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文脉关联指标比较与启示*
2020-08-15徐雪芳荆昕张思乔陈姗姗
徐雪芳 荆昕 张思乔 陈姗姗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绿色建筑评价认证体系是度量建筑环境性能的标尺,引导和推动着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随着各国对生态环境、能源问题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的产业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而当前国内的绿色建筑实践呈现出重技术、轻文化的倾向,与城市文脉相脱离。诺丁汉大学蒂姆·海斯(Tim Heath)教授认为,好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不仅关注物质化的建筑实体,还要和当地的文脉相关联,除了环境文脉和物理文脉,还包括场地内的社会和经济文脉[1]。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相比2014年版融入了一些与文脉相关的评价条款,但所占权重较低,且多设置在提高与创新项。英国BREEAM评价体系是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具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力,日本近些年大力推行建筑产业绿色化,通过法规与政策引导绿色建筑的应用和推广,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CASBEE运用开发软件对项目进行评价[2]。因此,本文选择BREEAM和CASBEE两个评价标准和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提取城市、街区、建筑三个层面中的自然环境、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历史建筑及历史特色、建筑技术、民俗文化、行为心理等要素,与评价标准条款中的内容进行比照,筛选分析与文脉关联的指标评价方式及分值权重,探讨文脉要素与环境品质、绿色建筑性能的关系,研究如何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体现文脉传承,鼓励建筑地域性发展,从而为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供更多文脉参考。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概述
1.1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绿色建筑概念,随着相关实践及评价体系探索,首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于2006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实施,用于评价民用建筑建筑群或建筑单体的绿色性能。2014年经过修订,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施工管理”类指标,评价指标框架参考美国LEED标准,侧重于技术与资源的分析说明,主动式技术占据了大量比重。最新的2019年版本重新构建了评价技术指标体系,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类指标组成,体现了对人本需求的关注。
1.2 BREEAM评价标准
英国自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后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并于1990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简称BREEAM),BREEAM有英国版和国际版两个版本,用以满足英国本土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建筑评价。英国版BREEAM(UK)评价标准分为四个认证体系,分别是:BREEAM Communities,对项目前期项目建议书规划设计内容进行评价;BREEAM-NC,对新建建筑从前期到设计、建造、运营全生命周期进行评价;BREEAM In-Use,对既有建筑进行评价;BREEAM-R&FO,对改造和翻新建筑进行评价。
本文主要研究各国绿建评价体系中与文脉关联的指标权重及评价方法,故而以英国版BREEAM(UK)作为分析对象,主要研究BREEAM Communities及BREEAM-NC两大体系。
1.3 CASBEE评价标准
日本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及其产业化发展,2001年成立建筑物综合环境评价研究委员会(JBCEERC),开发了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以提供评价和划定建筑物环境性能等级的方法。评价体系针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从建筑环境质量(Q)和建筑环境负荷(L)两个方面展开评价,并引入建筑环境效率指标(BEE)。根据参评对象的规模、尺度及类别,CASBEE又拓展为住宅类建筑工具、新建建筑工具、既有建筑工具、城区与建筑工具以及城市工具等多个不同的评价工具。
本文选择2014年版CASBEE新建建筑工具(CASBEE-NC)与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从设计到建造运营阶段的文脉指标。
2 文脉关联指标筛选
2.1 文脉内涵
“文脉(Context)”一词源于语言学,用以表达事件发生的背景条件及前后逻辑关系。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者为了反对现代建筑形式的千篇一律,将“文脉”应用于建筑学领域,呼吁建筑设计尊重城市历史和传统建筑文化。文脉既是一种时代观,又是一种环境观,同时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建筑文脉既可以理解为纵向历时性发展脉络,即积淀于建筑中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特征,又表现为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横向共时性空间脉络,包含人与建筑、建筑与街区、街区与城市等多层级的秩序关系[3]。
基于既有定义,本文总结“建筑文脉”的基本内涵为建筑在历史进程及区域条件下与人、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及地域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
2.2 文脉要素层级
文脉构成要素包括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显性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隐性要素包括社会文化和人的心理行为等[4]。自然环境是指自然地理、天文气象、地质水文等。建成环境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城市、建筑物及其周围的人工环境以及由它们共同构成的各类城市空间。社会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制约和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人的心理行为是社会文化影响城市和建筑的形成、发展以及物质空间形态的中介,是城市以及建筑类型和形式的决定性因素。文脉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把地段的人文特征、空间特征与建筑特征整体阅读。建筑文脉的传承涵盖城市、街区、建筑三个层面,具体包括自然环境、城市景观、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相邻区域空间结构关系、地域材料、历史特色要素、建筑空间组织、建筑技术、人的生活方式等。
2.3 文脉关联指标
绿色建筑的目标是减少能耗和碳排放量,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与自然协调发展。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指标框架包括户外环境、土地利用、生态与景观、资源与能源、室内环境、材料、交通、管理等类别,各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分类和表达上均有所差异,评价目标的倾向以及评价方式也有所不同。将这些指标条款与不同层面文脉要素进行比照,可以筛选出与文脉关联的具体指标。
3 各标准文脉关联指标比较分析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英国BREEAM评价体系、日本CASBEE评价体系在类别框架、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上各不相同,文脉关联指标条文的分配及权重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3.1 指标体系建构
3.1.1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包括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类指标,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控制项为必须满足的条款,基础分值为400分,评分项满分600分,其中资源节约类指标满分200分,其余四类指标满分均为100分。评价指标体系中统一设置了提高与创新加分项,鼓励创新建筑技术和产品,分值100分。各类指标分值之和除以10即为项目总分,满分110分。根据得分情况将项目划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个等级。除基本级外其他三个等级的项目,每类指标还规定了最低标准,即每类指标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满分的30%。
3.1.2 BREEAM-NC评价体系
BREEAM-NC评价体系设置了管理(Man)、健康与舒适度(Hea)、能源(Ene)、运输(Tra)、水(Wat)、材料(Mat)、废弃物(Wst)、土地利用与生态(LE)、污染(Pol)九类独立评价的指标,每类指标根据具体的评价条款设置不同的分值和一级指标权重。每类指标单独打分,计算所得分值与对应类别总分值的百分比,得出该项指标的得分率。各项指标得分率乘以对应的加权系数后求和,即为建筑的整体百分率得分。评价结果满分100%,根据不同得分将建筑划定为优秀(Outstanding)、良好(Excellent)、好(Very Good)、中等(Good)以及合格(Pass)五个等级。
3.1.3 BREEAM Communities评价体系
BREEAM Communities评价体系由四十个评价指标组成,分属治理(GO)、社会和经济福利(SE)、资源和能源(RE)、土地利用与生态(LE)、交通(TM)五个类别,每个指标下评价条款分为控制项和非控制项两个部分。控制项为强制性的规定必须满足,非控制项条款规定有不同的分值和权重及对应的得分标准。各指标所得分数与其规定分值的百分比乘以权重系数后求和,即得出评价项目的总得分。创新类得分项最高可得7分,权重7%,其百分率得分乘以权重系数后的分值可直接加入总得分。满足所有控制项条款的项目取得相应的得分,可评定为优秀、良好、好、中等以及合格五个等级。
3.1.4 CASBEE-NC评价体系
CASBEE-NC评价体系是对建筑室内舒适度、景观美学等环境性能的综合评价,评价项目包括建筑环境质量(Q)和降低建筑环境负荷(LR)两个方面,建筑环境质量包括室内环境(Q1)、服务性能(Q2)、室外环境(Q3),降低建筑环境负荷包括能源(LR1)、资源与材料(LR2)、建筑用地外环境(LR3),所有项目下又分若干子项。CASBEE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设置多级权重。根据评价标准规定的五级水准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如一级打1分、五级打5分,每级指标设置固定的加权系数。评价结果由评分表和评价结果表两部分组成,评分表上列出了每个评价条款的得分,综合权重分别得出总分SQ和SLR,以及由此得出的BEE分值,评价结果划分为优秀(S)、很好(A)、好(B+)、较差(B-)、差(C)五个等级。
3.2 文脉关联指标权重
逐条分析各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具体评价条款,筛选与文脉相关的指标,根据各标准等级认证评分细则,计算出文脉关联指标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所占权重。
3.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相比2014年版,进一步拓展了绿色建筑的内涵,在关注建筑绿色性能技术指标的同时加强了人文关怀内容,并在评价条款及条文说明中添加了文脉传承的引导性内容。如7.1.1条规定,应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和建筑功能需求,对建筑的体形、平面布局、空间尺度、围护结构等进行节能设计[5]。
该条文由2014年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5.2.1条发展而来,将原条款由评分项改为控制项,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不仅需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还要考虑建筑的形体和尺度,综合场地周边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统筹协调。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文脉关联的指标条款控制项两项,评分项两项,创新项两项(表1),根据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可计算出文脉关联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最高可达8.9%。
表1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文脉关联指标
3.2.2 BREEAM-NC(UK)
在REEAM-NC评价体系的九类指标中占比最高的三个指标分别是能源、材料、健康与舒适度,着重关注建筑节能、节材以及声光热等物理性能技术指标[6]。体系中文脉关联指标权重为8.5%,主要关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表2)。
3.2.3 BREEAM Communities
BREEAM Communities评价指标包括必须强制执行的条款和评分项两类,其中文脉关联指标权重达10.9%,并强制性要求对现有建筑物和基础设施进行评价,确定相应的翻新、再利用、回收利用或维护的方案,从遗产、地域特征、可能使用的材料等方面进行评价,提交证明材料(表3)[7]。
3.2.4 CASBEE-NC
CASBEE-NC评价标准运用软件设置分级指标权重,通过对照最低一级指标下的具体打分条款得出最低级指标得分,再逐级往上得出各级指标得分[8]。结合各级指标权重可计算得出CASBEE-NC评价指标体系中与文脉关联的指标占建筑环境质量指标权重的17%(表4)。
表2 BREEAM-NC(UK)文脉关联指标
表4 CASBEE-NC文脉关联指标
3.3 比较与分析
梳理各国文脉关联指标条款,对照文脉层级分类,可以得出文脉关联指标在各评价标准中的权重(图1)。CASBEE-NC评价体系中文脉关联指标占比最高,达17%;BREEAM Communities其次,占10.9%;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BREEAM-NC较低,分别为8.9%和8.5%。从文脉关联指标所对应的文脉要素类别来看,自然环境类在各指标体系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侧重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CASBEE-NC体系中城市景观类指标占据了较大比重,达10.3%,而BREEAM Communities体系由于是项目建议书阶段的绿色评价,对项目落成后社区生活品质较为关注,条文里与人的生活方式相关的指标达4.3%。
CASBEE-NC评价体系和BREEAM Communities评价体系里的指标条文,尤其是文脉相关指标条文,其评价大多把引导建筑设计作为得分点,而不是规定性能参数。
1 各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文脉关联指标权重
4 总结与建议
绿色建筑在关注节能减排等绿色性能和技术的同时,还应该传承当地文脉、延续场所精神,将建筑绿色性能与地域文脉相整合,鼓励绿色建筑地域化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1)进一步拓展绿色建筑的内涵和范畴,摈弃重技术、轻文化的思想。城市的发展、建筑的形式表象、建成环境的形态结构受到诸多要素的制约,但最终的决定性力量却来自社会文化的宏观控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要加强对文脉要素关联性指标的考量,其指标条款及相应权重可通过绿色性能相关性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及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筛选和确定。
(2)适当加强对地域特色空间、传统营建技艺等文脉要素的设计引导。建筑空间的巧妙组织、地域材料的灵活运用以及传统营建工艺的使用都是改善建筑环境性能的重要手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生态人居展示案例“沪上·生态家”项目,采用的青砖双隅墙既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5.1.7条款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要求,又因其传统材料意象传承了地域文脉[9]。而条文中只对热工性能进行了要求,设计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技术措施予以满足,若条文中能够适当地对传统技术措施进行引导,则能够加强绿色建筑的地域性。
(3)判断文脉构成要素的历史价值、环境价值以及绿色性能,有选择地植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文脉是联系人、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的媒介,要用发展的眼光和现代性原则进行挖掘、判断、筛选,从而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适合推进建筑产业绿色化的积极要素。
图表来源
图1,表1~4 均由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