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必备知识突显关键能力

2020-08-14姚烈义王威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4期
关键词:试题分析

姚烈义 王威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考也体现出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本文对2016-2019年生物全国卷必修一做统计并分析,得出试题逐步呈现注重必备知识、关注语言表达以及创新问题情境等趋势,并提出教学应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解题应建立模型、学会迁移等建议,希望能为一线生物教师们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考生物;必修一;试题分析

随着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指挥棒,高考试题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育部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高中生物必修一主要包括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细胞的物质交换与能量流动、细胞的生命历程等,是整个高中阶段学习生物学的基础。对高考试题该模块进行梳理,有助于提高教学与学复习备考的针对性,符合真实的教学实际。因此,本文对近四年高考试题必修一模块做统计分析分析,期望能帮助教师掌握高考动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给教学作引导。

1.考点分布统计

根据考点出现频次,本文将其分为高频考点(每年都考)、次高频考点(有两或三年考到)、一般考点(只有一年考到)【1】。其中,高频考点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次高频考点有: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细胞凋亡、细胞分化、细胞癌变、DNA与RNA的区别、酶的作用;其余为一般考点。整体来看,卷1几乎每年都是以“光合作用”作为非选择题的考点(2017年是围绕DNA与RNA的区别设计实验);卷2的非选择题主要结合“细胞呼吸”综合考查;卷3的非选择题涉及到的考点分别是:光合作用、有丝分裂的特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内的化合物。

2.必修一总体考查情况

经统计,卷1在2018年对必修一的考查都有提升,其余年份分值所占比重都在27.8%左右;卷2在前三年呈上升趋势,但2019年只以选择题考查,分值比重也明显降低;卷3在2016、2017年里有一定提升,但不明显,而2018、2019年的分值在保持一致的同时,占比都增大,题量也由三个变为四个。可以看出,高考对该部分内容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加强,考查分值总体比重有所提升。这一点在卷3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3.試题变化趋势

3.1注重必备知识

生物学科必备知识是构建学科体系的根基,是发展学科关键能力的基础【2】。学生在应对生物学问题情境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生物学知识【3】。三套试卷对光合作用的考查都不涉及计算,更多是对实验或曲线进行分析,或考查物质变化,这就要求学生对整个反应过程有清晰的认识。此外,酶的特性、有丝分裂的特点、细胞器及细胞内的化合物、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等开始成为非选择题的考查背景。这都表明高考对学生学科必备知识的提升。

3.2关注语言表达

从学生答卷和实际得分情况来看,语言表达是学生的弱项【4】。但由于其重要性,近年高考明显加强了这方面的考查力度。例如:卷1在2017年和2019年分别要求设计实验区别DNA病毒与RNA病毒、证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是由于ABA引起;2017年和2018年分别考查光合速率降低和有氧呼吸增加的原因、结合曲线图写某一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大的判断依据。卷2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考查升温之后酶反应速率不再变化、细胞呼吸中丙酮酸转化为酒精以及叶片位于上层还是下层的依据。卷3在2016年、2018、2019 年分别要求学生写出升温能提高小麦光合率的原因、分析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的原因以及设计实验证明作物对某一离子的吸收有偏好性。这类题目要求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完整再现,这就需要学生具备科学的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

3.3创新信息情境

2017年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近年来,生物高考试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倡导学以致用。例如:2019年卷3第29题考查细胞内的化合物时,将农作物施用氮肥可以提高其产量设置为情境,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生产生活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016年卷3第29题将小麦生长作为背景,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这些试题所涉及到的知识都在教材中学过,但试题情境有了改变,体现了创新精神。

4.教学建议

4.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指导教学是试题分析的主要目的。近四年的试题对于教材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关注教材。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依旧是高考的常考内容,各反应的物质变化、场所等都是必备知识;此外,DNA与RNA的区别、细胞分化与凋亡、癌变等内容简单但较零散。学生应加强记忆,夯实基础。

4.2建立模型,强化思维

原因分析、实验设计等描述类试题几乎每年都会考。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建立模型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原因分析类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例如:一定范围内,升温(或降温)会提升(或降低)植物光合速率的原因;一定时间后,当反应物浓度继续增加,反应速率不再变化的原因等。

实验设计类可以采用“明确实验对象—确定实验方法—确定观察指标—明确自变量—遵循对照原则,分组编号”的模型来解答。如:证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脱落酸(ABA)引起。请以该植物ABA缺失突变体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结论。”首先确定“ABA缺失突变体”为实验对象;结合试题信息,确定“干旱处理、观察法”为实验方法;要观察的指标是“气孔的开度变化”;通过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自变量为“①是否干旱、②是否有ABA”;最后按照对照原则,设计分组实验:针对①,对照组应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A组),实验组在干旱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B组);针对②,在B组的基础上,对照组不作ABA处理(C组),实验组进行ABA处理(D组)。最终整理出实验思路。

4.3提取信息,学会迁移

试题情境的创新会给学生带来陌生感,此时文字信息的提取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不管形式如何改变,试题所涉及的原理仍未改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快速提取信息,联系教材原型,学以致用,最终达到迁移的目的。例如:2019年卷3考查黄瓜幼苗增加的质量来源,就可以联系教材“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细胞有氧呼吸”以及“干重与鲜重”来解答。

5.小结

通过对2016-2019年全国卷试题分析,可以发现:高考中必修一的比重有一定的提升,更注重对必备知识的考查,计算类试题虽然减少,但实验与原因类试题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而语言表达就是科学思维的再现。信息情境的创新也突显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而对必备知识、科学思维、关键能力的考查正是对核心素养的落实。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做好相关能力的训练与引导。

参考文献

[1] 夏献平.2010年~2012年全国高考生物学试题综述及备考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3,(04).

[2] 彰显学科特质  发挥育人功能——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19,(07).

[3] 于涵.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01).

[4] 吴成军.考查生物学核心素养  体现立德树人的国家意志——兼评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J].中国考试,2018,(10).

猜你喜欢

试题分析
初中英语试题分析和技巧总结
突出学科素养 追求真味语文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物理选择题试题分析
2015年盐城市中考英语试题分析及教学对策探讨
聚焦热点:高考中与病毒有关的试题分析
一道2015年高考生物选考题的命题策略分析
科学推理能力的构成及其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