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对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意义
——以《桥边的老人》教学为例
2020-08-15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
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 肖 熹
一、深度学习的课堂特征
所谓深度学习,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具挑战性的教学难点,教师既不能因学生理解困难而越俎代庖地“详细解读”,也不能因“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而将自己置于教学活动之外。
教师组织教学,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对象,教学任务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动学生的主观感受和理性思考,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深入探究文本的课堂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积极思考、挑战克服知识难点,深刻理解文本知识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遵循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努力尝试在《桥边的老人》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呈现师生共同探究文本的课堂 活动。
二、课堂学习陷入浅层阅读的误区表现
《桥边的老人》选自选修课本《外国小说欣赏》,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全文不足二千字,主要以浮桥、逃难的人群为背景,以侦察兵“我”和一位孱弱的老人之间的对话为画面主题,语言简洁精炼,却富含深刻内涵、多重意蕴,是提高学生小说阅读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小说主旨不可多得的课文范例。
本课如果按照传统教法,从小说常态阅读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进行分析,情节上主要讲述了“我”作为侦察兵对于老人的劝说撤离,但老人心有牵挂,最终可能未能及时撤离,走向凶多吉少结局的内容。从情节看,本文没有传统小说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特点,学生也基本可以明确小说指向“反战”主题,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和控诉,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对战时地区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本文情节平淡,不足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反战”主题也显而易见,导致学生初读本文时会产生小说主题简单,主旨类型化的阅读鉴赏误区。
这篇学生初读时“无难点,无问题,无法产生阅读兴趣”的文章,可以尝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品读文章含义隽永的人物语言,走入人物内心精神世界,进入特殊的战时背景,从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挖掘感悟文章的深层意蕴。这样的教学过程即可引导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带动理性思考,在原有文本基础之上或纵向拓深或横向拓宽或过程延伸,使学生有机会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进一步增加广度或提升深度。
三、深入探究文本,理解文章情感价值
(一)积极思考,敢于挑战质疑
学生初步预习感知课文后,我在课堂上设置分角色朗读这一活动环节。进入对话情境后,学生明显增强了文本代入感,产生了新的思考疑惑。“战争的枪声即将响起,人们都争相涌过浮桥逃难,为何老人却不坐上最后的几辆卡车离开?”毋庸置疑,老人体力不支,疲惫不堪是重要因素。
但学生们通过进一步细品分析两人的谈话过程又引发了新的感悟理解。“我”和老人的对话初始,“我”询问老人的家乡,疲惫不堪的老人随即露出了开怀的笑容。故乡家园是每个人的根,战火即将摧毁故乡家园,老人对家园充满了留恋。学生还关注到老人的不问自答,老人主动提及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愧疚自语“只得把它们撇下了”,反复念叨“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这表明身处险境的老人始终牵挂着与之相依为命的动物,关心动物甚至超过了关心自身的安危,至此学生恍然大悟,那几只动物是老人生活的依靠,心灵的寄托,精神的支柱。直至战前最后一刻,老人最后一个离开家乡。对话内容探究至此,学生解决了难点疑惑,能够明确老人不再挪动脚步的深层原因在于:战争即将摧毁他的故乡家园和精神支柱,使他失去生存的希望和信念。因此,此刻老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二)品读语言,层层剖析内涵
孙绍振教授曾提出经典文本结构的“三个层次”理论。第一层是显性、表层的;第二层是隐形的文本潜在意脉变化、流动的过程;第三层则内涵更为深邃,涉及文体形式的规范性和开放性,还有文本的流派和风格。
1.讴歌“生命关怀”,树立情感价值观
扼杀生命的战火即将燃烧,战争的硝烟即将弥漫上空,身体孱弱、已逾古稀的老人,在垂暮之年、在自己生命岌岌可危之际,不顾自身已陷炮火险境,依然倾尽全力地关心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小动物们。远方驯顺的小动物尚且可以得到老人的牵挂关怀,但在法西斯炮火下被迫逃难的百姓却无法逃离战争的侵略摧残。老人朴实善良,富有同情心,他对生命平等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珍视,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无情的杀戮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两相对比,更凸显老人伟岸高贵的人格光辉,使学生对老人的形象立刻肃然起敬,对小说主旨产生了更深刻的感悟。
学生探究思考文章末段,继续品读意味深长的叙述语言。“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幸运”两字力透纸背,流露出无尽的悲凉。“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复活节”象征重生、拯救、希望 ,却无法阻止战争和死亡的到来。在战争杀戮面前,唤醒人性的爱与善是人类拯救自我、救赎世界的唯一出路。
文章不仅展示出战争环境下普通百姓生活的流离失所、痛苦无助,表达对战争的强烈谴责(第一层次内涵),更讴歌了人性的善和爱,传达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终极关怀。这是小说隐藏的第二层次内涵。
学生围绕课堂难点问题,品读重要语言,通过讨论探究,深度学习,引发对生命的理性思考,揭示出“生命关怀”的深刻意蕴,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控诉精神毁灭,揭示战争实质
老人满心牵挂前途未卜的小动物,在自己生死攸关之际,依然惦念动物的安危,直至最后“他木然地说,他只是在照看动物”。 老人疲惫不堪,生无可恋,不再逃亡,停留在交战双方火力交叉的危险地带,等待他的将是凶多吉少的结局。学生调动知识储备,发现老人如同“祥林嫂”式的不断倾诉,足以说明心爱的动物是老人的精神支柱,失去动物意味着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和生存的意志。“只是”二字读来令人唏嘘不已,“木然”一词更是刺痛读者的内心。仅仅是照看动物这样的要求都无法实现,可见文章不是仅停留于对法西斯战争摧毁家园和肉体生命的控诉,更挖掘揭示出战争的恐怖之处在于它对人们精神心灵世界的毁灭性的摧残。
课堂上师生共同探究重难点,挖掘出小说潜藏着的第三层次深刻内涵,将“反战”本质原因及意义做了具体呈现,展现出更为深邃的意蕴:由战争引发的对人类精神的关注和思考。
3.关注“迷惘”思想,展现悲悯情怀
课前我曾布置家庭作业,请学生收集整理作者海明威的生平资料,了解其代表的文学流派特征。令我惊喜的是,在深挖小说的三层内涵,获得挑战难题的成功体验后,学生又全身心地投入文章,试图尝试寻找海明威文学流派风格在文章的“投影”。
学生积极探究思考,发现老人最后的喃喃自语还透露出无法掌握自身命运和无力保护动物安全的无奈无助,“木然”的神情更是展现出精神的恍惚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而身为侦察兵的“我”不仅认真观察敌情,也始终关心老人的安危。“我”多次劝离但劝说失败,最终“对他毫无办法”。老人关心动物却无能为力,我关心老人也爱莫能助。根据“知人论世”的方法,再次对照文章内容后,学生获得更深的感悟,即作为“迷惘一代”代表作家,作者海明威在文章中依然潜隐地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精神救赎的渴望,使小说充满了悲悯力量。
根据孙绍振教授提出的经典文本的三个层次理论,我引导学生对《桥边的老人》进行课堂深度学习,使学生从“显”到“隐”至“潜” 地拓展了小说结构主题,挖掘其“战争与人性”的深刻意蕴,力求带领学生领略多层级结构的经典文本的艺术魅 力。
四、深度学习的意义
学生浅层阅读的广泛性问题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深度学习不仅可以改变学生浅层性阅读的现状,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乐于探究的学习品质,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经历对知识的感知与理解、抽象与移情、感悟与升华、体验与反思等活动过程,生成新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构建自己的知识情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