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君子之风 行君子之道 成君子之品

2020-08-14侯新安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

侯新安

摘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让他们以谦谦君子的风范,用悠悠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传统,去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扬君子之风;行君子之道;成君子之品

引言:

大教育家孔子竭力推崇的“君子”的理想人格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道德追求成就人生的风向标。今天我们将孩子的品德教育目标定位在君子上,就是为了培养内心纯净,性格质朴、尊老爱幼、积极上进、知书达理、遵守公德,德才兼备的好孩子,就是为了培养具有中国心、民族魂、文化根和创新力的君子。

一、把握时间节点,扬君子之风

在孩子的人生成长过程中,他们会经历很多有特别纪念意义的日子,如果巧妙利用这些特别的所赋予的特别含义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弘扬君子风范,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

1、成长节点,感受君子之仪

在孩子踏进湖南省衡阳市一中校门那一刻起,我们就注重把握其重要的人生成长节点,借鉴传统的礼乐习俗,并且通过穿汉服兴礼乐,融合现代礼仪的方式向他们传播传统礼仪的精神。在每年新生入学的那一天,我们邀请学生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入学礼活动,在每届学生毕业之时,我们为孩子毕业举办隆重的成人礼活动,让孩子们在一个个教育活动中感受传统礼仪的敬意和温情,感受君子之仪的庄严和肃穆,从而实现礼乐教化,礼仪育人的目的。

2、先贤诞辰,缅怀君子之德

我们认为借助名人伟人诞辰等时间节点开展纪念先贤教育,让孩子们通过祭奠先贤,缅怀伟人,领略他们的君子之德。比如在罗荣桓、王船山诞辰日带领学生赴罗荣桓纪念园、王船山故居进行缅怀活动,在庄严肃穆的典礼中敬仰古圣先贤。在清明节,组织学生去革命陵园敬献花圈,祭奠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烈士……这样的活动,实际上就是敬仰文化,就是传承礼仪,就是弘扬君子之风。就是激励学生以古圣先贤名人伟人为榜样,寄托他们的坚定信念,铭记他们不屈精神,缅怀他们的君子之德。

3、传统节日,弘扬君子之风

利用传统节日让学生感受春风化雨般的君子教育。我们在春节、清明节等节日设立主题活动,深入开掘教育资源,认真制定节庆方案,组织学生过一个有特别意义的节日。于是我们在节假日放假前,都要给学生安排假日“道德作业”,如主动为家长洗一次脚,捶一次肩,在家里为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访问身边的孤寡老人,军属代表,献出一片爱心,让他们感受人间的温暖;为贫困生排忧解难献出自己的爱心;主动参加形式多样的义务劳动,公益活动等等。让学生在一个个节日教育活动中, 浓郁的节日氛围里丰富自己的精神享受,感受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增强团结互助民族精神,强化文化记忆,树立家国情怀,弘扬君子之风。

二、坚持游学结合,行君子之道

我們认为,培养孩子的君子之德,不仅要有传统文化的陶冶,庄严礼仪的感化,更离不开社会实践的磨砺。为此我们坚持游学结合,引导孩子在学习实践中践行君子之道。

1、研学互动,砺君子之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古代读书人的游学现实,也是古人行君子之道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我国从古到今不乏遍访名师、四海求学的读书人,如古代有大教育家孔子、孟子在周游中传道授业的故事,现代有青年毛泽东游学体验社会考察民情的美谈。我校积极开展研学游活动,开发红色教育游、湖湘风情游等经典研学旅行课程,让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区,流连剧场剧院,参观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图书馆。我们要求学生在游前认真学习研究,在游中用心体验感悟,在游后积极反思分享,让学生在学中游、在游中学,实现学游一体,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开拓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磨砺学生的恒心和毅力。

2、全面发展,炼君子之才

古人读书,要求通五经贯六艺,说的就是学生不仅要学习四书五经,还要习得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我们从古代六艺教育中得到启示,创设“新六艺”,让每位学生都新时代的“六艺”。我校从文学、艺术、科学、健体、生活技能、人际交往等方面设立了形式多样的社团,为学生搭建自由发展的进步舞台,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老师们全员参与并指导学生的社团活动,力争让每位学生成为个性张扬,自由发展,多才多艺的君子。

3、家校联合,养君子之德

当然培养现代君子,既离不开学校的教化,也离不开良好的家风熏陶。传统的家风、家训、家规的力量在于教育孩子明是非,知廉耻,懂得礼让,恪守本分,获得良知。我们以传家风为主题,通过亲子教育的形式,举办形式多样的传家风活动,促使学生传承优良家风,健康成长。而经典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根基,是孩子成为君子奠定基础的前提。同样,我们推行传统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学生每天早读半小时专门诵读《论语》等经典;午读时间组织学生读四大名著等书籍;放学后,要求学生写日记,记录并反省这一天的校园生活,让学生明白“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的道理,以此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这样既涵养了孩子的学识德行,同时也让师生们过一种与传统经典相伴的校园生活。

4、合作交流,结君子之谊

君子的养成,除却自修,与良师益友交流是一条至关重要的成长路径。为此我们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论坛活动,像船山大讲坛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项目。为了更好地为孩子们排忧解难,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一边选派老师外出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文化论坛,一边邀请名家到校开设讲座,主办或承办教育论坛指导教师发展,同时适当地邀请家长一起加入。让师生家长,在讨论与交流中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开拓思维,启发灵感。也让孩子在合作交流中不仅明白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而且懂得交友的基本原则,在思想行为的碰撞中结下纯洁的君子之谊。

三、紧扣育人目标,成君子之品

在这“传统文化+”我们注重牢牢抓住育人目标,结合现代教育生活,把握新时代脉搏,将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致力于培养具备中国心、民族魂、文化根和创新力的少年君子,成就孩子的君子之品。

1、教师垂范,树君子之师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品德形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教育好孩子,教师首先必须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因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直接影响和感化学生,对孩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每一次活动和班级工作,我们都要求老师做到和学生同甘共苦,忠于职守,用自己的坚韧和真诚影响、感染学生,严以律己、自我约束,把自己的模范行为体现在具体教学之中,从而取得身教胜于言传的效果。在培养孩子成为君子的过程中,我校老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德育人,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君子风范的老师,成为孩子们追捧敬仰的明星。

2、课程体系,教君子之文

可以说君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落脚点,我校以“做君子”为标准,构建君子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把传统的教育思想融入现代课程教学改革,深入开掘提炼每门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打造君子培养课堂模式。例如:在数学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引入《孙子算经》的古代数学著作的简介;在学习《清明上河图》时,与美术鉴赏、历史介绍进行有机融合—。此外,按照年级设计衣冠整洁、文明礼貌、孝亲敬老、诚实守信、刚毅乐观、知荣明耻六大模块,每个模块按月设计六个主题。三十六个君子主题活动,构建起我校的君子教育活动体系,并且贯穿孩子三年的中学生活。培养君子,我们不仅在课前课后抽取时间、开展活动进行渗透,还将其形成课程进入课程表。我们选取韦编三绝、杏坛讲学这些先贤故事,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这些历史故事,岳母刺字、苏武牧羊这些道德故事……充分利用先贤故事、历史故事、道德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资源,通过读故事、说故事、演故事、评故事等教学模式,给予学生人生智慧的启迪,接力中国力量,传承文化基因,践行君子之道。

3、校园文化,造君子之境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感染和熏陶有着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功能。为此我们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建立了校园广播站和电视台。每天进行半小时广播,播放学校新闻,国内、国际的时政要闻,宣传学校发生的好人好事,播放经典的流行歌曲。通过这些内容的宣传,使學生受到了教育。先后建立了德育教育的空间反射镜、人生观核心价值观展示窗,创建了德育文化长廊、德育橱窗、校园警句牌等具有警示教育作用的文化阵地。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制定了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语言、文明行为公约等,让这些无声的语言时刻提醒孩子要以君子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号召学生大胆与文明握手、积极向陋习告别,以此来影响学生品德素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培养君子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确定了以情智双馨,师生共赢为办学目标,并以此打造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营造学校的君子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受到教育。

总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对社会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教育孩子扬君子之风,行君子之道,成君子之品,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让他们以谦谦君子的风范,用悠悠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传统,去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冯育晖.新媒体时代中小学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路径探讨[J].智库时代,2019(42):157+159.

[2]杨文静.“微时代”背景下中学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新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9):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