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上海市“青未来社区”与大学学生生活园区的探索与实践

2020-08-14陈奕帆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共建自治共享

摘 要:上海市“青未来社区”项目,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将校园生活设施改善与“三全育人”要求相结合,支持和鼓励青年学生共创共建属于自己的现代化校园生态社区。学生生活园区通过自治、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和校园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也让我们不断在探索和实践中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青未来社区 三全育人 自治 共建 共享

作为一名学生工作处专门管理学生生活园区的老师,在参加了上海市关于“青未来社区”的研讨会之后,我对于学生生活园区的使命与管理有了新的思考。

一、学生生活园区的意义和构成部分

在这次上海市“青未来社区”的宣传当中,提到了学生宿舍的三次革命。学生宿舍一共有三次革命,第一阶段叫作宿舍;第二阶段是1998年之后,由物业、社区学生共同参与的公寓;第三阶段是现代化的学生社区,以学生为主体,打造功能现代化的新型学生公寓。不同的阶段,反映出不一样的园区文化与建设理念。

二、上海市“青未来社区”在学生生活园区“三全育人”方面的体现

“青未来”是上海市教委全力打造的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品牌,而“青未来社区”项目,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将校园生活设施改善与“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相结合,支持和鼓励青年学生共创共建属于自己的现代化校园生态社区。所谓全员育人,就是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搞区别对待,不因为成绩或者个人能力而有所区别,不因为民族和文化风俗而差异区别,而是平等对待,用同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教育他们。例如在少数民族学生方面,我们应该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以民族团结作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作为原则,做好少数民族同学的工作。因此,生活园区是全员育人的场所。

在全过程育人方面,生活园区的教育应该是贯穿于课后生活的。大学生活的模式将与原先的高中模式产生强烈对比,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独立地解决很多事情。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的学生会陷入自卑、甚至是自我怀疑,这时往往需要学生管理人员的引导,而这种引导不仅侧重于方法,更多的是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们渡过这个特殊时期,树立自信。因此,生活园区致力于全过程育人。

在全方位育人方面,学生生活园区致力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制度中的奖励机制是一种正强化机制,惩罚机制是一种负强化机制。当学生某种认知和行为受到不断正强化,学生则会将这种好的行为模式保持下来,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学生的错误行为受到了惩罚,学生就能更显著地体会到行为的边界与公共秩序的维护之重要。

三、上海市“青未来社区”的特点与本校的实践

据上海市教委学校后勤保卫处处长张旭介绍,“青未来社区”是一个对接未来校园的青年生活圈,通过聚焦校园空间的改造与运行方式的更新,引导青年学生以创新的方式和更积极的态度共同解决校园环境与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让校园生活更人性化、更友好、更环保,提升生活品质、共建美丽校园。“青未来社区”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是赋能。将闲置的校园存量空间改造成适宜学生生活、学习、社交、双创等活动的共享空间,让既有场所更具功能性,并具备一定可拓展性,为未来需求留足提升空间。关于赋能方面,我们学校为学生生活园区的文化生活打开了空间。在生活园区设立了学生活动室,方便社团举办活动和招新。

二是低碳。社区建设和运行始终贯穿绿色、环保、可循环等理念,最大限度地打造全生命周期低碳模范实践区,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人的生态观和生活观,积极参与绿色学校建设。根据2019年7月1号颁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为全面推进生活园区的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垃圾分类的培训并开展了有关活动。

三是智慧。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社区建设管理的深度融合,促进社区改造、社区文化、社区生态、社区管理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和变革,建立“智慧社区”。在这方面,我们针对火灾隐患,在生活园区设立了烟雾报警器,当有烟雾的时候能够自动报警,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园区平安和稳定,保护同学们的人身安全。

四是共建。践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领青年学生自主参与社区创新创变,加强青年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责任感,树立良好的校园社区规范。罗杰斯说过:“唯一对行为产生意味深长的影响的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通过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的创建,能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能力,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活园区的建设中来,创造更加美好和谐的园区环境。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被学生称为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参与学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学生权利与义务观念的“最豪华的大舞台”。通过自我管理与教育,学生的生活环境将得到改善,园区文化更加团结、和谐。

四、上海市“青未来社区”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落实与创新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到: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上海市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的核心要求是:职业教育贯通融合、终身教育泛在可选,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都能享有人生出彩机会。学校生活园区朝着上海市“青未来社区”方向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是一种规则的设立,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全员参与,共同创建美丽平安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管理机制和学校的学生管理机制相呼应,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对于公民精神而言,寓教于生活的陶冶方式比直接的知识传授与引导更为重要。因为当学校共同体成员参与民主、平等的学校生活时,他们将会不断地通过亲身体会获得对民主、自由、平等“好处”的感受,所以更容易在学校生活中受到这些价值的陶冶,逐漸培养起对学校制度所包含的民主、自由等的认同,逐步形成公民精神,并最后转化为公民行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报告中提出对“知识”的新定义,“将知识广泛地理解为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认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知识本身与创造以及复制知识的文化、社会、环境和体制背景密不可分。” 与传统教育学中三维目标相比,这一定义扩充了知识概念的内涵,将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态度等融入知识的范畴。对于生活园区来说,它可以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通过在参与园区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提升修炼自身品性,培养爱国爱校、团结协作、互帮互助、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这不仅仅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也是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结语

围绕着上海市“青未来社区”的倡导,学生生活园区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也承载着三全育人的光荣使命,我们会按照上海市“青未来社区”的理念,将学生生活园区打造成为赋能、低碳、智慧、共建的教育园地,培养学生的“公民精神”,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班华,薛晓阳.学校道德生活教育模式的探寻与思考[M].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贺继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贾新华.当代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缺失与培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32.

[5]李丽.学生是什么——生存论视野下的学生观[J].上海教育科研,2009,55-57.

[6]梁金霞.中国德育向公民教育转型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7]刘铁芳.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哲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8]周晓燕.自主的学生:学校教学生生活中的现实建构[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9]张震晋.浅谈学生权利的内涵与保障机制.教课资料,2007,65-66.

[10]张晓东.论特殊公共生活——学校生活的整体建构[J].教育探索,2010,18-20.

[11]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3]谭维志.教育学核心概念的嬗变与重构——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8(11).

[14]张敏.学校制度生活与公民教育[M].科学出版社,2018.

[15]韩保来.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研究[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陈奕帆(1993—),女,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学校后勤管理教育研究,上海民航職业技术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

猜你喜欢

共建自治共享
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城市社区“自治”理念如何落地生根
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会职权的章程自治
基于汽车专业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实践研究
庄子的自然政治思想观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浅析我国农村新型治理结构
企业文化与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共建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