划经验的专家,科研管理或科研经费管理部门中经验丰富的专门管理人员等,也应充分发挥学校科学技术协会、社会科学联合会、教授协会等作用。
4.重视科研团队文化建设,构建包容并蓄的科研环境。科研团队是大学科研活动的基层组织,科研团队文化建设是在团队组建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培育出来的团队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与目标、学术规范与行为准则。一是科研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是理念,价值观、名利观决定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发展潜力。二是核心之一是团队成员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相互包容,在学术方向、成长空间等方面错位发展,合理分配团队建设资源,加强科研人文关怀,关心科研团队成员的学术成长。三是团队要有一定的职权,在学校制度框架内,形成适应团队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规范团队行为,激发团队成员积极性。四是学校进一步简政放权,在学术活动、经费使用、社会调查等方面给予团队和团队负责人更大的自主权。五是营造宽容的团队建设文化。在团队形成前期,鼓励相近的研究团队先组成虚拟或松散的团队,形成由几个教授和副教授组成一个松散的团队,围绕着一个方向共同攻关,以增加他们在国内学术环境下的学术竞争力,也增加学校在某个方向上的学术成就。
5.重构科研评价体系,回归大学科研本分。近年来,因为各种因素,大学科研和大学科研人员已经成为各种评审、排名的主要指标和主要对象,大学不再是象牙塔,大学教师甚至自嘲“青椒工”、“工蜂”。大学科研人员大多数都是“双肩挑”,第一身份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申报课题、发表论文,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成为考核大学教师的重要指标,可是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评价方式的单一、苛刻、评价结果的严格直接威胁大学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给大学教师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大学科研文化受到挑战。
虽然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但是人才培养才是大学的根本职能,大学的科研活动和科研评价不能脱离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使命,这是大学与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的本质区别。科研评价体系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政府、社会对大学的评价;政府、社会对大学科研人员的评价;大学对校内科研单位的评价;大学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在重构评价体系中,应掌握以下三点:一是人才培养是第一任务。不管是大学、还是大学科研人员,都肩负育人的职责,科研育人的职能和效果应该作为科研评价的重要指标。二是提升质量是重要导向。我国论文发表的数量、专利授权的数量、科研项目的数量、科研经费投入的数量等等早已是世界大国,可是质量堪忧,高水平论文占比、专利转化率、科研成果转化率亟待提高,甚至论文抄袭、专利非正常申请、科研经费套现等学术底线一再触碰,“质量”和“创新”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发展方向。三是特色创新是发展方向。每所大学都有不同的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方向,因此,科研评价体系不能千校一面,应该根据每所大学的定位和发展阶段实行一校一策。科研人员的学科、研究方向不同,研究形式、研究进程、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差异性也很大,要求所有研究人员都取得同一级别的课题、同样数额的研究经费、发表同一级别的论文显然有些不合宜。如果从科研评价体系的设计就秉持严谨、系统、实事求是的态度,大学科研文化也许将回归其本源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