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环智能课堂模式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途径探析

2020-08-14陈华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0期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模式历史

陈华娟

【摘要】“核心素养”已逐步成为当下新课程标准制定的核心依据之一。“目标—导学—检测”三环智能课堂模式是对课堂教学的规范和创新,结构框架包括一条主要线索以及三个关键环节。本文主要论述了该课堂模式下的历史教学通过“设计学习目标,激发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高效导学;课堂检测,形成能力”三个方面来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堂模式;历史核心素养;情境;历史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一般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思维、基本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表现为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我校作为一所典型的珠三角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成为了我们实施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主阵地。“目标—导学—检测”三环智能课堂模式是我校全体教师在朱湘红副校长的引领下,从客观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将近十年的时间精心培育成长起来的美丽花蕾,是对课堂教学的规范和创新。这个课堂模式以教师的导学为主線贯穿始终,当中又依次由“目标展示、教师导学、课堂检测”三个环节组成。教师导学又具体细分为“自主学习、启导精思、自主提升”三个分支。多年以来,我校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一直按照这个课堂模式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以部编版七上《秦统一中国》为例,谈谈“目标—导学—检测”三环智能课堂模式如何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设计目标,激发求知欲

课堂教学活动是围绕学习目标来进行的,所以能否合理设计学习目标会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秦统一中国》讲述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的统一,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仅奠定两汉大一统的基础,也对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设计时,我将学习目标具体细化为:能够有效地运用秦朝疆域图,明确秦统一之后的疆域四至;能够准确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基本史实;理解秦统一的原因和意义。这样将学习目标进行细化,不仅明确了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本知识就能达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检测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高效导学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我学会”向“我会学”上转变,真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环节是三环智能课堂模式的核心环节,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

1.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更有方向地进行探究学习,从而能够达到更高效的双边合作。

具体导学流程如下:

第一,教师通过对课前预习任务的处理,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转化为三个关键词来处理:统一、巩固、疆域。具体来说,有三个问题:①秦灭六国的起止时间、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结果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③秦统一全国之后的疆域四至分别是?通过师生互动,老师了解预习效果,对反馈信息进行串联归类,从而得出本课三大主题,更好地凸显了本课的三维学习目标。

第二,多媒体呈现本课学习任务,学生自学课文内容完成学习目标。根据呈现的学习目标,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自主阅读教材,圈画出有效的知识点,以弥补完善课前预习中存在的知识遗漏点、混淆点。自学完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问答形式分享各自收获,同时交流自己在学习发现的疑难点,看看是否能在小组内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质疑在这个环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初步培养了阅读史料的能力和从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2.启导精思,合作探究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然后学生在受到充分启导的基础上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我根据学生可能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点,筛选确定了以下问题为突破探究的重难点:①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原因有哪些?②如何理解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如何实现中央集权?③阅读P43的《秦朝形势图》,你能在图中找到哪些有效信息?此环节是突破本课重难点的关键性环节。我用课文中的历史地图、相关图片和文本材料等,采用了总结、分析、构建思维导图等方法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解决重难点。

具体导学流程如下:

第一,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习所得、体会与疑惑,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第二,小组长整理收集小组内的收获和疑难问题。

第三,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和疑惑,针对各小组的疑问,教师再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师生一起解决相关问题。

学生们沉浸在问题情境里可以非常容易进行换位思考,代入秦始皇的角色中,抒发不同的感受,从中获得新知,发展思维,提升了历史核心素养。

3.自主提升,拓展延伸

本环节是为学生展示学习情况,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品行而搭建的平台。形成一定的历史核心素养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体会与感受,并内化为良好的品格,外化为高尚的行动。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的方法,将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具体导学流程如下:

第一,教师设计材料阅读题,让学生思考和实践。学完本课,结合课前查阅搜集到的材料,谈谈你对秦始皇有怎样的认识或者说我们应当如何客观评价秦始皇?

第二,学法指导。评价历史人物一要归纳他有哪些主要的生平事迹;二要看他所做的这些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三要用简练的概括性语言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反馈。目前史学界对秦始皇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功大于过;二是过大于功;三是既有大功也有大过。目前中国大多数史学家持第三种观点。在感知、思考和领悟的过程中, 学生加深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了解与评价,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三、课堂检测,形成能力

课堂检测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重要方法。检测可以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也可以在课堂小结后布置。通过课堂检测环节,及时反馈信息:学生做对了课堂检测就说明基本达到了学习目标;错得比较多的题目,则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尚待解决;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导学—检测”三环智能课堂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重点围绕“每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内互助合作,师生间平等交流,共同来提高能力”,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校的历史科自从运用该课堂模式进行教学以来,学生的各项历史核心素养也得到一定的提升。总之,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程,需要各个年级的教师进行接力赛,在教学中进行经年累月的渗透,在日常中日积月累。

参考文献:

[1]刘克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历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历史教学,2016.

猜你喜欢

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模式历史
借力微课,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谈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宽与活小学教育阶段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构想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