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十六)
2020-08-14古北
古北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一词总是和“前浪”在语句中“前后”出现,在逗趣的娱乐演绎中,因为“前浪”“死在沙滩上”,而使“后浪”更显得有令人不得小觑的威力,且备添漠然的神色。但同时,由于前后浪总是纷迭而至,可想见地,“后浪”终将也要“无奈”地面对消亡的事实,而使前此由诗词赋予的青春独特的风采渐渐褪色——它所占据的潮头位置并非长远,恒久的是接棒式的“推”之历史伟力,相对之“后”终究是特定光景下的蓬勃,应势而起的感奋只是短暂的一段存在。在人们更加平静地接受和理解“后浪”的变化中,其实是一拨拨的青年人觅求存在价值的艰难体验,而世界却永远呈现出一种需要被新的占有所填补的空缺。
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首播的演讲视频《后浪》,使“后浪”再次“横空出世”。但是,这一次激活的并不是后浪与生俱来的动人诗性,却是现实艰辛状况“不忍卒读”的痛苦感受;引发的不是百舸争流的美好联想,却是阶层固化的痛苦体味。
演讲者对“后浪”热烈赞美,台词称“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广大观众纷纷表示,视频中的“后浪”其实只是那些拥有厚实背景的幸运的年轻人,而大部分青年只是早九晚五為糊口奔波的“蚁民”——这种切实的负重的现状随即击穿演讲所奋力构筑的蜃景——演说越是充满陶醉和卖力的表演,越产生荒诞可笑的观感。它宣扬的信条是,只要勇敢地迎面时代,时代必然给予期然的繁盛。可是,习惯弹幕吐真言的后生已不是可以被轻易洗脑的一代,他们或可忍受“死宅”终老,却难以忍受为得势者大献赞歌。他们的确也想成为令人瞩目的佼佼者,但同样深知英雄或史诗式的辉煌原不是凡人所可轻易“染指”,倒也不是非此即彼落于低迷不振,如我们亲眼所见,带着憧憬努力行进依然大有人在。只是网友们不再沉迷“含糖量”过高的语境,不再毫无防备掉入幻想的深渊,不再不惜将纪念章别进赤袒的胸前……这闪耀着饱和亮度的新“后浪”实在令人难以睁眼,而且这份演讲令其披上更加虚渺的外衣,被推上热搜后,“后浪”更成为现实之中包括排挤和无视在内等不公顽留的见证。
其实,在“后浪”被那些一边鼓励横冲直撞一边坚决维护挡板牢固的既得利益者拿来大做文章的一刻开始,就用劲搅动着一个令人对顺遂生活深情臆想的漩涡,这种对少数人可摘取的无虞人生的观望和打转早已消解了“后浪”一词应有的活力。是的,若“后浪”自此唯指那些皆得所愿的中坚者,那大部分原“后浪”将更加销声匿迹,成为海底无言的残骸;若“后浪”仍得以代指广大青年,但如果新人频出而沉疴不去,“后浪”也只能混合着不甘和无助冒着嘟囔的泡泡,徒“后”而已,哪得见“浪”之淋漓奔涌和浩荡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