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生物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20-08-14李静
李静
【摘 要】 在大国崛起的今天,国家赋予人民幸福感的同时,人民也有义务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国家的崛起要从娃娃抓起,因此,理清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将会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把握当前一些负面社会现象产生的根源,也可以更好地幫助学生在初中生物中找到其中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渗透 社会责任感
一、社会责任的概念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或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一个组织应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社会责任通常是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组织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是组织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组织出于义务的自愿行为。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感情,它要求个人处理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对社会、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并自觉抵制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要求人们相互尊重、关心和帮助,而不能对别人的危难和不幸袖手旁观。
二、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现在的初中生普遍被学习占据着生活,所以对于社会责任感的概念或者是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自我感知并不强烈,目前中学生认为,只要完成目前的学习并顺利通过考试就是完成任务,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并不强烈,甚至更有甚者对于自己当前的任务都毫无定位。所以,从初中阶段就开始培养社会责任感已经刻不容缓。
三、为什么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如果我们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加以体验的话,那么,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一定会大大的提高。比如,在讲解了微生物的用途以后,课后让学生自己制作泡菜和酸奶,学生一定会积极地投入到这项活动当中去的,因为这些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活动,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我们就能够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四、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方法
首先将课堂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实验,并力求使学生实验成功。其次就是将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我们的教学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进行教学,如将猜谜语、讲故事、唱儿歌等活动引入教学。让学生接触起来更加方便记忆。
五、多角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 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授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感觉到生物知识,学会运用,还要让学生感觉到生物与自然或者社会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使学生清楚自己所处的角色承担的社会责任。
2. 寻找显性课程里面可以激发责任感的因素
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环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在显性课程的实施中,语文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时刻都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教学中,能灵活、适度、自然、自觉地在学生面前运用非言语行为这一潜在教育因素,并做到声情并茂,是优秀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
3. 寻找隐性里面可以激发责任感的因素
在课程中,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每个物种,基因,生命,自然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以及生存方式,可以让学生间接地感受到社会中的思想、价值、责任、以及自身的价值。重视发挥管理体制和文化心理氛围对学生责任能力培养的作用。和谐的教学环境能促进学生的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塑造。
4.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如果学生对于周围的环境都没有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认知的话,就不可能产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就是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也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从小爱护环境,把认真对待周围每一处事物看作是自己对环境、对社会应尽的一种责任。
5. 在珍惜粮食的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学校在学生用餐时可以多增加一些表现要珍惜粮食的插画,图片等等,让学生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其次,定期进行蔬菜水果的种植活动,让学生也能感觉到在种植时是非常辛苦的,对温度、季节等等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而在家庭中,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认知做到一个良好的监督,教育他们珍惜粮食,在空闲时间可以带孩子一起去采购生活用品,这些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的认知,久而久之,孩子对于节约,避免浪费等就会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而且可通过的方式绝不仅仅是上述的几种。但是,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绝对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学校要从自身入手,加强与家长的互动,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三管齐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吕志士,译.(意)马志尼论人的责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