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会计专业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考证线上教学问题与对策

2020-08-14邓斯涛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实操财税导图

邓斯涛

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是教育部1+X证书制度项目,其核心是考证平台操作。我校会计专业是该项目第二批试点专业,须组织二年级学生参加2020年5月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然而,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进行线上实操教学,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面临诸多困境。如何使实操型课程的线上教学更具实效性,在实践中,教学团队不断发现问题,寻求对策,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存在问题

(一)学生设备不达标

2020年2月25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线上教育安排的通知,要求中职学校3月份开展线上教育,并由各学校组织实施。本校根据深圳市教育局的要求,按照对高中的统一规定,于2020年2月17日正式开始进行线上教学工作。基于系统操作对设备的要求,我们于2月12日至13日对学生的线上学习设备做初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图1),91%的学生家中没有电脑。这会导致:第一,91%的学生无法同步进行实操;第二,以设备配备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层线上教学是否合理。

图1学生设备情况

(二) 线下的有效教法难施展

实操教学典型教法是“任务驱动法”和“演示法”,其核心都是通过任务或现场演示,让学生小组学习、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线上实操教学仍应采用这两种教法,但以下三点问题将直接影响教学开展。第一,学生普遍不能实操,直接迁移线下教学内容和操作型目标,内容难度大,目标过高,完成度差;第二,学生之间交流受限,小组合作程度弱,学生自主学习缺队友;第三,学生平台操作数据缺失,其对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无法量化评价。

(三)隔空教练无经验

实操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教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通过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对实训平台和考证题目的理解。一旦脱离现场,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教师完成实操演示“教”的工作,却没有学生的实战练习过程来进行“导”,“导”的内容成问题;第二,无法与学生面对面,隔空教练有时间差、空间差,问题反馈若不及时,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二、教学实施策略

(一)线上学情分析,重置教学目标

中职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是互联网下成长的一代,因此,可利用心理学的“首因效应”,挑选难度低、智能化强的流程操作进行教学,使其对直播的好感迁移到“智能财税平台”上。同时,对学生三分钟热度、自觉性不强的问题,要用考勤、作业、测验、颁奖仪式等线上教学管理手段,帮助他们保持上课时的专注力。基于这样的学情分析,线上实操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学生能够根据简单业务要求,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模拟具体业务操作流程并完成作业,用“课堂派”工具参与测验并改错。

(二)反复磨课,整合适应线上实操教学内容

首先,备课组教师一起操作各领域的业务进行磨课,对操作的难易程度进行筛选分类。例如任务“进行凭证自动制单”,辅助核算设置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生成凭证中的辅助核算归集,因此系统初始化的辅助核算设置内容要移至该项业务下进行重点演示。(如表1所示)

其次,通过改变操作流程顺序、故意出错加深考点学习。例如任务“开具发票”,直接进入云开票,在云开票中遭遇无法输入商品和客户信息的问题后,再回到正确的业务操作流程。

最后,根据线上教学目标与学情特点,对各领域内容适当删减,将简易好记的部分流程进行演示,有难度的部分留待进行线下实操教学。例如任务“增值税发票自动制单”,业务类型的设置直接影响增值税票自动制单的正确性,这一操作虽然重要,但过于复杂,因此,增值税发票自动制单业务线上教学删减为增值税发票采集、校验、核对三个内容。

(三)直播工具与教学辅助软件轮番上阵

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在教师日常教学中,而线上教学更依赖教学软件来提升其实效性。基于教师工作习惯和学生使用经验,通过探索,我们采用了8种工具,并收到良好效果,每个工具实现的功能,如表2所示。

学生对“课堂派”平台有大量使用经验,“课堂派”学习管理系统用于本次线上教学考勤、测试、反馈、资源分发等,可以很好地完成线上测试、作业、反馈等教学管理工作。

网络直播教学采用群组更为封闭的钉钉进行,教学直播的界面与大多数直播平台一样为三分屏,包括教学内容、教师头像和学生实时讨论区,但钉钉直播与学生连线和视频功能较不稳定,对教学画面切断严重,因此,师生互动主要依靠师生语言互动,互动形式相对单一。通过提升直播教学的视觉、听觉感受弥补单一互动的缺憾,加深重点内容的印象,手写板或者Zoomit这类小插件的放大、缩小和标注动能,以及变声器的功能就非常实用。

线上教学可通过思维导图工具实现实操课中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教会学生根据线上演示提炼流程,制作思维导图的逻辑和方法后,引入Mindmaster等思维导图智能工具,引导学生快速梳理操作流程,制作思维导图。就如同软件工程师在设计某个软件之前,会先将设计代码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后,再进行代码编写一样,引导学生在线上首先完成逻辑梳理的工作,为线下实操夯实基础。

(四)理论与操作微课配套推送

发布理论与实操配套微课,作为线上教学延伸。在抽象的业务理论微课衬托下,学生能很快感受到平台操作的智能化。微课的课后学习,不仅能够巩固直播教学内容,更能再次加深学生对考证平台的好感,帮助其消灭对考证的畏难情绪。

三、效果反馈

通过对2月18日至3月25日的在线测验结果统计发现,第一周学生好奇心强、学习兴趣浓,测试结果除第一天未进行直播授课不列入样本外,后面三天的测试成绩稳步上升。第二周学生线上学习开始出现懈怠、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测验结果严重滑坡。第四周由于智能财税中册教学内容难度略高,出现一段低谷,但通过调整授课内容、复习、加强师生沟通,很快帮助学生找回对考证平台操作的学习兴趣。可以看出,整个测试结果趋势走向为平均分从60分提高89分(如图2所示)。

学生作业更加规范有逻辑。通过图3和图4作业对比,能明显看出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线上实操演示流程条理清晰,这一能力大大提升了线上实操课教学实效性。

四、小结与反思

通过智能财税等级证书考证线上教学探索,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了自身信息化素养和教学能力,借此机会对智能财税考证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讨,并对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进行拆分。这些宝贵的经验对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交互层次叠加

以王志军等人提出的“远程学习教学交互层次塔”理论为例,师生的远程教学交互,可以分为学生与媒体界面的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学生新旧概念之间的交互。由此可见,在线学习场景下,教师应该让学生、教师、媒体、资源等因素有更多交互机会。具体到利用在线教学工具实现交互层次叠加,即为学生提供举手、连麦、提问、反馈、视频通话等多种互动功能,教师创设更多学习任务及活动,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远程课堂等。

(二)加強情感联系

教育教学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线上教学。习惯了面对面的授课,教师因线上教学的失控感而焦虑,学生也有同样的困扰,面对冰冷的机器,新鲜感过后无法保持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线上教学投入感情,即教师将远程学习者视为“真实的人”的程度及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感知程度,能够促进在线学习环境中学生的知识构建及与其他人的交互。在线上,最常见的措施是建立师生社群,举行在线开学仪式,举行在线鼓励班会等,以此加强情感联系。

(三)线下线上联动

在这次“停课不停学”行动中,教师对智能财税考证内容进行了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拆分,借此机会,教师可探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未来,对适宜线上教学的内容,可更多以微课、小组讨论、小组任务等翻转课堂的形式,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线下教学的难点内容,教师重点演示示范。同时,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内容,都要有相对应的课堂检测和课后扩展学习的试题、微课、教学视频等资源。这样一来,通过线上线下的交互联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实操财税导图
“十四五”时期财税政策支持现代产业的创新驱动体系构建
“项目+实操”导向下的道桥高职本科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实践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操教学过程的探究
煤矿电气作业实操老师是如何上好实操课
财税补助与研发投入:倒U型关系的检验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第6章 一次函数