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域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课程化的实践研究

2020-08-14杨倩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0期

杨倩桢

【摘要】镇域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课程化是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小学语文教研组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基于教师发展需求,与教师合作开发的具有明确目标、适切内容、有序实施和恰当评价的创新型教研活动课程行为。本论文从“全面调研”“多维论证”“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四个方面总结研究成效,以期为镇域层面开展“教研活动课程化”探索提供参考。

【关键词】镇域教研;教研活动课程化;教研训一体化

随着教育改革,“传统教研活动的弊端”也日益彰显出来,一是在教研活动规划和目标设计上存在“近视”现象,教研活动呈现碎片化、无序化;二是在教研活动组织上存在“粗放”现象,缺乏针对具体问题的活动主题和需要落实的目标要求;三是在教研活动质量上存在“低效”现象,教研形式单一。自2017年9月开始,陈村镇小学语文教研组在镇教育教学研究室与各校联合支持下,以提升镇域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品质为目的,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着力点,开始探索一种新的教研方式——教研活动课程化,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一、全面调研:以教师需求分析作为前提

为全面掌握教师教研需要,陈村镇小学语文教研组专门开展培训需求征集活动,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教学反馈等形式,广泛听取教师意见和建议,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段、不同教学岗位的教师需求状况,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教研需求第一手资料,力争做到教师缺什么我们就教研什么,教师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二、多维论证:以“3·3·4”构建体系作为行动依据

“3·3·4”构建体系,是指镇域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课程化由三级组织网络、三条运作主线、四个操作环节构成。

1.三级组织网络

学校组建了由镇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联片中心教研组长、各校科组长组成的教研共同体领导团队。镇兼职教研员负责镇域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课程化的总体筹划;联片中心教研组长负责协作片内教研活动组织;学校科组长负责本校教研活动开展。

2.三条运作主线

镇域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课程化中的三条运作主线,分别是调研线、培训线、管理线。其中调研线具有调研和研究两大功能,解决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培训线是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最新的教学成果、先进的经验和有效的做法向整个镇域推广普及。管理线则兼有规划管理、执行推进和评价激励三方面功能,提高教师专业执行能力。

3.四个操作环节

镇域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课程化是对传统意义教研活动的创新,强调彼此间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的共同协商。具体包括四个操作环节:需求评估—建构框架—组织实施—评价反馈。

三、组织实施:以“5维5式”作为基本路径

镇小学语文教研组在前期调查汇总基础上,由镇教研室组织召开教研组领导会议,按照“一个核心,四个围绕”的原则来确定教研内容。“一个核心”,即把教师专业成长普遍要求与教师学习个性需求相结合作为教研内容核心。“四个围绕”,即围绕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和时代需求、围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发展和知识创新前沿、围绕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需要、围绕教师关注的热点及难点和焦点问题。经过反复探究和摸索,我们结合教研活动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提出“5维5式”基本路径。见下图。

5维:教研内容的五大板块。一是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镇兼职教研员根据老师们实际情况确定教研主题,由各校科组长组织学校教师进行研讨,明确课标及教材知识以及能力生成点,整体把握课标核心;二是对统编教材的研究。围绕“统编教材的研究”,我们开展作业的训练与设计、目标的制定与表述、教与学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组织的方式、教学环节的设置这几个层面的教研活动;三是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以教研活动为平台,以“‘四位一体体验式教学”为核心来构思陈村镇小学语文特色课堂教学,把原来支离破碎的知识体系以及人文内涵整合成一个“集成块”;四是对命题设计的研究。针对我镇小学语文教师疏于命制试卷等问题,在期末监测之前,镇小学语文教研组组织片内教师共同研究命制期末试卷,以命题为教研内容开展镇内交流研讨活动;五是对科研课题的研究。我们以课题与教改研究带动镇域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创新发展,鼓励各校小学语文教研组针对教学中具体问题,积极研究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见效快的小课题。

5式:教研形式的五种呈现。一是“参与—分享式”教研。这是由镇内或各校相同学段的小学语文教师构成学习共同体,包括镇级主题教研、联片主题教研、校级主题教研。通过引导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观念,在交流与分享中学习他人经验与理论,产生新的思想,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教研活动;二是“示范—观摩式”教研。“示范—观摩式”教研是一种常用的传授经验与技能的研究方式,包括师徒结对、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我们把示范技能作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学习者相应的行动,通过模仿逐步掌握所要学习的语文技能;三是“问题—探究式”教研。“问题—探究式”教研是基于行动研究的理论来总体思考教研活动;四是“项目—驱动式”教研。“项目—驱动式”教研的步骤:①确定项目,提出任务;②完成任务的思想、方法、操作;③边学边做完成任务;④总结规律和技巧。五是“讲授—专题式”教研。我们定期邀请小学语文专家、有实践特长的教师担任教研活动培训的主讲教师,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专题讲座。

四、科学管理:以评价反馈为跟进落实

第一,过程性评价标准。镇域小学语文教研活动项目考核评估系统注重考核结果,更注重培训过程的监控、评估。在对教研活动实施整体考核中,镇小学语文教研组研制《陈村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课程及教学评价调查表》《陈村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调查表》两张调查表,由学校参训教师对教研课程及教研活动进行评议。

第二,总体性评价标准。每个学期末,镇教研室组织考评工作,对各校教研活动开展及实施情况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体考核表彰,被评选为镇优秀教研组的将頒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优秀教研组长”荣誉证书。

“广阔天空任驰骋,教研创新促发展”,两年的研究使我们充分感受到,镇域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课程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学习的有效方式,是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下,为了探究出一条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培训一体化的教研机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今后,我们将把已证明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验证,也将对面临的新问题开始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毛齐明.国外“教师学习”研究领域的兴起与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10(1):63-67.

[2]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