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研究

2020-08-14郭彦泽杨晓帆徐思凡王旭邦贾晓敏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郭彦泽 杨晓帆 徐思凡 王旭邦 贾晓敏

摘要:环境监测是环评工作开展的基础,环境监测的数据将直接用于环境评价指标的确定、污染程度的量化分析、排放标准的制定等。通过特定的环境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反应污染源头,针对污染物组分、含量、污染程度等开展环境评价工作。环境评价工作则有助于分清环境治理中的主次矛盾,理清不同污染物之间的治理关系,明确治理方案,实现有序治理。在信息化时代下,环境监测所得到的数据也可用于构建大数据平台,为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作用价值;讨论研究

前言

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是纸上谈兵,需要结合实际行动起来,当前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无论是资金方面还是人力方面都存在不足。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引进大量的先进设备以及人才,所以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而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投资,融资渠道问题会直接影响资金的融集,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很难顺利开展。人才方面,学生在校期间会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一定限制。

1环境监测的作用分析

1.1 环境监测的内容

环境监测可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包括水环境、气环境、声环境的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是指对污染物排放出口的排污监测,固体废物的产生、贮存、处置、利用排放点监测,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效果监测,“三同时”项目竣工验收监测,现有污染源治理项目(含限期治理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

1.2 环境监测的类别

通常情况,环境监测按目的分类主要包括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根据监测介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与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而按照专业部门来分类主要包括资源监测、卫生监测、气象监测等等。监测的类别不同,实现的技术手段和工作重点也有所差异,但最终目标都是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

2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分析

2.1 提供真实客观的参考数据

环境保护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环保问题,不断出现的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不是一种手段能解决的,也不是多种不同手段能解决的。而是应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尝试建立新的机制,多方合作,才能更加有效的解决日益复杂的环保问题。环境监测能够有效利用物理、化学、医学、生物、计算机、遥感、遥测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得到能够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标准数据,综合衡量环境质量,从而为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2.2 对社会自然环境有效监督

环境保护标准必须得到有效落实,这离不开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监视性监测可以收集诸如排放总量、污染物浓度、污染趋势等有关数据,掌握破坏环境的污染物来源,以此进行处罚管理,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权威性,监督各类项目生产在满足环保标准的条件下进行,并且及时调整市场生态,将不满足要求的企业淘汰,促进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化发展。

2.3 促进环境评价制度的落实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全球范围内比较普及的并且成熟的环境保护制度,通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评估,提出科学决策,避免和降低建设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比如,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城市纷纷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求,但是审批进度缓慢,很多都是由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而导致的,这也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价值所在,而这一制度的实施是正是建立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之上的。

2.4为治理污染提供决策依据

环境污染事故在人类灾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給人类生存带来了沉重的打击。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了数十万人的伤亡和疾病折磨,而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也造成了东亚各国的恐慌,我国也紧急进行了环境跟踪检测,为应对这次突发事故提供了决策依据。近年来,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频发,比如,太湖水污染事件、大连新港原油泄漏事件、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上海松江死猪事件等,这些事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科学制定应急策略,并及时公之于众,组织力量进行治理和迁移,有效缓解了人们心理恐慌,稳定了社会秩序。

2.5 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下,希望我们所居住的城市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相关于“人”的问题,对于人类自身的思考是这些问题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在城市规划中研究环境保护问题,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人类自身聚落环境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路线口。最终实现时间与空间的、历史与地理的、城市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人有责,需要通过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行政部门的执法力度,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利与弊,健全环保激励机制,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们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造福人类的艰巨而伟大的工程,只有健全法律体系,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环保资金与人才的投入,才能使环保事业顺利进行,为家园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罗俊杰,成凤明.论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完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5):51-54.

[2]张淑范.谈环境保护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7):97.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在环保验收监测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政策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