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览

2020-08-15

中国石化 2020年7期
关键词:能源

【资讯】

7月15日,欧佩克+集团达成了协议,将减产指标从每天970万桶减少到8月开始的每天770万桶。(网络供图)

IEA上调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但前景不容乐观

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发布的7月《石油市场报告》中上调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但警告称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可能给全球石油需求前景带来威胁。

IEA在7月月报中预估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平均将为9210万桶/日,较上月预测数字上调40万桶/日,主要因为第二季度需求降幅低于市场预期。

IEA表示:“尽管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已经有所改善,但美国、巴西和印度等国家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激增提醒我们,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石油市场前景无疑仍面临下行风险。”

IEA预计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较2019年低约260万桶/日,其中约四分之三降幅来自煤油和航煤需求。

【数字】

770万桶/日

在7月15日举行的欧佩克+机制能源部长会议上,欧佩克和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一致同意,自8月开始进入原油减产协议第二阶段,约20个产油国将会共同执行770万桶/日的减产规模。

9900亿元

7月14日,川渝两地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正式签订《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将共同推进20个重大能源项目,总投资近9900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投资超4000亿元。

8亿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提升计划(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区域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量8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1.5亿吨。

220亿美元

6月30日,壳牌发布消息称,今年二季度将减记150亿~220亿美元的资产价值。

高层声音

应急管理部:加快危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

7月7日,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作视频推进会,要求加快危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

会议强调,要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全力推动系统建设。一是要加快企业联网。按照全部接入重大危险源的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按时完成。二是要坚持建用并行。三是要注重技术创新。紧抓“智慧应急”建设和5G、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不断提高监测联网驾驭能力。四是要做好运维保障。

会议要求,7月底前完成省级系统升级,8月底前督促企业完成监测监控系统改造,11月底前各地完成建设任务。

清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发布

7月1日,财政部发布《清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的通知,指出使用专项资金对煤层气(煤矿瓦斯)、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给予奖补,按照“多增多补”的原则分配。《办法》指出,超过上年开采利用量的,按照超额程度给予梯级奖补;未达到上年开采利用量的,按照未达标程度扣减奖补资金;对取暖季生产的非常规天然气增量部分,按照“冬增冬补”原则给予奖补。清洁能源专项资金实施期限为2020年至2024年,到期后按照规定程序申请延续。

国内资讯

我国将组织开展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将选择一批产业园区开展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推动绿色产业集聚、提升绿色产业竞争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打造运营服务平台、完善政策体制机制,培育形成绿色产业发展新动能。

浙江石化获批油品非国营贸易出口权

7月7日,国家商务部批复赋予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资格,浙江石化成为除五大央企之外首个获得成品油出口权的公司。这是商务部首次对油品出口实行非国营贸易管理,是主动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同时,浙江石化成品油出口资质获批,是我国成品油市场改革的重大尝试,必将带动整个能源市场改革加速推进,极大提振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对中国持续扩大改革开放的信心。

全球首创柴油吸附分离技术实现成功应用

7月9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中国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全球首创首套柴油吸附分离技术在山东滨州实现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基于“分子工程”理念开发的柴油吸附分离技术推广应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国际资讯

沙特和科威特重启中立油田

日前,科威特石油部表示,科威特和沙特共同拥有的Wafra油田在停工5年后,7月初恢复了原油生产;另一块共享油田Khafji在停产一个月后,于7月1日恢复生产。Wafra和Khafji油田位于两国边界的中立区。预计到2020年底,Wafra油田产量增至14.5万桶/日,Khafji油田产量达到17.5万桶/日。

美国原油定价体系遭遇挑战

自WTI原油期货价格4月首次出现负值以来,美国原油市场呼吁“制定新价格基准”的声音越来越高。6月末,全球两大能源研究机构标普全球普氏和阿格斯,分别推出了不同计价方法的基于墨西哥湾沿岸原油出口的新价格评估指数。业界普遍认为,这将给美国传统内陆体系的WTI带来极大挑战和冲击。

《欧盟氢能战略》公布

当地时间7月8日,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蒂莫曼斯牵头正式对外公布了酝酿已久的《欧盟氢能战略》。为保证该战略的实施,欧盟计划未来十年内向氢能产业投入57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56万亿元)。其中,1450亿欧元以税收优惠、碳许可证优惠、财政补贴等形式惠及相关氢能企业,剩余的4300亿欧元将直接投入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氢能基建的具体规划是:2030年前,投入240亿~420亿欧元用于绿氢电解设施的建设,2200亿~3400亿欧元用于增建80吉瓦~120吉瓦的风光发电。

重庆石油提速重点项目建设,6月下旬实现黔江麻旺油库、永川双石油库“双投营”。图为永川双石油库首车发油。周高利 摄

国内油品管理市场化进程稳步推进

7月3日,商务部发布通知,为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国务院有关石油成品油流通管理“放管服”改革工作的要求,决定废止《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这是“放管服”改革新政的延续,其意义在于,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能够获得原油及成品油的销售及仓储资质,更多的民营企业将参与其中,国内原油及成品油向市场化稳健迈进。

政府连续出台的深化改革开放措施,为石油市场创造了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和准入门槛。明确定位未来中国市场发展方向,也是当前中国市场从成本驱动型转向消费驱动型的必然发展所需。参与企业增多,有利于增强市场活力,更加激发市场的竞争局面,市场参与者将重视自身配套服务,优化贸易流程,催生新型贸易方式,从而使成品油市场的发展格局迎来新的变化。

【观点】

“当前过低的油气价格对投资和生产意愿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这将对未来供应能力的保障造成风险。”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指出,疫情造成的产业链供应链冲击,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考虑经济效益同时,更多追求产业安全自主可控,并以此作为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标准,最终不利于全球能源资源投资和市场优化。

华东石油局针对苏北油田兴北区块为极复杂断块稠油底水油藏,开展了兴北1平1井二氧化碳复合吞吐+新型降黏剂试验,应用后降水增油效果显著。图为泰州采油厂草舍班站职工在配气阀组前开注气闸门。沈志军 摄

“未来油气勘探需要新技术、新材料、智能信息化等跨界融合,同时需要加大海洋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力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学家康玉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应围绕2020~2035年国家油气勘探的需求,聚焦战略目标,突出攻关的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以跨界融合形成颠覆性的技术,从而掌握战略领域核心关键技术。

“民营炼厂获得出口配额,可以充分发挥既有产能,加快我国石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湘平表示,当前优势民营炼油企业已取得成熟的成品油出口经验,让具备条件的民营炼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将成为国家能源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方式和政策公平的重要体现。

“国家应尽快建立一套先进的天然气开发利用安全监控与保障体系,确保天然气在钻探、开采、长距离管道运输、储存储备、网络输配及终端使用等各环节的安全可靠性,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天然气重特大安全事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高德利建议,国家通过政策引导甚至行政推动,以现有国家油气集团公司的相关技术和人力资源为基础,通过股份制重组等模式,并参考国际著名的油气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在业务经营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油气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并允许有两个以上的独立法人企业同时存在,以保持油气工程技术市场的竞争活力。

“我国天然气输配价格仍居高不下,解决天然气输配环节的矛盾,成为当前理顺天然气价格的必然选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殷建平建议,应成立专门且相对独立的天然气监管机构,使天然气价格监管工作免受多方势力牵扯,从而保证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微博】

@Monlyn-27

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使得能源安全问题成为热点,中东油库的产量增加了不确定性,化石能源能否加快退出供给链条成为疑问。疫情对于化石能源的影响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可能是短时的,但同时加速人们对可再生或替代能源的关注。我国对于可再生及替代能源的研究不能够停止,只有技术在国际上领先,才能拥有生态保护及能源利用的话语权。

@掌印给事中

近年来,美国一直想为自己的页岩气寻找市场。不过,由于运输路途遥远,美国液化天然气在欧洲市场的价格远高于俄罗斯天然气。

@莫于世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多数不可再生能源将加快退出历史舞台。化石、煤炭等传统能源不仅不可再生,而且会对环境造成难以消除的影响,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既可再生又兼顾环保。能源转型既是国家的大决策,也需要国民坚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清洁能源,坚持低碳环保生活,更需要相关企业发展相关科技手段。

猜你喜欢

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中国一重新能源
我家换了绿色能源车
最早的能源利用
能源革命已经到来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我们消耗很多能源
《能源》订阅广告
能源转型攻坚战怎么打
剑桥能源周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