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文艺创作的方向

2020-08-14卿垂阳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艺创作方向新时期

卿垂阳

摘要:新时期以来,面对国外一些消极颓废、庸俗另类的艺术作品和创作形式,一些创作人员迷失了方向,甚至误入歧途。如何把握新时期文艺创作的方向,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将新时期文艺创作作为研究对象,从四个方面对其创作方向进行探讨,以期能对新时期的文艺创作助上一臂之力。

关键词:新时期;文艺创作;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新时期文艺创作的根本方向是文艺工作者的指路明灯,我们只有沿着正确的创作道路前行,才能无愧于人民大众的殷切期望。

作为群众文艺工作者,我们如何才能在自己的创作中把握好文艺创作的方向,如何才能让我们创作的文艺作品真正做到反映人民心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呢?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创作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是文艺创作的根本方向,也是文艺创作的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文艺创作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重点发力。其一,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生活。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挖掘汲取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要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只有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其二,文艺工作者要创作更多弘扬主旋律、传播向上向善正能量的文艺作品。要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真实性、典型性和倾向性原则,不断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人性美、真精神、正能量,讴歌感人故事、英雄事迹,弘扬时代精神,通过审美形式和美的规律创造性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

其次,“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文艺创作要与时代同步,个人的作品或创作,一定要深深植根于社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之中。跟时代脱节的文艺创作,是没有价值和力量的,也不会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文章合为时而著”,即是说文艺创作必须回应时代要求,必须有时代的特征和时代的表现方式。在当下的新时期中,如何对时代的发展有深刻理解,如何回应时代提出的精神命题,其实是文艺创作的内在要求。在文艺创作过程中要把握时代的特征、时代的脉动和时代的精神,从而更好地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要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文艺创作就必须与时俱进,创新运用各种新媒体开展文艺工作,推动“互联网 + 文艺创作”的新型模式的发展,推动文艺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媒体的有机融合,以互联网传播促进创作繁荣,努力将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送到人民群众中去。要时刻将文艺工作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新时代国家的发展面貌和人民的丰富生活,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精髓通过文艺创新创作得到更好的发扬光大。

再次,“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文艺创作的追求是什么?当然是出精品。作为阅读者,人民不仅会从文化精品中得到激励和鼓舞,而且会对文化作品作出检验和判断。人民既是文藝创作的源泉,又是作品服务的对象。何为优秀作品?何为精品?习近平文艺观指出:“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出精品,其实就是让创作获得更大的价值,让精神产品能够具有更高的质量。现在的创作非常繁荣,高度活跃,但精品力作还不够多,真正具有很高价值的作品从数量上说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出精品,是文艺创作的终极责任和内在要求。以精品来感染人、影响人,是文艺作品对其接受对象产生作用的关键。如果文艺作品质量不高,经不起检验,文艺创作就没有实质意义。“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是对文艺创作的根本要求和时代要求,也是文艺创作致力于实现的最高目标。而要实现文艺精品创作的突围,应不断强化文艺创作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为此,我们的文艺创作人员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强化创作文艺精品的生活积累,以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

最后,“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2019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并对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的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既要以优秀作品促进社会进步,又要做到德为人先,用明德引领风尚。明德,是引导社会向上向善提升。这就清晰地阐明了文艺的作用和功能,即通过文艺作品的明德作用来改变风尚,引领风尚,进而提升个人及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文艺创作要有益于世道人心,也要有益于社会的发展进程,这是对文艺根本性的要求,也是文艺作品的价值所在。文艺作品有其直接影响人们心灵的作用,它通过生动的方式,提供了让人们感动和触动的内在力量,它既以其独到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让人能够深入其中,也能够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文艺作品作用于社会的意义所在。

新时期文艺创作的根本方向是文艺工作者的指路明灯。我们只有沿着正确的创作道路前行,才能创作出人民大众期望的优秀文艺作品。

参考文献:

[1]顾松.新时代文艺的旗帜和方向——学习领悟习近平文艺观主要观点及其深刻内涵[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6).

[2]郑正真.论文艺创作的人民性意蕴[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0(2).

[3]张颐武.为新时代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立方向[N].北京日报,2019(3).

猜你喜欢

文艺创作方向新时期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明清两淮盐业经济影响下的区域文艺创作与消费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从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看当前文艺作品的创作
改变颜色和方向
位置与方向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