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融入城市内卷化现象分析

2020-08-14张宇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
关键词:农民工

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人数仍在增加已达2.91亿人。农民工务工模式的内卷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极不平衡的一面,此种现象与农民工的融入城市问题有一定的相关性。[1]农民工在城务工数量的增加,融入城市的务工人员又难以形成规模,加之环境的限制,历史遗留制度等原因使进城务工人员“内卷化”现象愈发严重。本文对农民工内卷化成因、合理控制内卷化现象做出初步讨论。

关键词:农民工;内卷化现象;农民工融入城市

一、农民工内卷化理论

(一)内卷化理论

“内卷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戈登威泽提出的,格尔茨在1963年出版的一部研究印度尼西亚农业现象中将内卷化做了充分的定义,格尔茨的农业内卷化理论可以概括为一个收到外部约束条件的系统,内部发展不断精细化的过程,即农业中的资本和土地等资源被限制,内部劳动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农业内部愈加精细、复杂的过程。中国的黄宗智教授将内卷化理论引入经济领域,但对于内卷化的解读引起学术界的争论,通过劳动边际产量和劳动边际报酬界定内卷化,将消费者选择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引入解释内卷化,刘世定与邱泽奇在《内卷化概念辨析》中说到,“黄宗智教授在在《华北小农》和《长江三角洲小农》关于内卷化的含义变得含混而复杂”,“内卷化的基本含义是系统在外部扩张条件受到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内部不断精细化和复杂化的过程。[2]”在此之后,《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中又将内卷化概念与国家政权结合起来,着重分析了国家财政方面内卷化的表现力,指出随国家财政的增加,正式机构收入随之增加,而国家机构对此却缺乏控制力。内卷化的应用范围在李培林和张翼的《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中进一步扩大,他们认为国有企业存在这追求效用最大化和追求福利最大化的双重矛盾,导致企业内部负担加重,人员过多,从而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的窘境。甘满堂学者将内卷化与城市农民工结合在一起,他认为农民工阶层由本该成为过渡的阶层而却固化、稳定下来,在职业生涯的向上向下流动中会呈现内卷化趋势。[3]

(二)从农业内卷化到农民工内卷化

中国的农业内卷化有深远的历史渊源,黄宗智教授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等著作中提出了中国农业“有增长、无发展”的内卷化现象。中国古代社会崇尚“农本商末”思想,社会产业发展不健全,重要经济产业主要掌握在政府官员中,因此古代社会中主要以农业为生。然而中国的土地是有限的,人口增长状态下没有新的产业吸纳劳动力,那么劳动力就再度投入到土地有限的农业中,虽然这种劳动力的投入使得边际效益低于边际成本,但是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农业总量还是会有一定规模的增长,内在分工变得愈加精细化。这种农业内卷化的模式是农民们在没有其他选择安置剩余劳动力情况下的一种“内卷化”方式。

这种“内卷化”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没有较大改善,国家提出“以粮为纲”口号,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要求农民不能从事生产以外的活动,城乡二元结构框架下,农村青年除了提干、参军、上大学外不能进入城市,将劳动力严格限制在土地上。在后期由于管理体制的僵化,人民公社愈加呈现出“低增长”、“无发展”的农业内卷化特征。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在“交够国家、留够集体、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的政策下发挥了剩余劳动力的积极性改变了原来“农业内卷化”僵化的“无发展”、“低发展”的处境。真正对农业内卷化造成冲击的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农业中剩余劳动力脱离原本“内卷化”、“低发展”的乡村农业,加之改革开放使得传统的二元格局有所松动,格尔茨所定义的 “系统在外部扩张条件的受到严格限定的条件下”的内卷化限定条件也逐渐失去。然而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吸引了部分范围的农村劳动力,却仅造成乡镇范围内的农业内卷化限定条件的瓦解。“尽管1980年代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农业内卷化因受到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冲击而被削弱,但‘农业内卷化的局面没有改变,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并没有明显的减少,农业增长也并没有上升至‘发展”[4]。

90年代后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度实行,农业生产才逐渐形成去内卷化趋势,这种去内卷化现象造成结果是农民进入城市却难以成为城镇人的形成农民工群体,随着这种群体的庞大,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农民工群体的内卷化,甘满堂[5](社会学的內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计亚萍[6](农民工“内卷化”行为倾向研究)、刘丽 (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工“内卷化”倾向与去内卷化路径研究)等学者均认为,农民工进入城市后,试图进入城市生活。然而城市中的制度习惯与张力使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认同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部分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结束后不能完成角色转化,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内卷化”。

二、农民工内卷化成因分析

农民工内卷化的成因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等诸多因素,它是外在制度、内在资本以及文化合力作用的结果。

(一)外在制度因素

农民工城市化的首要环节是让农民退出农村和农业,但是现有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社保制度等成为了农民流出农村和农业不小的阻力。首先,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把我国分为了城市和农村这样的“二元社会”使之如今还存在着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这使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即使中间有一些制度变革,但是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没有从根本上逾越制度约束。此外,由于城乡教育制度的不公平,使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水平产生了极大的差异,这也造成出现农村人口的素质普遍低于城市人口的棘手现象,大部分农民工子女也无法就读城镇较好的学校,接受不了良好的教育使得农民工的思维、了解的科技手段些许落后于城市人,而城市人的资源配置以及发展水平都远超农民,因此对农村也会产生不可言喻的优越感,这也成为了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巨大障碍。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更加的令农村人口难以融入。由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无法与城市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这使得农民一旦流入城市,在一段时间内会缺少相应的医疗保障。而城市人口的社保权益对于农民工来说使其并没有掌握主动权,农民缺少城镇住房福利,许多工作单位几乎不会购买公积金,政府扶持资金有限,这些导致了农民工融入城市却缺乏基本的住房保障。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了推进农民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多重政策,然而农民工投保率还是很低,使之与城市居民之间保障程度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农民工则很难产生融入城市的心理。

(二)内在资本因素

农民工的自身素质以及社会资本的缺乏也成为了农民工内卷化的主要原因。农民工的义务教育主要集中在农村,很难感受到城镇的现代化水平,而农村对教育程度的重视也很难与城市相比,使得农民工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很难满足城市环境的社会需要。由于农民工接受的教育水平并不先进,影响了普遍的农民工教育质量,导致了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缺乏,在城市中找工作、立足生根的机会也比较渺茫。同时,环境对人的教育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意识长期接受社会化大生产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农民工却耳濡目染了农村环境下人们说话的“口无遮拦”,因此他们在进入文明社会大环境下与城市人之间很难有共同话题,很难与之交流,从而加剧排斥心理,更不愿意留在城市发展。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更多的科学技术、智能手段同样导致了农民工无法顺应城市趋势。此外,社会资本的缺乏对其融入城市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大多是根据血缘、地缘关系而建立,其同质性强、规模小且嵌入性资源少,资本质量低。当今没有可以代表农民工利益的组织使其缺少一定的维护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能力。在城市面临不公平待遇时自发建立的非正式组织极其脆弱,最终导致工资收入极低,甚至无法领取应得的薪酬,因此也成为了城市的漂泊群体,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思想落差,这无疑对想要融入城市的农民工来说产生了心理壁垒。

(三)文化因素

城市与农村之间毫无疑问存在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冲突。农民的社会组织结构是以宗族或家族为核心,而城市的社会组织结构却呈现理性化、结构化特点。城市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偏重于理性使得以情感为导向的农民工无法适应如此巨大的文化差异,使之很难自然地融入城市生活。此外,农民工更重于家族团结,而如今的城市人们追求的是独立,这种价值观的不同影响了城市和农村人们的交融。城市人们的闲暇活动大多是去电影院、咖啡厅,或者是在家里上网看电视,而农民工的收入相对微薄,会尽可能选择那些比较廉价的文化消费方式,精神文化生活层次较低,和城市人相比显得格格不入。虽然也有少数农民工有着文化消费意识,但也是极少数,而不是整个群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们和城市居民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由于农民工些许带着封建迷信的乡村思想,和城市追求科学技术发展目标相违背,也导致了许多城市人对农民工带着异样眼光。同时由于地域差异,审美水平也会产生不同,注重保暖舒适的农民工用保守的眼光看待城市居民的穿着多有不解,又很难接受适应,极大影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积极性。

三、去内卷化对策研究

(一)完善制度机制

由于我国现行的户籍、教育、社保制度成为促使了农民工内卷化的重要因素,给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和不便之处,因此需要对一系列制度进行变革。首先,通过完善户口迁移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来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的壁垒,尽可能给农民工带来公平的机会和生活条件,同时要确保政策制度真正的落实,不能仅存于形式,从而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其次,在教育制度方面,政府要扩大对农村的义务教育财政比例,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资金的投入比重,提供与城市居民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机会,制定相应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培养农民工子弟的专业技能,开阔眼界。此外,在社会保障方面,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对那些想要留在城市发展的农民,可以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市民的各种社保权利相置换,给其创造公平的环境,使他们享受同城市居民相等的待遇。同时可以让想要融入城镇生活的农民工选择是否用农村住宅同城镇廉价房相交换或者换取一定的住房补贴,给予他们选择的机会,使农民在城市的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政府也要为农民工提供合适的就业选择机制和发展空间,提供与市民同质化的社会服务,给农民工就业或者创业提供公平和多样的机会,保障他们在城市的基本生活,切实农民工在城市的基本保障。

(二)提升人力資本

由于农民工自身素质普遍偏低,不能很好适应城市的各项工作,因此农民工应该主动学习 先进的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国家应该鼓励企业加大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投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使之更好的适应城市社会。其次,政府通过舆论的主导作用要倡导全社会形成尊重农民工、爱护农民工的良好风气,以包容的心态欢迎农民工与城市相融合,加强市民和农民工的沟通与交流。此外,要维护农民工合法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给予农民工参政议政的机会,使其也有主人翁的观念。在面对不公时,社区要及时提供法律援助,为其迅速解决问题,减少农民工在城市的陌生感和恐慌。同时鼓励拓展农民工的社交网络,维护代表农民工权益的一些非正式组织,提高农民工弱势群体同其他主流社会群体的公平对话能力,提高农民工社会资本的自我投资意识,提高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动性。

(三)丰富文化底蕴

由于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生长环境的氛围不同,文化价值大有偏差,大多数农民工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很难适应城市化的生活。其物质生活的内卷化相应的影响了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卷化,从而很难扩大交友圈,产生了心理障碍,这极不利于农民工向城市融入。因此,媒体可以对农民工有倾向性的关注,针对农民工的自身条件开展系列节目,使其产生对城市的依靠感和信任度,同时丰富精神文化世界,使之接纳城市主流社会。同时工作单位可以开展各项活动,工作之余促进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互相了解生活习惯,找到共同兴趣,使农民工对城市有浓厚的归属感。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也会激起异样的火花,城市居民要用开放的胸怀接纳农民工不能良好适应城市的些许习惯,不要产生高傲不屑的姿态,要用热情创造良好的交往氛围,农民工同时要有积极的心态去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主动了解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相信科学。通过多方的努力,减少农民工同城市居民之间的冲突和隔阂,做到真正缓解城乡发展矛盾、打破农民工在社会交往、文化生活以及道德情操等诸多方面的内卷化,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总之,进城务工人员的“内卷化现象”受到外在制度、内在资本以及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影响是在制度的限制、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习惯以及群体的频繁交流中潜移默化形成的,缓解内卷化现象关键要从这三种影响着手,调节制度方面不相适应农民工融入城市因素,建立健全社会中农民工职业素质培训体系,促进城市与农村文化交流融合等都能够缓解农民工内卷化现象。然而,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仍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立平,陈政,胡红宇.基于社会认同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内卷化”问题的实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经济师,2019,(02):14-17.

[2]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05):96-110.

[3]李培林,张翼.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对中国10个大城市508家企业的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1999,(05):41-56+205.

[4]吴业苗.从“农业内卷化”到“打工内卷化”:人的城镇化困境与诉求[J].河北学刊,2016,36(05):186-191.

[5]甘满堂.社会学的“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33-38.

[6]计亚萍,张广济,姜安.农民工“内卷化”行为倾向研究[J].长白学刊,2010,(06):126-129.

[7]刘丽.和谐社会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内卷化”倾向与“去内卷化”路径研究[C].弘扬科学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弘扬科学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0:128-133.

作者简介:张宇(1996-)男,汉族,籍贯:山东省胶州市人,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猜你喜欢

农民工
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数据
骇图
这边大跃进式吸纳会员那方农民工们继续讨薪
2013年中国农民工人数达2.69亿
国家统计局: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面临拐点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